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学而篇》(八)

《论语.学而篇》(八)

历史上有一则“诚感让田”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严凤的人,他对兄弟的友爱感动了他同乡的两个兄弟。故事中施佐和施佑是兄弟两个人,他们做官之后都回到家乡,但是这两个人因为田产的问题引起了纷争,而且互不相让,还有了怨恨,亲戚朋友都从中劝说,但是也都劝说无效。在他们同乡之中有一个叫严凤的人,素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而著称。有一天,施佐见到了严凤,就把自己和哥哥争田产的事情告诉了严凤,严凤听了之后,他就皱眉头长叹道:“可惜我的兄长身体太弱,如果他能像你的哥哥那样强壮有力,可以尽把我的田产夺去,那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严凤说到这里,想到自己的哥哥身体很痩弱,不禁哭出声来。施佐看了,非常感叹,也非常感动,所以他就拉着严凤的手来到哥哥的家里,向哥哥道歉,说自己不应该和哥哥争田产。他的哥哥也非常地感动,从此以后,他们各就以田产相让。

这一件事就是告诉我们,严凤自己能够力行孝道、力行悌道,而且能够以真情实感感化自己同乡的人,正是他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兄长的真挚的友悌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才能够感动乡人,感动施佐、施佑两兄弟,让他们不再因为田产而纷争。

中国古人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就看他有多大的心量。所以我们看兄弟争讼,就能够判断出他们的家道要衰落不是偶然的。因为一个人,他的心量已经狭窄到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能够宽容,同胞兄弟都要送上法庭,那么可见这一个人的心量狭窄到极处了。因为他心量很狭窄,所以他们的家道一定会衰落。古人对于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非常重视,在这样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之下,人们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田产、一点点财产就会吵上法庭。

法昭禅师曾经写过一首诗,专门描写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这首诗这样写道,“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棵大树,从一个树根长出的不同枝杈,是“同气连枝”。等他们长大之后,各自有了发展,有了各自的事业,这个就叫“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兄弟姐妹在相处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忍让而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手足之情、骨肉之情,中国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孔子教导弟子,首重德行,其次就是重视言语,然后才是政事,才是文学。由此可见,如何说话,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又不伤害别人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种艺术。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弟兄姐妹之间相处,只要能够守住一个“忍”字,便相安无事。我们看一看这个“忍”,上面是一个刀刃的“刃”,下面是一个“心”字,这个字就告诉我们什么是忍呢?当我们的心上有一把刀刃来割,我们都能够处之泰然,不起怨恨之心,这叫“忍”。假如别人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说一句比较直接的话,都不能够忍受;别人稍微怠慢一点,稍微不礼貌一点,我们都不高兴,那么我们的忍辱功夫,就是一点都没有了。“弟兄同居忍便安”,对于陌生人的侮辱诽谤,尚且能够容忍,对于弟兄之间的言语,稍微直接一点,稍微过分一点,又怎么会忍让不了呢?“莫因毫末起争端”,不要因为一点点芝麻大的小事,就起了争端,起了争讼,把兄弟送上了法庭。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回为弟兄”;像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就非常有感触,逢年过节的时候,兄弟姐妹好不容易碰到一起,会突然发现哥哥姐姐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脸上多了几条皱纹,确实是“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够相处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呢?所以人确实要懂得惜缘。中国古人有句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没有缘分的人是不可能相聚在一起的。那么既然有缘相处在一起,就要珍惜这一个来之不易的缘分,要互相帮助,互相呵护,像兄弟姐妹一样能够好好相处。

最后一句话“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现在长大成家了,下面也有了孩子,而孩子之间也成为兄弟姐妹,如果上一代之间做到了兄友弟恭,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下一代也就从我们身上学到了如何相处,所以要给儿孙做一个好的典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诚感让田”的故事
悌道之居家戒争讼
德然养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刘余莉教授:保持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要靠什么?
论语治要
原来这些欧美明星这么光鲜,他们的兄弟姐妹也这么好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