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俗】《仙桃立春习俗》《团年饭》《腊肉飘香年味浓》《老家的炒米》《沔阳蓑衣圆子》《神话故事三则》《谢场四大景观》

仙桃立春习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了冬至后九九八十一天里,气候变化的规律。

  冬至数九,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九天是一九,再数九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则季节到了“惊垫”节气,就算“九”尽了。“九九闻雷”,“九尽杨花开”,那时,大地回春,阳气上升,天气也就热乎了。

  “冷在三九”,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前后,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三九天为什么最冷呢?通俗点说,正好三九天太阳离地面最远,地面存储的热量远远低于散发的热量,所以三九天最冷!

  民间谚语“春打五九尽,春打六九头。”意思是说,立春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今年立春是2月4日,也正好是“九天”中的“六九”的第一天。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立春,也叫“开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是冬的结尾、春的起始,是一年中的转折点。“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为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在各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其他节气无法比拟的。在仙桃,就曾有过很多与立春有关的习俗。

  1、立春这一天,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回娘家。嫁了的女儿泼了的水,出嫁后便是婆家人了,春乃一年之始,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再就是,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意思是要再嫁人了,不吉利。

  2、立春之日不看病,给一年开个好兆头,就如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

  3、立春之日莫搬迁。节气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搬迁选在四立八节上。新的一年日子会过得不安稳。所以搬迁要顺应天地利,天人合一。

  4、立春之日不理发,理发则不吉利。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

  5、立春之日白天要少睡觉,要到田间或者公园走走,吸收新鲜空气,去感受大自然的活力。是因为,万物初始,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

  6、立春之天禁忌口舌之争,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喜迎春之至。

  7、鞭春牛、促农耕。鞭春牛俗称“打春牛”,以致将立春称之为“打春”。意思是唤醒冬闲的耕牛,以备春耕。用鞭子鞭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蕴含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8、一日落雨一日晴,交春落雨到清明。仙桃人把立春这一节气称之为“交春”,指立“春”到来的时刻。万年难逢岁交春,当立春时刻到来时,人们点燃香烛,鸣放鞭炮,相互“接春”庆贺。立春之日,天气晴朗,预兆当年丰收,阴雨天则欠收。

  9、立春吃春饼历史悠久,谓之“咬春”。吃春饼,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10、传说中的寡妇年。寡妇年,又名滑头年。“寡妇年”不宜结婚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社会上流传的“寡妇年”,是指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

  旧俗认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男欢女爱的象征,“无春”之年是无法怀春的。一年之中无“立春”,即无阳气来临。无阳为孤阴,不生。于人,无阳,即无男相配,自然就是寡妇。所谓“寡妇年”来由在此。

  作家巴金写道:“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古往今来,人们喜爱春季,认为它是新的生命序曲。历经冬日的蛰伏,万物都将重新焕发生机,一切美好也将渐次绽放。

腊肉飘香年味浓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冬至后和开春前,无论城里乡下,就进入腌制腊鱼腊肉,晾晒腊鱼腊肉的好时节了。

  腌作腊味的传统风俗,不知起于何时,有多少年代历史了,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非常悠久。祖传的规矩说:冬至数九,进九后,冬腊月天的水为“腊水”,只有在冬至后和开春前用“腊水”腌制的鱼肉,才能称为腊鱼腊肉。其他日子腌制的只能为腌鱼腌肉了。

  腌制食品其实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保藏食品的方法,腌制腊鱼腊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代的文献中就有记载。传说在清朝初期,一农家有猪肉剩余,这家的主人便把食盐抹在剩余的猪肉上,次日又将用盐腌制的猪肉用绳子吊挂起来。时值冬至,连日大雪无法出门,那一家人便将腌制的猪肉取下煮食,发现味道咸香可口。从此,用盐腌制猪肉成腊味的工艺便流传开来。

  儿时我家穷,没有闲钱买鱼肉,用“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物质匮乏的时代,只是在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次凭票供应的猪肉。大集体农村兴抓副业,搞多种经营时,生产队养猪喂鱼,在过年时分得的一点点鱼肉。母亲会留一部分做团年饭的材料,其余的腌制起来,平常日子待家里的人来客往。

  母亲腌腊肉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将新鲜猪肉切成长条形的大块,然后用盐均匀地抹在猪肉表面上,盐量适宜,如果放的盐过多,肉的味道会很咸;如果放盐少了,味道进不去,天气热了肉也容易坏掉。所以母亲在腌肉时,对盐的用量是极其精确的。那时候,调味品种少,母亲总要往猪肉上撒些五香粉。肉放在钵子里腌制几天后,母亲再将腌肉取出,沥干水分挂在阳光下晾晒。经阳光这么一照,腊肉油光鲜亮。真正说来,晾晒腊肉,刮风时借风来吹干,要比太阳晒干省时。

  那时晒腌味,阳雀常飞过来啄肉吃,叼上指头尖的一小块就飞走了。晒阴米、乳豆腐、刚塌的合页子等,阳雀也来叼,赶不走、飞不远,晒垫上放一面镜子也不管用。彼时,我会晒着冬日的太阳,搬出凳子在台阶上做作业,驱赶阳雀。我时不时地看到用绳子吊挂的腊肉,帘架上晒的的豆腐、合页子…不由得顿生馋欲。

  腊鱼腊肉腌制好晾晒干之后,这些腊味变得色泽鲜明、肌肉暗红、脂肪透明、肉质结实。母亲在房檐上钉几颗钉子,把腊鱼挂在上面;晾干的腊肉装在放有阴米的坛子里,严严实实地封好。

  家里有客来,母亲就用刀割下一小块的腊肉,取下一块鱼,先把腊鱼腊肉用热水泡一会,洗净,再把腊鱼剁成菱形小块,腊肉切成片后放进碗里。生火煮饭时,把腊肉在锅里榨出油盛起来,不洗油锅放进腊鱼,边拌些佐料:如加一点腌辣椒,一勺子豆豉,两颗蒜坨,一点点姜丝小火去炕,直至炕得腊鱼色泽金黄。盛起的腊肉或莴笋炒腊肉,或藜蒿炒腊肉,或弄碗腊肉粉汤….要是过木瓦匠、裁缝师傅的,就把腊鱼腊肉拌上米粉用木甑去蒸,也少不了蒸菜。吃饭时,母亲就会将这些家常美味,一碗碗地摆在饭桌中央。闻着这诱人的香味,我早就眼冒绿光,垂涎三尺了。吃饭时,也不得随便去菜碗夹腊鱼腊肉,不能让客人说自己不懂规矩,少教育。

  小时候,自己也想长大后去拜师学个手艺,做个匠人,到别人家去赶工,天天有肉吃、有酒喝。初中毕业后,我也偷偷地学过几个月的裁缝,但因自己的指甲长得粗,拿不稳洋线针,师傅把我赶走了。碰巧那年教育改为春季招生,我被贫下中农推荐上了高中。虽没有学成手艺,但还是成了“教书匠”,而且一教就是十几年。

  “匠”为有手艺的人。教书匠明明是教书先生,却偏偏要称之为“教书匠”,仅这一个“匠”字,多少就有些讥讽之意。因为在过去,在民间百姓当中,有一些人书念得并不多,又没有其他专长,做不了更大的事,只好凑合着以教书糊口,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又常会误人子弟,这样就会被人以“教书匠”呼之。

  扯远了!还是接着说这飘香的腊鱼腊肉。如有人问起用腊味做出来的菜肴,为什么吃起来口舌生津,味美可口呢?我想,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家乡江汉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气候温暖,由于无霜期时间长,一般冬至过后天气才阴冷晦暗,阳光也不如之前充裕。天冷后,蚊虫苍蝇基本没有了,腊味就不容易长蛆生虫,此时也正好是腌味低温发酵的时候。趁这个时节如去腌腊肉,腌出来的腊肉,风味独特、香而不腻,肉质坚实,表面无粘液。且腊肉色泽鲜红,肥膘稍有黄色。具有腊肉固有的风味,又能长期保存。唉!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腌鱼肉,一是腌鱼腌肉好吃,二是为的是方便。有了腊鱼腊肉,一般家庭就不用上街买肉鱼了,特别是在离街远的村子和农忙季节,自家菜园里有青菜,切上两块腊肉,荤的素的就都有了,十大堆碗也整的出来。

  这些年,农村里一些在外工作的人,春节回家后,也会带上大袋小袋的腊肉腊鱼出门,搞得汽车、火车上也是一股飘香的腊肉香。不回家过年的,也是家里老人做些腊鱼腊肉,托人带去或邮寄。城里有亲戚的,也是提串腊鱼腊肉去拜年。

  小时候看到腊肉滴油,还以为是腊肉在滴水呢。当腊鱼腊肉挂得滴出油来到时候,季节也就到了阳春三月。由于阳气上升,这时的腊味开始返潮,往往会长出绿霉来,发出一股哈喇味。大人说:这腊鱼腊肉再也不能留了,得赶快吃掉。这季节菜园里洋芋、窝笋、黄瓜、蒜苔也都长出来了。腊肉食用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既可单独制作,也可与其它荤素原料配合烹制。常用的烹制方法有炒、烧、蒸、煮、炖、煨等。“三月麦巅黄”栽秧割麦时,母亲拿出腊肉做出好多种菜肴。什么腊鱼炒蒜苔、腊肉炒窝笋,腊肉烧黄瓜,腊肉烧洋芋……那时,我吃得最多的是腊肉烧洋芋汤,放点腊肉煮洋芋,洋芋也烂得快,放点葱花,腊味十足。每天都有洋芋汤喝,至于汤里放有多少腊肉,也只能是“斤半肉、桶半水”了。

  一场夏收完,腊鱼腊肉也就彻底的消失了。母亲会留上一块腊肉皮做药方,说用腊肉皮煎水给孩子喝,能止痢袪火。

  想起家乡的农家菜,称得上是些绝美佳肴了,无不充盈着绿色生活气息,家乡菜所突出的就是一个“土”字,如土鸡、野鱼、野菜……

  藜蒿,绿叶红蔓,气味芳香,为野菜中的上品,享有“登盘香脆嫩,风味冠春蔬”的美誉。腊肉炒藜蒿是家乡的一道特色菜。每年的二三月间,藜蒿清爽鲜嫩。把采来的藜蒿嫩茎用手掐成寸长段,腊肉亦切成细丝,与适量的辣椒同时投入油锅中,再加佐料料爆炒片刻,即可起锅上桌。腊肉炒藜蒿具有独特的香辣味,质感清脆爽口。腊肉醇美柔润,于浓鲜中透出一抹清香,真是绝妙的搭配。其乡土风味独特,回味无穷。

  腊肉菜苔也广为人知,菜苔,当地也叫红菜苔。经霜打过的新鲜菜苔紫中带红,口感脆甜。切上几片薄薄的腊肉,用小火炸出油。把用沸水焯过得菜苔放进锅里,加配料(如香菇)同时下勺煸炒,放调料拌匀,即可出锅。菜苔在晶莹透明的腊肉衬托下,紫的菜叶,绿的花苞,剐了皮的绿菜苔杆,油亮亮的,色泽光鲜……吃起来菜苔脆嫩,咸鲜适口,腊肉味香,清腴甜美。

  蒜苔所具有的蒜香能增加菜肴的香味,搭配风味独特的腊肉,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冬至到,又是一年准备年货腌鸡腌鸭腌腊肉、灌香肠时节的到来,又是腊肉飘香时。置身于谋生的异地,好多年没有回家乡了,也不知乡亲们那年年晾晒的竹竿,是不是又挂起了那一串串腊肉;冬日的暖阳照在腊肉上,空气里仍弥漫着当年腊肉的香味,满村飘香、十里飘香。

  遥想当年,父母一生忙碌的身影,愁着、盘算着如何去过日子;记起孩提时平日里饭桌上的清汤寡水,父母也不曾夹一筷子腊肉到自己的嘴里,为的是给他的儿女们打牙祭…..想到这些,禁不住一种无法言说的愧疚涌上心头,隐隐泛酸。

  岁月中的有些记忆,不经意间的想起,正如这记忆中的腊肉,常常让我难以忘怀。尽管日子慢慢逝去,也时常恋及起昔日的贫瘠,那么多温暖过我的旧日时光。而记忆中母亲腌制的腊肉香味,却依旧清晰可见。

老家的炒米

  炒米是家乡人以备不时之需的一种方便食品,简单地说;炒米先将糯米浸泡后,用木甑蒸熟成“阴米”(仙桃一带叫饭米),阴干后,再用河沙炒成米泡,即为炒米。吃的时候,将炒米放在碗内,用开水冲泡加盐或加糖,便可饮食。老家的炒米有多种:有用糯粟制作粟米(小米)炒米;有用糯高粱制作的高粱炒米;但主要还是用糯稻制作的大米炒米。

  说起炒米的来由;据传明宪宗时兴王的妃子害喜,什么也吃不进去,一个厨子灵机一动拿来家里的炒米,使得王妃胃口大开。从此炒米就进入了宫廷,成为贡品和民间馈赠亲朋好友的绝佳礼品。“买了四只鸡,五十个鸡蛋和些炒米,欢圑之类,亲自上县来贺喜”这是《儒林外史》第三回对炒米的描述。还有《板桥家书》中说:“天寒冰冻时暮,亲戚朋友上门,先泡一大碗炒米,佐拟酱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的确,在以前那个艰苦的年代,吃炒米时那种温暖幸福的感觉,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炒米在家乡仙桃,正如郑板桥所说:“亲戚朋友上门,先泡一大碗炒米”。仙桃人好客、也礼性大,客人进门先“喝茶”——让客人垫垫肚子后,再烧正餐:有打几个荷包蛋的;有下一碗肉丝面的;有煮汤圆伏汁酒的等,这都少不了主人要撮一柳簸子炒米来,给客人边吃边加。其实,以炒米为敬招待客人也出现在很多场合:仙桃酒席宴请,早上一餐为吃桌盒碟子,有面条,当然也有米饭,客人在吃面条时,主人就要拿炒米出来给客人加;还有家里请师傅也是这样。好像客人在吃点稀的,不加炒米,总担心客人吃不饱。

  制作炒米的工序较为复杂,首先是制作“阴米”,把加工好的糯米浸泡二三天,清水淘洗沥干,放入木甑中蒸熟,趁热将糯米饭摊到晒垫晾干,叫“堂屋里晒饭米——阴干”,并用手将晾干的饭米搓成一颗颗的。把搓不开的用大米筛子过出“头子”,拿到磨子上去“梭”(磨),最后把饭米晒几个太阳,这样,饭米(阴米)就做成了。把晒干的饭米用塑料袋子装好放好,因已是熟食,是要注意防潮、防老鼠的。

  仙桃人所说的请亲朋吃糯米饭,是混同在蒸糯米时蒸有蒸菜的,糯米饭又香又甜,糯性的,吃起来“伤人”(一种腻的感觉)。

  “阴米”(饭米)营养丰富,产妇坐月子时,做外婆的都要送几升“阴米”,给女儿进补身子:将“阴米”罐进猪肚子里蒸熟,“阴米饭”香喷喷的,又有“油气”,猪肚子弄汤“月母子”喝起来也不腻人。阴米的用途也广;可煮成“阴米粥”,做成“蓑衣圆子”等等。

  炒“炒米”,仙桃叫“炒辣锅”。乡间也有许多禁忌,如腊月二十五这天,传说是老鼠结婚日,是不能“炒辣锅”的,理由的“你炒它一天,它炒你一年”。仙桃炒“炒米”的方法有:先将“阴米”放在太阳底下“焦”一下,“炒辣锅”前再倒入铁锅中去“温”,这样“阴米”才算彻底的干了,炒出来的炒米才脆,不“挺嘴”。“炒炒米”不是用锅铲去炒的,而是用一米左右长的蠢麻梗数根,绑成一把帚子(俗称“炒锅帚子”);还有一桩工具就是篾匠做的“沙撮子”,铺有金属的罗纱,主要作用是把锅里炒熟的炒米捞起来,初步筛干净炒米中的热沙。炒炒米时,把“阴米”倒入烧热的沙中,用“炒锅帚子”反复快速炒动,不一会儿,“阴米”经过加热,就会炒爆膨胀,变成雪白的“炒米”。这时,炒的人要立即将炒米起锅,在“炒锅帚子”上边磕边筛,将炒米倒在簸箕上冷却。簸箕的中间倒扣着一把瓢,好利于倒地炒米分散。最后用“亮筛子”把炒米中裹着的沙完全筛干净,就可以放入密封的器具中保存,随时取用。“炒炒米”最好选择烧些穰柴,如大、小麦草、谷草等。

  炒米炒完后也有炒些“沙豌豆”、“玉苞泡子”给孩子们作零食。把锅里的沙盛起来,用罐子装好下次再用。炒米香脆,也可以像沙豌豆干吃,抓一把放在嘴里嚼,越嚼越香,但更多的是用开水泡着吃,泡时有放沙糖(或盐)和猪油的。熬出来的米糖拌炒米切出麻叶子;粟米炒米切出的麻叶子是“粟米麻叶子”(苏麻叶子);大米炒米切出的麻叶子是大米麻叶子。合叶子、饺子,在里面放些炒米,长时期的保存也不会嗝(软化变质)。炒米、麻叶子、合叶子……..出门干活,用小布袋装些带上“过中”,庄稼人少不了这些方便食品。

  时常看到街角的僻静的小巷,围着一小圈人,人群中还有闪烁的火光,原来是在爆米花。爆米花也爆炒米。师傅一只手中缓缓地转动着一个小铁锅,另一只手拉着风箱,炭炉上正燃着蓝荧荧的火。转了几分钟,师傅取下铁锅来,放到一个黑色的皮囊中,嘴里叫着:要炸了!要炸了!小孩子们赶紧捂住耳朵,把脑袋栽到大人怀中,一边却又抬起头来,斜着眼睛来看。只听得轰的一声,皮囊鼓起一个大包来,从里面倒出来,是香喷喷的炒米或玉米花。

  我是蛮喜欢吃炒米的,小时候,早上用开水泡一碗炒米,加些猪油和细盐当早餐,吃完了上学校时,还不忘抓几把放在荷包里到学校去吃。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走进超市,五花八门的小食品特别的多,炒米已成为日常小吃。隔了这么多年,有时也时常怀念起老家那具有土色风味的炒米来,对老家和老家炒米的情结,依然像潺潺的通顺河水一样,源远流长!

沔阳蓑衣圆子

  圆子也称丸子,蓑衣圆(丸)子也叫珍珠(圆)丸子,在仙桃(老沔阳),蓑衣圆子是人们一种习惯的叫法,是当地一道传统的肉类菜肴。这道名菜,也是水乡人家酒席宴上、逢年过节必备的菜品,称得上是沔阳三蒸中最优雅的经典代表作了,好吃又吉利,端上席,相当为敬,也蛮有面子!

  “蒸”是仙桃民间传统的一种烹调技法,历史悠久。以往当地的酒席,一般分为上下两餐,上餐吃酌盒碟子,也叫凉菜和小菜,主食是面条掺炒米;下餐吃蒸菜,有沔阳三蒸热菜,席间十大堆碗,为正餐大菜,主食是木甑大米饭。原来请客客人喝酒必须两餐到堂,主人才算礼毕;现在的酒席改为流水席了,取消了吃酌盒碟子,都是正餐大菜。要是在城区喝酒,如在酒店包席请客,也大多是“瞎子下河坡——一躔(谐音餐;躔,摔跤的意思)。”只求客人过堂,坐了席,支宾在礼红簿上打了对勾,主人就算礼周。

  时代的变迁,多数人出门在外,赶人情也变成了寄人情,请客喝酒去“点卯”也难以做到。只要送去了人情,还了这礼尚往来的人情债,就算礼性到了,没有半边来往而做厚脸皮。

  办酒席拓笼,即拓多层大蒸笼格子,方言拓,就是摞起来,重叠放置的意思。先将拌过米粉、作料的蔬菜、鱼肉、蓑衣圆子等菜肴蒸熟,或用扣碗把菜肴捡起来,开席前放进蒸笼里去蒸热,谓之拓笼。平常蒸制,木甑放进蒸锅里去蒸米饭,上汽后放进蔬菜、鱼肉和蓑衣圆子等,名曰拓甑。现在百姓家除少数家庭有小木甑外,但大多数家庭所用的蒸笼都是竹制或铝制的小蒸笼,就连大街小巷的饭馆,也用的是这小蒸笼。一口不大不小的蒸锅上,反扣着一个挖有三个小圆孔的杉木盆,每个小圆孔上放几层或十几层小蒸笼,也许是一摞蒸肉、一摞蒸鱼、一摞蒸蔬菜类。也有一格蒸笼里三样蒸菜的。当你走在城区乡镇街道,看到蒸气腾腾盖着蒸笼的周围渗出油水,闻到满街飘香沔阳三蒸的滋味,禁不住会去吞几口冷涎。

  这风情,也只是仙桃才有!

  做蓑衣圆子,往往是以五花肉和莲藕拌调味品去剁馅,调味品有姜蒜、酱醋、适量的鸡精等。把调好味剁好的馅捏成圆球,外面裹一层糯米,再放进蒸笼里去蒸熟,取出后淋上芡汁,撒点葱花,就可以食用了。

  在老家,人们爱把毛糙的物品比喻为蓑衣,如乱麻和禾草等编织物。“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遮雨的雨具,曾几何时,农民家家户户都有几条棕蓑衣。食物的命名与生产用具相关,形象逼真,好记好听。蒸熟的蓑衣圆子,表面粘着糯米饭粒,粒粒竖起,像披着的蓑衣,圆乎乎的,故叫蓑衣圆子。也因白中透亮的糯米有几分珍珠的模样,晶莹发光,也叫珍珠圆子。又因肉馅裹糯米,又叫糯米圆子、江米圆子。

  仙桃,地处江汉平原腹部,水源辽阔,物产丰富,莲藕是常见的蔬菜之一。沔城的藕被人们视为席中珍品,清炒、凉拌、煨汤、藕夹、藕蒸菜等,其味道鲜美,生吃清甜。做成蓑衣圆子更是独具特色。

  蓑衣圆子的肉馅中的莲藕、糯米正好吸收了肉里面的油腻,荤素搭配,圆子吃起来莲藕在嘴里香喷喷的,糯米的口感软绵适中。做蓑衣圆子之前,肉的肥瘦三七开,太肥则口感油腻,太瘦又不够滑润。糯米要泡得达到饱和,这样蒸出的圆子才柔软透亮。用阴米,则是用温水淘一下即可。把刚蒸熟的圆子放在嫩荷叶上,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荷叶味。

  老沔阳的酒席有用小酒杯盅喝酒习俗,“饭到酒三盅”的礼性那是一定要讲的,所以,泻酒的一杯杯地敬,你得一杯杯地喝,这不见形的小酒杯喝醉容易。如喝“空心酒”,即饿肚子去喝酒,十有八九是会喝得杨树不认得柳树的。厨伺师傅开笼席间上蒸菜系列,往往是先出这碗蓑衣圆子。糯米营养丰富,可提供人体所必须的能量。蓑衣圆子因为有糯米,便成了喝酒前的“酒塞字”(塞,指瓶塞,土话念“揍'音),可以把饿肚子垫底,以致不醉酒。

  人在他乡,除了思念人情故土,再有的就是思念家乡的美食了。记得在家时,每年的春节,我家都会做一大筛子的蓑衣圆子,冷了,捡出一些,放在蒸锅里稍蒸一下,就可以吃了。这蓑衣圆子,包的有肉和藕,可以当菜;裹有糯米,也可以当饭吃饱肚子。前十多年,我家开设一火车票代办点,春节是售票高峰,夜以继日,往往是忙得顾不上吃饭。肚子饿了,就跑到厨房抓几个冷蓑衣圆子,放在电脑桌上,敲着电脑,边出票边吃,再喝上一杯开水,嘴巴一抹,算是应付了一餐,糯米食物吃了经饿。

  我喜欢吃蓑衣圆子,老婆也为我年复一年地做了好多年。垂暮之年,客居他乡,虽吃不上家乡酒席上那原汁原味的蓑衣圆子,但全家人每年过年的大菜,是少不了有一碗蓑衣圆子的,过年嘛!就要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现在,每个地方都有汇聚八方的经典美食,谈到正宗和地道,绝对不可以等同视之。这里的九头鸟、九头鹰等酒店所做出的珍珠丸子,也说是湖北风味,但与沔阳蓑衣圆子相比,却有不一样的味道。北方大葱多,这珍珠丸子的馅用的是肉和大葱,理所当然。

  沔阳蓑衣圆子,家乡的沃土生长出来的糯米、莲藕,是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珍贵礼物,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软糯柔韧,鲜香不腻的蓑衣圆子,有如雨蓑烟笠中勤劳朴实的乡民,默默温情却蕴涵传统美德。此时,让我闻到了一股温馨的泥土气息和纯净的谷粟荷香,满溢乡野人间。

神话故事三则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名叫张有人(友仁),是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封的。

  姜子牙奉三教主之命,背封神榜下山,助周灭纣。姜子牙完成大业之后,就在封神台上开始点将封神。封神封了一半,下面有的问他,怎么还没有封玉皇大帝呢?姜牙子想:玉皇大帝是统治天神的至高无上的尊神,是留给自己的,别人这样一问,又不好意思说是留给自己的,便说:“你们放心,我已封好了,玉皇大帝已经物色有人(友仁)。”张友仁在下面听得真切,连忙说:“我姓张名友仁,多谢太公封我做玉皇大帝,恭敬不如从命,我赴任去了。”张友仁说完,就跑到玉皇大帝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姜子牙没法,最后只好做了一个小小的窗神。从此,姜子牙就守在千家万户的窗子上面。每逢春节,人们总爱在窗子上贴一张纸条,上写“姜太公在此”以示众神。

  张果老倒骑毛驴

  张果老,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也是八仙中年龄最大的仙翁。其真名“张果”,因在八仙之中年事最高,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以示尊敬。

  据《唐书》记载,历史上确有其人。据传说,他久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间,自言生于尧时,有长生不老之法。后来皇帝听说了他的名声,就派人去请他来会面,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因他须眉皆白,常倒骑毛驴巡游天下,手中一直拿着竹子做的说唱用具,所以后人封他是“道情”的祖师。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张果老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的坐骑和他的骑法。他骑的是一头纸驴,而且是面朝后、倒骑在驴背上。此驴非同普通的驴,一不吃草料,二不饮水,能日行数万里,休息时,还可以将它像纸一样折叠起来,放在皮囊里。

  张果老为什么要倒骑驴?民间流传曾有这样的说法:讲的是张果老成仙后在离开村庄时,因为故土难离,不忍割舍,就倒骑在驴背上。远望着养育他的村庄渐渐离去,于是就只好带着眼前的村庄上路了,也就养成了他后来一直是倒骑着毛驴的习惯。

  有诗赞曰:“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原来,张果老倒骑毛驴是为了“回头看”的,可见回头看是张果老的一大特点,是他人生的法术和智慧之一,其中的哲理也是对世人的教训和启迪。

  向前看也要回头看,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往前走。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民国(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的神祇。土地神属于基层的神明,专家学者有认为土地公为地方行政神,保护乡里安宁平静。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因土地公生前为官,所以多数身穿官服,有时会有土地婆陪祀,有时则只有土地公而已。这是民间传说着一个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时,问他有什么抱负,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土地婆却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土地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土地婆反驳着:如果大家都变有钱人,以后我们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土地公无话可说,也因此打消这个原可“皆大欢喜”的念头,世间才有今天的贫富悬殊差别。世上觉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不肯供奉她,却对土地公推崇备至。

谢场四大景观

  谢场(乡、镇)源于许家集。据沔阳县誌记载,许家集(现何坮八组堤上居民处)西距潜江城关25华里;北距毛嘴(原天门)20华里;南距总口15华里;东南距坡段场15华里;东距剅河20华里;依恩江河北堤而建,居民数十户而已。在许家集北面约2公里处,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在此屯过兵,并晾晒过铠甲,于是这地方就被叫作晾甲垸。其夫人罗娘娘住过的地方被称之为梳妆台。

  满清雍正八年,公元1731年,一个上任的谢老爷,因文牒不慎失落,无法到任,在此修建起谢家场。由许家集顺堤而下至现在的谢场中学,约三华里的街道,并有徐李巷一条,居民近三百户。街内有圣庙两座,内供有关羽武圣像,一名忠天寺,一名忠义寺。庙门前各建戏楼一个,每年新年初即开始唱戏,一直唱到麦黄栽秧时,所以现在还流传着“谢场唱戏麦子黄,儿子看戏老子忙”的歌谣。

  街内比较大的房屋是三间宽、四个天井长,是山西老板开的当铺。据说,谢老爷去世后,安葬在现何坮一组中嶺上东头,有石桌、石凳等祭祀石器,但1958年大跃进时被拆掉了。当时,在恩江河上架有木质结构的大桥,分上、中、下三座。特别是中桥南桥一头南边设有大型的跑马场。清朝光绪时的九门提督建威大将军余先元常到这里来演习跑马射箭。

  谢场自古以来就有四大景观之说:上有双碑望月,下有乌龟神坟,南有法宝古刹,北有龙尾宝洲。

  双碑望月,即是潜江沔阳两县在现何坮八组堤上树立的有政令法规的石刻文字。

  乌龟神坟,是现在谢场村五组的古人做善事,将一叫化子的遗体安葬在一小河边,形成乌龟形的坟包。说也奇怪,水涨水落,不曾被淹没过。还说这个叫化子的儿子,因其父葬在风水宝地,后来居然当了官,并到此处祭过祖。又因家人不慎将一只黄金酒壶挂在一棵大重阳树上未拿走,而当地人却把黄金壶看成了黄雀,才有此趣事发生。

  法宝古刹,在现在黄洲村七组广河边上。据说,初建时庙门朝东开,因方位不对,建成后,不知何故一夜之间大门就朝南了。1952年拆除时,内有“明洪武四年建造”的文字记载。

  龙尾宝洲,因原天字河与一小河之间的一条似龙形的小洲而得名,即现何台五组。当时是岸柳成行,莲花喷香,游人踏青,雅士垂钓之处。说怪也怪,一个小小的村组,近十来年的里,走进高等学府的高材生达十人之多。

  谢场是头次革命的根据地,也是红色革命的圣地。

团年饭

  春节象征着“喜庆”、“团圆”的意义,团年饭是春节里最重要的一个习俗。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再则,儿女们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团年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此时,无论路途有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都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中,全家团圆,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团年饭。

  吃团年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团年饭的名堂很多,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各异,而且各有讲究。像我的老家,团年饭是离不开“三蒸”的,就像北方离不开饺子。

  老家的团年饭,每家都要蒸出青菜这碗蒸菜,为的是取谐音——保一家老小“清泰平安”。一碗煎鱼切忌一次吃光或等到年过完才去动筷子,表示“富贵有余(鱼)”。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盘盘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滚来”之意。

  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分享的是一年的收成、丰收的喜悦,也有对即将到来新年的希望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香散的配方(腌制腊鱼,腊肉的妙方)
值得收藏的自己加工腊肉和腊鱼的秘方
舌尖上的春节
腊肉,腊鱼的制作
传统团年饭,长沙讲究十二道菜
麻辣腊鱼如此做!风味独特,麻辣干香,比腊肉香肠好吃得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