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震惊世界的辽代三彩罗汉何以流失海外?揭秘来龙去脉!
1998年3月,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亚洲研究协会第23次年度会议上,众多与会专家将目光集中到来自中国易县的三彩罗汉上。这几尊距今近千年的三彩罗汉,以其高度的写实手法、精湛的塑像技巧征服了西方艺术史学者,并成为他们争相研究的对象。



它们在自己的故国中国,彼时却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一来,是因为这些造像藏身于人迹罕至的山洞之中;再一个,早在民国初年,它们就或被毁损或被盗运,国内竟然没有半点遗存。甚至连它们在海外的归属,还屡有讹误。今天,我们借助最新的资料,来仔细梳理一下震惊世界的易县三彩罗汉。


易县罗汉闻名天下,跟一个外国人分不开,此人便是德国人德国人帕金斯基(Friedrich Perzyński,1877-1965)。正是他1913年10月发表在《慕尼黑时报》上的《寻找众神》的文章,让西方世界开始认识到这些杰作。帕金斯基很早便来中国,一直活跃在北京及周边的古董商市场中。1912年夏天,帕金斯基来到北京的一家古玩店,立马便被店里的一件罗汉像吸引到。这尊佛像如真人大小,表情平静祥和,袈裟纹理自然,巍巍然深具禅意。帕金斯基精于此道,深知这种造像之不寻常。

在后来的文章中,他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这样的东西我从未见过。看着我惊奇的表情,他们(指古董商)面露得意之色。当时,我们称这种塑像为僧侣,尽管有着传统的修长双耳,塑像仍具有明显的肖像特征。”


帕金斯基当即决定买下这件造像,这还不够,他继续打探造像的出处。最终从日本人处得知,这尊罗汉像来自距北京西南方130公里的河北省易县八佛洼的某个山洞中。


就在这个夏天,他急赴河北,到达易县八佛洼,但这里山高林密,他没找到佛像,也没到达存放佛像的睒子洞。不过,他在这里留下线人,一旦有佛像的消息,马上通知他。于是就有了这一年年底,帕金斯基的二进八佛洼,这一次,他带了摄影师,留下了睒子洞的第一张照片。然而,里面的三彩造像早已被一扫而空。

原来,睒子洞只是易县山中一个隐秘的洞穴,它的具体位置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诸如当地的猎户山民之类,而且他们既不知道其中造像的价值,也不会对他们动歪心思。最先发现这批造像价值的是一位日本人,帕金斯基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检索日本学者原田淑人的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此人就是寺则鹿之助,正是他才导致古董商闻风而动。当得知有人出高价购买造像,当地人决定冒险从山洞中盗运造像。然而这种勾当毕竟不光明,因此只能晚上行动,山路陡峭,条件简陋,部分造像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衙门很快也得到消息,想分一杯羹,于是搜捕盗运者。至此,前述造像,或被毁坏,或被藏匿,或被收缴在官府中。但最终,它们全部被卖到国外。


现在世界范围内,还能找到的,当年从易县八佛洼流失出去的造像一共有十尊,分别藏在九个海外博物馆或收藏机构手中。


经历最复杂的一件便是文章开头帕金斯基在古董店看到的那一件。据记载,他初见这尊罗汉像时其已不完整,这也是存世照片中罗汉只露出头部和肩部的原因。此像后转入法兰克福利比格哈斯(Liebighaus)收藏机构,又转入旧的德国柏林人类学博物馆。二战时,柏林屡遭轰炸,博物馆也未能幸免,比如当年从克孜尔石窟盗走的壁画就被毁于一旦。因此有说法称,这件罗汉像也遭此厄运。

但幸运的是,它躲过一劫,被苏联人带走,现藏俄罗斯冬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著名文化学者贡布里希撰写的名著《The Story of Art 》中还使用了此罗汉的图像,但是记载出土于四川。

易县三彩罗汉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帕金斯基《中国行记》(Won Chinas Gottern)一书中还收录有另一件罗汉像。

这件罗汉像目前收藏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易县三彩罗汉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而且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有一尊相对年老的罗汉。

易县三彩罗汉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这件罗汉的刻画非常精彩,直指内心世界。苏利文指出 :“我们看到充满骨感的头颅,清晰明确的线条和眼角下坠等老年特征,这应该是斗争的结果,他以肉身的苦难为代价,换取了精神上的安宁和胜利。

易县三彩罗汉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收藏有梁思成先生认为最精的一尊。

易县三彩罗汉

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藏

梁思成先生在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曾经亲眼瞻仰过易县三彩罗汉像。在其《中国雕塑史》中,梁思成写道:“其貌皆似真容,其衣褶亦甚写实。……或容态雍容,……或蹙眉作恳切状,要之皆各有个性,不徒为空泛虚缈之神像。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皆由对于平时神情精细观察造成之肖像也。不唯容貌也,即其身体之结构,衣服之披垂,莫不以写实为主;其第三量之观察至精微,故成忠实表现,不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最精作品也。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尊精品,此尊罗汉面相较年轻,手部塑造精美,由国家艺术收藏基金(National art collection fund)购买并捐赠。

易县三彩罗汉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的一尊面部刻画中规中矩,手部却极为写实,结构清晰有力,动作自然放松,达到了艺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完美统一。甚至有学者将这双手与《蒙娜·丽莎》中那双被誉为是西方绘画中最完美的手相提并论。

也有很多观点认为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尊艺术水平最高。

易县三彩罗汉

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这件罗汉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如同进入了“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的至高禅定境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份穿越时空的坚毅,这是他信仰自内而外发出的力量。即使不单纯从佛教教义的角度去阐释,也有理由认为隐藏在这副面庞背后的是一颗勇于承担责任、勤于思辨、胸怀天下的高贵心灵。


易县三彩罗汉

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虽迟但到,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这件罗汉又是大古董贩子卢芹斋经手的。当年他看到易县三彩罗汉像在欧洲引起轰动后,立刻到河北省易县淘宝。在这里,卢芹斋找到了留在易县的最后一尊罗汉像(后被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馆收藏),同时收购了一些岩石底座,并把它们转卖给了世界各大博物馆。

与纳尔逊那一尊类似的是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这一尊。罗汉手持念珠,表情严肃,和前面的坚毅比起来,这件似乎更多了些慈悲的深情。

易县三彩罗汉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法国巴黎是卢芹斋的老巢,有说法称这件罗汉是卢芹斋经手,但是检索官网,也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件罗汉像的来源。

易县三彩罗汉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前面讲过,罗汉像在运输过程中有过毁损,因此还有几尊像存在不同程度的修补。


比如波士顿美术馆的这一尊,是山中商会经手。罗汉头部被毁,古董商移花接木后补上。

易县三彩罗汉

波士顿美术馆藏

近年来波士顿美术馆又将后接的罗汉头取下,换上了依据美华裔厨师为模特塑造的凭想象复原的头部,然亦不尽人意,缺乏原作的深沉和简练。

易县三彩罗汉

波士顿美术馆藏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罗汉采取了同样的手法,据检测,后补的是明代造像头部,而艺术水准大打折扣,与原件殊不和谐。

易县三彩罗汉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最后,是最神秘的一尊造像,被称为“长期失落的”(long-lost)的罗汉。多种文献资料一致证实为日本私人收藏家松方小次郎所藏。这一尊不但西方学者长期没见过,就连 20 世纪 80 年代提供这一消息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西方艺术馆馆长真渊诠子也一直没能见到。直到1985年,易县罗汉研究专家、英国学者史密斯伊司·瑞查德终于在横滨的神奈川县博物馆见到这尊罗汉的真容。不过其头部也是后补的。

易县三彩罗汉

松方小次郎旧藏

面对如此伟大的中古时期的伟大艺术品,我们不禁要问,易县罗汉何时何地何人所作,为何为藏身于如此偏僻的山洞之中?


当初,当易县罗汉刚开始露面时,因为其三彩特性,大家普遍想到的是唐三彩,因此不少人认为是唐代的。由于这些三彩罗汉没有留下任何确切的原始文字记载,只能借助辅助手段来判断其年代。


英国古陶瓷研究者伍德及其团队对三座存于美国的罗汉像做过热释光测试。大都会的那尊罗汉结果是1210+/-200、宾夕法尼亚的那尊是1210+/-100,波士顿所藏罗汉结果是1200+/-200年。大概相当于中国辽金时期。


关于其产地,有陶瓷学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F)技术对遗留在睒子洞内的罗汉像碎片做了研究。发现这些三彩碎片的胎体和紫禁城神武门的琉璃瓦成分相似,这意味着,制作睒子洞内罗汉像的原料和制作明代建筑陶瓷的来源很可能是一致的——北京门头沟。北京龙泉务,在辽代建窑。1991—1994年,龙泉务窑发掘出土了一尊与三彩罗汉十分相似的辽代晚期琉璃釉菩萨像。

琉璃釉菩萨像

首都博物馆藏

此外, 伍德等人还对现藏于冬宫的三彩罗汉与现代琉璃渠窑口原料的晶体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同时含有一种称为“硬绿泥石”的矿物,目前中国境内唯一有这种原料的地方就是龙泉务窑和琉璃渠窑西南方一块宽8千米、长50千米的区域, 这样的结果已经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了。


由于原始文献的缺乏,它们是因为定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来到易县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在中国,神佛是高于凡人的存在,因此它们的造像往往具备超凡脱俗的气质。罗汉作为凡人所能修习达到的最高境界,他们更有区别于普通人的特征,诸如夸张的面目及表情,显示出一种非常态。但是易县的三彩罗汉,无一不是那种写实的表情。他们或沧桑或慈悲或凝重或端正的面目,总会给观者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正是这批造像的伟大之处。

然而在古代,还没有艺术的概念,更无所谓艺术家了。创造这些伟大艺术作品的古代匠人存在感几近于零,因此无论是在作品本身还是文献记录上,他们都未能留下名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也许有缺憾的艺术才具备永恒的吸引,正是这些造像的种种“缺憾”,才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不断去探索它们背后的秘密……

文献参考:

张睿锜《文物故事︱河北易县辽代三彩罗汉像的颠沛流离》

王鹤《开百卷以刊谬 发七问以正源——对易县三彩罗汉的再认识》

史密斯伊思·瑞查德《关于易县罗汉的研究》(刘卫华 张景华译)


    



公众号改版后推送经常被淹没 
  记得关注加星标把它捞上来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好佛像,你应该了解的八佛洼三彩佛像流失事件(转至网友)
国宝之殇:辽代罗汉像流失海外幕后真相
精妙绝伦的辽代三彩罗汉
阿罗汉!阿罗汉!流散百余年,10尊易县辽三彩罗汉像在山西复原
金申 | 谈河北易县八佛洼辽代三彩陶罗汉
易县辽代三彩罗汉流失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