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下一代不打仗

立达国学院|出品
刘宇|撰文
    王鑫淼|编辑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电影《长津湖》,上映于9月30日,也是第八个烈士纪念日。
国庆黄金周过去,其票房已突破40亿。
7万人次的演出参与,3个小时的恢宏叙事,换来亿万观影者的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的联袂指导,确实让作品展现了极大感染力,但艺术化的处理和情节上的取舍,也未能尽绘这场战争的细节。
71年前,这处朝鲜大地上,迸发出的酷烈与悲壮,至今闻者战栗,且无不肃然起敬。
彼时鸭绿江东陲,美国发起十七国联军,兵犯朝鲜,进图华夏;志愿军长驱援朝,挺身御敌。
是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
全国钢铁工业仅剩7座平炉、22座小电炉;发电设备总数不过114.6万千瓦,全国工业固定资产仅124亿元。
与美国军力之差距,更为悬殊:
美国空军可用飞机就在3000-4000架以上,实际投入朝鲜战场的各型飞机,在1200架以上;到1953年停战前增加到1500架,飞机数量几乎是志愿军的6倍。
1951年,10月的朝鲜,千里冰封,煞寒刺骨。五十年不遇的低温天气,跌破零下四十度。
缺少棉衣棉鞋,啃食着冻得硬如砾石的土豆——志愿军们就这样步入战场。
对面的敌人,正喝着日本空运过来的水,吃着营养均衡的C-口粮(罐装预制的湿式口粮),憧憬着鸭绿江会师后的感恩节火鸡。
1951年10月25日

志愿军40军118师与敌遭遇。我军是缘于信息不明,对方则因为意想不到。

狭路相逢,不宣而战!

志愿军神兵天降,令美国溃不成军。消息传至五角大楼,国防部长马歇尔震惊无比,怒言:“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

1951年11月27日

长津湖。

我们的王牌之师“第9兵团”,又与美军劲旅“陆战1师”展开争锋。

第9兵团,原驻于东南沿海,肩负解放台湾的责任,临时受命,千里驱驰。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副司令员陶勇,皆为三野名将。

陆战1师,曾参与二战,装备精良的两栖部队,号称160年来从未打过败仗。

开进长津湖的美军东线精锐陆战1师,本意是在此配合西线联合国军将志愿军一举歼灭;

第9兵团则早就潜伏在此,准备关门打狗。

之后的五天五夜,炮火连天、烽烟蔽空。

面对139辆坦克、3800辆汽车和盘旋的轰炸机,第9兵团也只战不退。

彼时,被称为“北极熊团”的美步兵七师31团在志愿军围攻下全军覆没,团长麦克莱恩上校阵亡,接替的费斯中校也相继身亡。

颓势已露,如果陆战1师被全歼于长津湖,美国失去的,将不止是不可战胜的神话,国际地位亦将动摇。

于是总指挥麦克阿瑟下令陆战1师撤退,志愿军则乘胜追击。美军的向北突围,变成了向南溃逃。

为作掩护,美军数百架轰炸机倾巢而出,疯狂倾泻火力。制空权上的劣势地位让志愿军出现大面积伤亡。

坚守1071高地小高岭的20军58师172团3连,截至敌人发起第九次进攻,仅剩下连长杨根思和两个重伤员。

他让重伤员撤出阵地,孤身坚守。在弹尽粮绝后,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和四十多敌军同归于尽。

1071高地的6公里外,水门桥——美军南撤的必经之路。桥上,一线生机;桥下,万丈深渊。

20军58师127团受命炸毁桥梁,与作困兽之斗的美军殊死决战,是为——“三炸水门桥”。

1951年12月1日

127团一支侦察小分队潜进炸毁了水门桥,陆战1师指挥官史密斯震惊之余,立刻让工程营在重火力掩护下进行桥梁修复。

1951年12月4日

127团顶着炮火,二度炸毁水门桥。但美军工程营凭借技术优势,在残存的基座上再度架起钢木桥面。

1951年12月6日

连长姜庆云带领200多名敢死队员,每人怀揣5公斤炸药,甘以血躯,与桥梁同归于尽。

遗憾的是,3天后日本三菱重工紧急制作的M-2钢梁被大型运输机空投到了水门桥,这看似漫长无比的18公里逃亡路,终于被仓皇的美军看到了终点线。

此际,极寒天气已至骇人的零下53度,正赶来的志愿军主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行动缓慢。

但美军的内心更为恐惧,因为志愿军主力一到,也将意味着王牌部队“陆战1师”的番号,会成为历史。

五角大楼内,闻讯的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悲观地表示,陆战1师将彻底从战斗序列中抹除。

最后,趾高气扬的美国人不得不坐上谈判桌,以让这支元气大伤的王牌得以苟延残喘。

此战,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共计13000余人埋尸长津湖,朝鲜东北大片区域得以收复,东线联合国军被打回到三八线以南。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也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不算战场上的伤亡,第9兵团光冻伤人数就高达3万余人,因冻伤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占到77.9%。

20军59师177团6连,20军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数百将士,受命截断陆战1师南撤退路。

然而,当美军进入埋伏圈,看到的只有一座座冰雕——他们早已被冻死在阵地上。

但他们的手,仍死死扣着扳机;

他们的眼神,仍警惕而坚毅;

他们的身姿,仍挺拔而傲岸。

一个叫宋阿毛的上海兵,内衣口袋里揣着一张绝命诗: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指挥官史密斯望着漫山遍野的冰雕,恐惧而动容,向他的敌人敬了一个军礼。
曾亲历过那场战役的迟浩田上将,每每回忆到此,便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好男儿为国死矣!
3个冰雕连,只活了两个人。
幸存者之一的周全弟,当时只有16岁,只剩下了两个残缺不全的手臂,成为一级伤残军人。
回望71年前那场被冰封的战役,这个耄耋老人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冻伤未能上场杀敌。
他用断臂敬了一个军礼,向祖国报到。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长津湖》电影中,最催泪的那句话,莫过于:

我们打仗,是为了我们的后人不打仗!

长津湖烈士,倒在了民族崛起的前夜,却以血躯为油,燃亮了复兴大业的风雪征程。
所以,没人有资格忘记。
我们更需要铭记,他们的牺牲,又有着多少当初国力差距带来的无奈。长津湖,掌握制空权的美空军肆意压制轰炸;水门桥,技术先进的美工程营让陆战1师起死回生……
他们以血肉换来了一个倨傲帝国的铩羽,也在不断警醒我们: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减少流血牺牲,才能具备真正止战的能力,才能让狼子野心者低头!
如今,距离这般期许,我们已越来越近。
国庆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者众。
那个在1071高地孤身挡关,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烈士——他的墓前,除了鲜花之外,还摆放着一架“歼-15”战斗机模型和几张“歼-20”战斗机的照片。
照片的背后写着:“我们有了先进战机、强大空军!”
盛世强军,如您所愿!青山有幸埋忠骨,吾辈岂敢负英雄?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今日用典

Li Da Guo Xue

【原典】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释读】

白雪洗刷了掀起的战尘,寒风阻住了楚天的白云,。何人来替这次胜利谱写悲壮,吹响进军的号角在古老的城楼?放眼河山,生怀豪迈志气,面对关河要塞的战云未靖的风景,禁不住剪亮烛光看着利刃……我一定要乘长风破万里浪而去,效祖逖击楫发誓在渡江的中流。

【赏析】

本词为张孝祥闻听朝廷战捷所作,“闻捷”是喜事,但其作出了“何人为写悲壮”的悲慨和“击楫誓中流”的报国雄心。

这样的复杂情绪正是今日我们所感同身受的——喜:义士翊国,奠基今日繁荣昌盛;悲:烈士埋骨,倍添今人沉痛哀思;励:忠士救亡,鞭策后世同心振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盘推演:长津湖战役 (下) 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东线 水门桥
比《长津湖》还要精彩的《水门桥》,到底发生了什么?提前了解一下
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启示录:战争没有赢家
最强的战士VS最强的后勤!银幕上的《长津湖水门桥》和战史中的三炸水门桥!
虎年王炸,一定要看
1950年志愿军距离歼灭美陆战一师就差一座“水门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