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说三国:一七五 北平鲜卑

轲比能兼并各部落的战争多次遭到田豫、牵招等人的干预,由此心怀反叛之心,给辅国将军鲜于辅写信说:“胡人不识文字,已故的校尉阎柔为我向天子保举。我与素利为仇,往年派兵攻讨,但是田豫却协助素利。我在阵地上派琐奴前往,听说你来,马上撤回军队。步度根处处抢掠,又杀死我弟弟,反诬蔑我为强盗。我们落后,不知礼义,但我们接受天子印绶,牛马尚且知道水草为美,何况我还有人心。将军应替我向天子讲明情况。”

鲜于辅得到书信后,上报魏朝廷,曹丕又派田豫招纳安慰。

轲比能的势力于是逐渐强盛,统领了十多万人,从云中、五原以东,一直到辽水,都是鲜卑的地盘。

轲比能把抢掠所得财物,都平均分配,当着众人的面进行处理,从不私贪,所以部下都愿意为他效死力,其余部落的首领都很敬畏他。

魏太和二年(228年)九月,田豫派翻译官夏舍到轲比能女婿郁筑革建部落,被郁筑革建杀害。

这年秋天,田豫统率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伐郁筑革建,大获全胜。

田豫率兵返回到马城时,轲比能率兵三万,把田豫围困了七天。

田豫向牵招求救。

牵招整兵待发,但并州官吏根据通例,禁止牵招出兵。

牵招认为持节的大将被包围,情况危急,不能拘泥于所谓吏议而见死不救,于是上表朝廷,随即出发。

牵招发布羽檄,纵论形势,声称要西上直取轲比能老巢,然后向东进军,与田豫会合,歼灭敌军。

羽檄发布后,田豫所在幽州的军队都跃跃欲试。

牵招又向鲜卑军要塞发布檄文,鲜卑军顿时感到非常恐惧,纷纷离散。

大军攻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鲜卑军瞬间崩溃,四散逃离。

阎柔的弟弟、上谷(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东南)太守阎志,历来为鲜卑人所信任,前去轲比能处解释劝说,为田豫解了围。

轲比能又聚集骑兵,来到平州塞北。

牵招秘密进军,进行突袭,大败其军。

魏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赐爵牵招为关内侯。

牵招认为,诸葛亮数犯中原,而轲比能猾狡,应提防双方联合。

当时大家都觉得两者相距甚远,牵招这是杞人忧天,不必忧虑。

魏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兵出祁山,果然与轲比能串通,屯兵石城(今甘肃兰州市皋兰县),遥相呼应。

魏明帝曹叡派牵招适时讨伐。

诸葛亮退兵后,轲比能也退回漠南。

牵招于是与并州刺史毕轨商议,说:“胡人迁移不定,如果派兵穷追,恐难以赶上。如果偷袭,山险路远,军需供应不上,也难以成功。可以让兵力守在新兴、雁门两个关口,再出兵屯守陉北,对外可以起镇抚作用,对内可以派兵种田,储蓄粮食。等秋冬之际,粮足马肥,再聚合各路人马,乘机攻讨,定能取胜。”

可惜计谋尚未施行,牵招就去世了,其子牵嘉继承了他的爵位。

田豫任护乌丸校尉九年之久,抗御胡人部落的反叛,经常采取控制部落之间的兼并,使用离间计挑拨其相互关系的方法,削弱他们的实力。

凡是那些为胡人谋利而对魏国构成威胁的人,田豫都能设计,使其阴谋破产,并让他们不得安宁。

田豫本来还有很多针对胡人的计划,但还没来得及实施,幽州刺史王雄的追随者想让王雄任乌丸校尉,就诋毁田豫,说他在边境无事生非。

于是,魏朝廷任命田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将他调离。

王雄兼任校尉后,对鲜卑实行安抚信任政策。

轲比能多次入塞,到幽州进贡。

魏青龙元年(233年),轲比能再次反叛,诱使步度根与自己和亲,然后寇钞并州,杀略吏民。

并州刺史毕轨上表魏朝廷,认为步度根与轲比能相互勾结,应该对外出兵威吓轲比能,对内镇压步度根。

魏明帝曹叡接到上表后,觉得讨伐只会让两部鲜卑团结起来,反而难以对付,并不能振曹魏声威,于是派使者下旨说:“步度根因和轲比能私下联系,心中必定自疑。今若出兵,必促使双方联合。即便用兵,亦不可越过边塞。”

诏书还未到,毕轨已迫不及待出兵,驻扎阴馆县(今山西朔州市东南八十里夏官城),派将军苏尚、董弼,追击轲比能。

恰巧轲比能派儿子率兵万余人,在陉北(今山西代县西北雁门关所在陉岭以北地区)迎接步度根的家眷和资产。

结果,双方在楼烦(今山西忻州市宁武县一带)相遇,一场大战,苏尚、董弼二人全军覆没。

步度根从此就与轲比能合作,齐心协力,共同扰边。

曹叡派骁骑将军、给事中秦朗率领中军,出讨轲比能和步度根,打败了二人。

轲比能和步度根败走漠北。

同年十月,步度根部将泄归泥、戴胡阿狼泥等到并州投降,秦朗才率大军回朝。

后来,轲比能又杀死了步度根。

魏青龙三年(235年),王雄派勇士韩龙潜入漠北,伺机刺死了轲比能,换立轲比能的弟弟为王。

之后,鲜卑部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

魏国北部边陲因此得以安稳。

这一年,曹丕修筑陵云台。

据记载,陵云台楼台精巧,建造之前先称过所有木材的轻重,使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相等,然后才筑台,因此四面重量不差分毫。

陵云台虽然楼台高峻,常随风摇摆,可是始终不倒。

曹丕要登陵云台,相关部门害怕出现危险,就另外用大木头支撑加固,结果楼台随即就倒塌了。

当时世人议论纷纷,普遍认为,这是重心偏向一边的缘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说三国:一七四 鲜卑内乱
三国之鲜卑上(五十八)
揭秘:三国时期的鲜卑首领轲比能简介 他是怎么在乱世中崛起的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轲比能传》:鲜卑小将奋斗路,曹魏边境心头患!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105)——王雄暗杀轲比能·公孙康辽东扩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