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秋凤 李白最是无情人

SJWY No.33

李白最是无情人

文/南秋凤

我说,“李白最是无情人”,估计一堆人会用大堆话来怒怼我:李太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贺知章赞其诗“惊天地,泣鬼神”,又誉其为“谪仙”,杜甫赞美他的诗作“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诗歌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饱含情感,怎么会是最无情之人呢?

且听我细说!

李白思想融儒、道、释、侠为一体,性情豪放傲岸,追求自由。诗如其人,他的诗歌多包含以下内容:

李白有大量的诗,歌颂祖国美丽的山川自然,饱含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是在游历中度过的。据说,他一生的足迹,遍布18个省、206个州县、80多座山,60多条江河、湖泊,遍布大半个中国。他那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常常借此体现出来。“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对祖国的山川美景有特殊的感情,长江、黄河、峨眉、庐山、天姥、天门,所到、未到的名山大川无一不被他摄入笔端。感情深厚,个性鲜明,气势飞动,气象峥嵘。“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让我们看到了寄情山水的潇洒豪放的李太白。

但据说李白自25岁“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之后再未回过故乡虽然离别故乡时“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也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他却是青年时离乡再未回归!这不是无情吗?勿须辩解,即便交通不便,足迹可踏遍大半中国,却不能回乡,纵使干万理由也难脱“无情”二字!

李白写有许多吟咏友情的送别诗、寄赠诗,让我们感觉诗人和友人的情谊真的比千尺桃花潭水还深。

诗中的李太白有情有意,坦诚率真。他一生广交朋友,他的朋友中既有农民、船夫、矿工,当然也有贺知章、高适、孟浩然等文人墨客、社会名流。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孟浩然》、《赠汪伦》等,都是歌颂友谊的传世之作。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句句直达人心,与古今之人共鸣而流传千载。

可是,也正因为李白一生不停地寻游,因而他的朋友也是一时一地之友谊。过了此时此地友情也淡了,友人也许亦忘了!据说,被誉为“诗仙”的他与被誉为“诗圣”的杜甫的交往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关于友谊的千古佳话。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有:《赠李白》《赠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不见》《遣怀》等十五首,而李白写杜甫的诗作据说只有二三首难怪有人说杜甫对李白是“单相思”。

李白诗歌中提到家人的作品也少之又有。除了几首诗写给从弟,族弟等族人之外写提及妻儿的作品很少。

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写尽得到诏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喜之情,估计早抛却了和儿女离别时的不舍!另一首《寄东鲁二稚子》想象丰富,写得深情感人,但妻子许氏去世后儿女谁来爱抚?而李白一生三任妻子,诗中竟很难找到其提及妻子的诗句!这是何故!不知,但估计夫妻之情难深!我们受苦受难的“诗圣”还在诗多次写到“香雾、云鬟,妻子,老妻”,虽然一家人漂泊潦倒但那种家人之间的深情却让人感动!

李白的许多诗作表现了自己建功立业、奋发向上的雄心;怀才不遇、备受压抑的苦闷,抒发了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反映了他对统治阶级的失望与不满,以及揭露和抨击统治阶级;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及自己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李白一生胸怀远大,志向不凡,关心国事,关心民众。他渴望建功立业,从年轻时起就立志要报效国家。国家的强大,极大地鼓舞了他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壮志;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热忱。他一生不忘实现自己的理想,始终对自己的才干和前途抱有信心,多次寻求政治出路,即使在受挫之后,仍然准备“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面对着政敌的迫害,他既悲愤茫然,更勇往直前,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始终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

有人说李白的思想以道家为主,寻仙访道,甚至消极遁世,但在李白的人生理想中,他的现实理想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功业理想,即“大鹏之志”;而他的超脱的理想是仙风道骨,学道游仙,归向自然。而李白思想中很浓重的道家思想,都是为了追求精神的自由,为发泄现实理想难以实现胸中积郁的愤懑。李白具有儒、道、释、纵横、甚至侠士思想,它们共同支配着李白不同时期入世或是归隐的不同抉择,才共同形成了一个狂放傲岸、执着自信、不同流俗的李白!

是啊,你能说李白无情吗?李白确实“有情”,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始终不渝!他一生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即便临终前之绝笔之作,仍以大鹏鸟来寄托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寻仙访道,但始终难忘理想,否则怎会在身患重病之晚年还请缨杀敌?

这就是李太白,一生执著理想、自信傲岸、豪气洒脱的“大鹏”!他看似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无情”,却更能衬托其最执著于现实理想的“坚如磐石”之“有情”!

一家之言,姑妄论之!李白到底是有情之人,还是无情之人?时代不同,结论不同!所站角度不同,结论不同!无论如何,自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依然是许多中国人之所爱!

作者:南秋凤,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教师,渭南市诗词学会会员,临渭区作协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的自我肯定,运用浪漫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所得
在那一首诗里,与诗人余光中一同去寻找诗仙
杜甫私记:换个角度看诗人
李白少有的现实主义诗作,被誉为近乎杜甫,如今却鲜为人知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二十一----二十四)
赛过神仙之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