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撕掉“暴力催收”的标签,催收还剩下什么?

当今社会,骗子不少,老赖更多。信贷需求大,坏账率更高。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欠钱的是大爷”却大有人在。

于是,催收就成了热门行当。

之所以热门,除了不良资产总量和不良率的增长促使催收行业兴起以外,催收行业本身的争议也很大。

正如其名,催收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收回逾期借款,与两头对接,负责的是中间环节的工作,不担任出借方投入本金,也不需要承担无法收回本金的风险。

属于无本万利的生意,但是高利和高风险从不单行。催收可以接下银行及其他借贷机构让出的红利,绝不是因为追债催款的能力太突出,而是因为催收敢于承担追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风险。

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去催款,得到高额佣金,其后果就是暴力催收、恐吓、骚扰长伴其身。

01

催收印象

现在一说到催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反感。

在这类人的心里对催收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凡是催收就是变态,催收这份职业也是不合理的存在。

源于在早期的一些港片当中,催收的名场面是“泼油漆”、“堵家门”、“持刀放豪言”,债务人被吓得不轻,到现在法治社会,对于催收的监管力度时刻都在收紧,整个行业处在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

有把催收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尽心尽力为公司解决回款事件,也会为债务人考虑,争取一些还款时间的人;也有与黑恶势力关系暧昧,以讨债为目的,施以恶行,导致债务人陷入更深的深渊。

有一位曾经做过催收的人说,他当初入职催收时,企业会进行一周的培训,在此期间要经过笔试、口试,只有通过考核才能上岗。

行业很年轻,同事、领导包括老总都是非常的年轻,因为这个行业常干一些比较出格的事,或许年轻人更适合一些

公司的业务主要有信用卡、微小企业管理、流程银行三个部分,业务类型上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这家公司是个外包公司,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催收。

在催收的时候会发现,培训时有的话术训练,在实际操作中用的并不是这套,而是比这更狠的方式。

不使用传统的暴力催收,使用语言暴力精神催收。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给卡人,卡人的家人以及和卡人有关系都会通知到,不断给债务人施加巨大的压力。

如果债务人躲避债务,找不到人,便会为了找到持卡人给政府部门打电话询问关于卡人的一切信息,这还只是小菜

高级的催收员,对于法律条文早已烂熟于心。他们给卡人打电话说的有理有据,逻辑缜密,对卡人提的问题几乎都让人难以回答,令人深信不疑他们就是专业的法律工作者,再配合催收员对卡人连翻询问,在这种认知和压迫之下,就算是债务人没有钱,借,都能让你借来还钱,甚至是借高利贷还钱。

最后债务人,实在是没有钱了,被逼得走投无路,结束生命的不在少数,家人也被逼得难以正常生活。

这在前几年是常有的事,当时的催收行业基本属于“四不管”,平台不管,公安不管,银行不管,银监会不管。松的行业环境,暴利的行业前景,较低的行业门槛,吸引了大量的人加入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少家企业在做催收,无法准确的估计,只有一次次因催收引发的事故、悲剧,造成的恶劣的影响,让社会都认识到这个行业该管管了。

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催收行业的监管越发收紧,多次出台文件和通知规范行业做法,清退了大量的违规第三方公司,将合法合规的催收公司纳入监管范围。

2021中国银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协会信用卡催收工作指引》的通知,要求:

1、催收人员必须表明身份

2、电话时间仅限于8:00至22:00

3、 严禁使用“呼死你”等方式频繁致电催收

4、 严禁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

5、严禁冒充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6、严禁恐吓威胁等行为

文件一发,催收行业反响巨大,认为催收之路走到了尽头;各用户也都拍手叫好,以为催收职业可以就此除名,催收真的能被结束吗?真的应该结束吗?

02

催收,你忽视的另一面

催收属于多方参与才能完成的事件,应收账款产生不是平白无故的,如果债务人可以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就不会有逾期账单产生,如果债权人愿意多给一些时间,或是有其他的延缓方式,或许就不需要走到催收这一步,所以债务双方多少都有一些责任。

不管客户给到的故事有多么完美,催收人员都可以从债务方那里得到另一套说词。客户跟公司内部的接触比较多,催收人员可以从相关同事那里得知更多的信息,先入为主的观念会让心里的天平偏向于客户,但实际催收开始又与债务方接触比较多,同样,受债务方影响,也会帮着债务方说法。

但事实的真假,其实并不重要,也没人关心,更不会有人去追根究底,催收的目标只是帮客户收回钱,拿到佣金。令人在意的不过是催收的方式罢了。

一位入行多年的资深催收人员告诉且说金融。他现在对于催收的手段,早已得心应手。法律条文也烂熟于心。他催过个人、催过公司、甚至催过政府人员,个人业绩很有看头,大家都觉得他很厉害,但是他却最讨厌别人说他厉害。

“催收的门槛确实低,是个人就能干的行业,但是真正的门槛却是在干了好几年后才能发现”他说。

他是个危机感很重的人,干着催收,研究着经济,拓展着自己的人脉。

平时关于催收的文件、法律条文,都会去研究,强横的催收手段他有,柔软的催收策略也行。

在他看来,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一味靠强硬手段催收,得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收回一部分款,然后逼得债务人走投无路,这类催收人员就是门槛低的一类,而真正的催收员,他有自己的素养,从来不落井下石,更多的是安抚,鼓励。对于还款意愿强烈,态度积极确实有困难者,他愿意予以人空间,让其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再还款,债务人解决了基本生活需要,才有精力、有能力去创造更多收入力行还款。

“不过一碗饭,不过一念间,佛与魔之间的分别就在一念之间。心存善念,心有大爱,是非分明,立场坚定,才能做好催收。我手中没有刀,但心中有刀一样可以杀人于无形。控制催收的力道,使劲的分寸太关键了。”

当然对于恶意赖账、故意拖欠、肆意坏账的人,也不可能心慈手软,这是规矩。

催收作用与意义

1、催收是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项抑损措施。

从分类上来讲,催收是风险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属于一种抑损处置机制。存在于各类金融机构的贷后管理部门。其地位相当于各类信贷机构的守门员,需要时时刻刻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2、催收具有震慑作用。

风险管理是对不确定性的—种管理,为了防止更多的不确定性变成损失的后果,故需要通过—定方式去让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冷静化处理,即需要通过一定的办法将损失发生的概率扼杀在摇篮中,而催收工作在处置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震慑作用,迫使—些不法分子不敢轻易试水。

3、催收可以及时反馈风险现象。

进入到催收处置的客户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定的问题。当客户变成了逾期状态,此时已经出现了高危表现,即这一部分的表现将是贷前规避风险的重要数据。

4、催收可以及时化解纠纷。

客户发生逾期后,必然引发一定的社会矛盾。无论是债权方或者债务方,在这个过程中若矛盾激化有可能引发一些违法类犯罪发生,增加社会负担,故催收作为中间人可以起到斡旋,调节、化解矛盾的作用。

所以,存在即是道理。

有人抱怨,催收不文明,严重扰乱个人生活。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人人都合理用卡,合理借贷、不出现逾期,又如何出现催收这个行业呢。

如果没有催收,放出去的债谁来要,借出去的人情谁来收,资金的窟窿谁来补?

我们不主张助长催收的发展,也不能遏制并完全否定一个行业的出现和发展,只能呼吁大家一方面重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对暴力催收;另一方面,打击刻意耍赖行为滋长。尽量消除企业和借款人之间的“互不信任”,减少不合理催收的出现。

讨论

有人说没有老赖,就无催收。

有人借款,就有催收。

两者之争,至今未有定论,

你怎么看,留言区见?

HISTORY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础催收行为与理论实践
催收培训材料大合集
如何做好贷后管理
现金贷催收中都有哪些“诈”
《中华人民共和国债务催收管理条例》(立法建议稿)
重磅:中国互金协会下发催收自律公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