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去经年,物是人非,谁才是你生命中永恒的白月光?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24岁的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崔护,满怀期待赶赴京城长安,参加天下才子汇聚的科举考试。

崔护出身书香门第,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满以为可以一朝高中,却不想名落孙山。

这对性情清高孤傲的崔护无疑是当头一棒,很久都没在落榜的失意中振作起来,整日喝酒买醉,在迷糊中度日。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段时间,崔护自己都觉得如此萎靡不振终不是办法,决定戒酒,重拾书本,挑灯苦读,来年再战。

转眼便到莺飞草长的春天,这年清明,崔护暂时放下科高之事,忙里偷闲,独自出门踏青,放松一下久绷的心情。

长安的春日,满城飘絮,莺燕啁鸣,好不惬意。来到郊外,置身大自然,沐浴在暖阳中,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顿时忘却了寒窗苦读的憋闷。

不知不觉间,崔护走得有些渴了,想要寻户人家讨口水喝。他举目四望,前方一处山坳中,一片桃林透出一角屋檐,深山有人家。

此时桃花盛开,枝头繁花怒放,一片粉红。

崔护信步走去,穿过林中花海曲径,只见前面出现一座竹篱笆围住的茅草庭院,简朴而别致,恍如来到桃花源。

崔护上前,轻轻扣响门环。

稍等片刻,院门吱呀一声,有人应声开门。

崔护透过门缝,看到了一张美丽的脸庞。一位少女探出头来,问到:“谁呀?”

崔护乍见如此美妙少女,不由呆了一呆,急忙上前回道:“在下崔护,出门踏青,走得渴了,前来讨扰,请姑娘赏口水喝。”

少女见崔护一副窘态,嫣然一笑,说道:“如此,请公子移步寒舍。”示意崔护跟着自己走入庭院。

少女奉上香茶,自己则站在庭院桃树下,静静地看着崔护品尝。

满树桃花下,少女袅袅而立,春风拂过,几片桃花飘飞,散落在少女发髻,人面桃花,相映而红。

崔护的心弦突然被温柔地拨动,忍不住问那少女:“请问姑娘芳名?芳龄几何?”

少女脸颊泛起桃红,说到:“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说完,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不再提及其他。

崔护喝完茶,一时找不到话题,只得恋恋不舍告辞。

绛娘将崔护送到院门。

一位才情少年,翩翩公子,一位妙龄少女,婷婷佳人,伫立和煦春风中,双目含情,欲语还休,唯有相互顾盼,直至别离。

崔护回到长安,虽对少女颇为思念,但渐渐埋头于秉烛苦读中,奋战来年的科考,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心中常常泛起少女那清灵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的科举,崔护如愿以偿中榜,进士及第,成为一名官员。

这年清明,崔护满怀喜悦的心情,兴致冲冲来到桃园小舍,打算找到绛娘,一叙衷肠。

可是,等他赶到昔日桃花林,桃花依然盛开,艳丽灿烂,但院门却紧紧关闭,被一把大铁锁锁住。

绛娘去哪里了?扫墓,外出踏青,还是走亲戚,甚至已经嫁为人妇了?

崔护站在篱笆外,久久徘徊,不得头绪,直到快要日落西山,佳人尚自未归。

崔护怅然若失,回想面若桃花的心爱姑娘,寂然提笔,在门上写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唐诗名篇《题都城南庄》。

回城后,绛娘的身影久久不去,萦绕心头。

崔护在深深的惆怅和寂寥中,郁郁寡欢地度过了一段时间。

但他不甘心,再次来到了桃园小舍。

这次,让他喜出望外的是,院门没锁,虚掩着。

崔护激动之下,顾不上礼仪,门也没敲,径自走进院中。刚进院里,就听到屋内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传来。

崔护大吃一惊,急忙敲开门,只见里间一位老者,正自泪流满面,嚎啕大哭。

崔护上前,说明来意。

老者一听,勃然大怒,大吼道:“你就是崔护?!你这个无情的浪子!”

原来,自去年一别后,绛娘就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老父亲知道女儿是春心萌动,情愫已生,便找媒婆说媒,想让女儿成亲,缓解心结。

无奈女儿断然拒绝,更加不欢,经常默然不语,暗自垂泪。

老父亲千方百计,想尽办法都没能让女儿开心起来,挨到这年春天,眼见女儿日渐消瘦,心知不是办法,于是强拖着女儿去走亲戚,散散心。

绛娘没外出几天,整日心绪不宁,闹着要回家。

老父亲扭不过女儿,只好陪同女儿回来。谁知一走到大门口,就看见了崔护题在大门上的诗。

绛娘望着门上的诗句,半天没有作声,只有成串的泪水,流下灿若桃花的脸颊。

老父亲涕泪纵横,哽咽说道:“自此以后,绛娘就沉默不语,偶尔听她轻声念叨,后悔不该跟从父亲外出,让自己一年的盼望和等待,终究成为一场空。就在不久前,她更是茶饭不思,水米不进,撑了几日,就在今天,离去了。”

崔护听罢,恍若晴天霹雳,心痛欲碎,上前抱住绛娘,无语呜咽。

他痛恨自己的懦弱,在心动的少女面前,没有表白爱的勇气,错失良机,终使佳人永别,爱情不再。

也许爱情总是有奇迹,在崔护的泪水洗刷中,绛娘竟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原来,绛娘并未真正死去,长久茶饭不思的虚弱,加之最后几天水米未进,她只是一时晕死过去。

这则脍炙人口的桃花缘爱情故事,记录在唐代孟棨撰写的诗论著作《本事诗》中。此书记录了许多唐朝诗人的逸事,并收录了相关的一些诗歌。因为这本书,很多优美诗篇、故事和唐人佚诗才得以流传,堪称弥足珍贵。

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崔护、绛娘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绛娘这位有情有义的贤内助佐助下,崔护仕途坦荡,从京兆尹升为御史大夫,官至岭南节度使,高寿75岁。而且,他也写下了大量诗篇,其诗风格精练婉丽,用词语极清新,虽然大多佚失,《全唐诗》仅存六首,但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留下永恒的美好,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也许,生命中出现的所有灿烂,终将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岁月从来不待人。此去经年,物是人非,留住的只有内心深处的记忆而已,那些曾经出现在美好岁月的人和物,那个你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如今还在你身边吗?

关于爱情,还是要把主动权紧紧抓在自己的手里,等到有一天,或许你才会无怨无悔吧!

愿所有的朋友:在最美的年纪,最美的季节,遇见最美的Ta,此生不再错过,从此携手白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生对少女一见钟情,写下一首千古名诗,还因此抱得美人归
千古桃花运第一人2
唐朝才子崔护凭借“人面桃花相映红”名垂青史,诗好但故事更动人
此人仅靠一首诗而名垂千古, 因为这首诗不仅能杀人, 还能起死回生
漫谈纪|崔护:这一场不可思议的桃花缘(上)
感动天地!史上最多情的一首诗,背后藏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