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8家民营银行财报披露,网商、微众银行稳居前位

要说民营银行的表现,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应是最亮眼的。

近期,18家民营银行均已发布2021年财报,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网商和微众分别倚靠总部资金、流量池,强化民营银行的数据效应,稳居头部位置,虽然两者的业务有所区别,但都是基于互联网开展的,因此常被做对比。

(图一)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苏宁银行等多数实现20%以上的增长,在资产、营收和利润上数字都较为可观,成为第一梯队,其他银行虽然在资产规模上面较之第一梯队银行稍差一些,但总资产规模仍然超上百亿,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还有三家银行实现了扭亏为盈,尽管也有两家利润同比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但民营银行整体实力依然在上升。


1


3家资产超千亿 微众净利润3倍高于网商

微众银行依托于互联网巨头腾讯这把遮阳伞,主攻消费金融,结合线上线下场景整合消费,仅2021年消费贷款就共发放1439.67亿,占据资产大头。

期间基于疫情反复,小微企业投资、融资难的背景之下,加大对小微贷的投入,促使经营贷款成倍增长。微众年报显示,微众银行小微企业管理贷款规模比年初增长近100%;所服务的工商主体数量较年初增长超过170%。贷款规模方面,截至2021年末,微众银行管理贷款余额7829亿元,其中表内贷款2632亿元,表外贷款5197亿元。

除此之外,信贷业务利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年利息、手续费及佣金也是微众利润的重要来源,2021年分别盈利:为229.76亿元、259.01亿元、87.08亿元,现微众总资产规模已超4000亿

再看网商银行,坐拥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流量池,发力小微贷,资产总额也超4000亿,在业务规模、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方面与微众银行都相差不大。

但是在净利润上微众银行收入68.84亿元,网商银行近20.92亿元,仅是网商银行的三分之一,其主要原因便是业务模式不同导致。

网商银行业务主要是面向小微业务,服务的小微企业是目前所有银行中最多的,在2021年年报中,提到网商银行新增用户经营贷首贷户比例超过80%,连续两年新用户净增长超1000万,用户增长基数大。同时70%的小微经营者平均贷款时长在3个月以内,超过70%的贷款单笔利息成本低于100元。

小微企业主和首贷户成为主流客户意味着单个用户投入的资金带来的收益比要低于消费金融产品。再看微众产品“微粒贷”,个人贷款占全年发放贷款和垫款的60%以上,产品年利率在10.8~16.2%之间,还不计入服务费,盈利能力可见一斑,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资产规模相差不大、网上净利润远低于微众银行。

不过网商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都比微众银行要高出不少,2022年或能赶上微众。

除了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以外,苏宁银行也跨入了千亿资产行列,营收同比增长23.31%,净利润同比增长41.10%


2


新安银行净利润增长排名第一 三家银行扭亏为盈

18家银行分化的比较明显,有人跻身第一梯队,有人成净利润同比最高。

从图一数据表中可以看到,安徽新安银行实现了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24.62%,净利润1.2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71.73%,是18家银行中同比增长最快的。

新安银行曾表示民营银行在公司治理、客户定位产品竞争力、科技及运营等方面与成熟商业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加上“一行一店”的监管政策限制,通过互联网实现技术业务突破是必然。

因此新安银行对引入互联网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持开放态度,同时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促进AI小微经营贷业务快速增长,既提高了新安银行贷款业务获客能力,也拓宽了普惠金融覆盖面,最终实现利润增长。

据新安银行表示,应会持续以技术创新,满足新兴消费群体的数字化服务需求,从而获取后发优势,2022年或会有持续提升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有三家民营银行分别在去年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分别是辽宁振兴银行0.16亿元、江西裕民银行0.62亿元、无锡锡商银行1.38亿元,2020年三家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0.82亿元、-0.71亿元。


3


吉林亿联银行不良率位居第一  5家银行低于1%

亿联银行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成负,或许与近些年业务发展以及行业监管有关。

亿联银联其中一家控股企业是三快科技,而三快科技是美团旗下公司,亿联银行的产品也就围绕美团等互联网领域进行消费贷,以及服务于当地金融企业的小微贷和农贷,业务结构相对单一,高度依赖于存贷利差及重要股东美团,在业内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较一般。

后搭上互联网的东风,该行陆续研发了“增亿存”“用亿存”等10多款创新存款产品,在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线,销量可观,2019年实现营收入9.56亿元。

2020年下半年,在监管趋严、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亿联银行一款年化利率高达6%的5年期智能存款产品一度引发“清退”风波。

2021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明确法人银行不得跨地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又对亿联银行造成一波冲击。

2021年,亿联银行还两次遭到监管处罚,1月被吉林银保监局罚款20万元;4月被央行长春中心支行罚款164.4万元。

一方面有头部互联网银行的挤压,竞争激烈,难扩份额,另一方面有其他民营银行的入局,尾部互联网银行的生存空间逐步压缩,且看后期亿联银行如何应对。

此外,不良率超过1.5%的银行还有三家,即三湘银行、华通银行、网商银行,分别为1.60%、1.59%、1.53%。

不良率低于1%的有五家,即北京中关村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无锡锡商银行、梅州客商银行、江西裕民银行,分别为0.83%、0.45%、0.34%、0.04%、0.54%。


结语:

疫情的反复,使数字银行的商业模式优势展现,金融监管不断加强的力度,持续清扫不合规机构向规范化转型或出局,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持牌民营机构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纵观18家银行,发展较好的民营银行都背靠互联网科技公司,有股东赋能,不管是资产还是净利润或是业务规模都是佼佼者,未来民营银行或都将大力引进互联网金融机构,主动拥抱技术手段和流量数据,满足新兴消费群体的数字化服务需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各银行之间的业务大同小异,但展业拓客、计划成本、用户转存的手段或有所偏差,需要不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能力探索,积极转变经营方式、不断开拓创新,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力行致远。

(图片来源网络)

HISTORY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出现亏损吗?三大因素看存款安全吗?
互联网银行分化:头部优势凸显,尾部承压明显
民营银行资产均不足千亿 四家净利润翻倍一家亏损
传统银行日子难过 为什么各路资本还拼命开银行?
探索民营银行发展的新路径
光荣与梦想:探析民营银行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