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实的《也谈罗汉行功短打全谱……》(十一)

应正确解读“增补罗汉行功短打”与螳螂拳谱的关系

新浪 柳氏螳螂拳的博客 (2014-08-19 22:21:24)[编辑][删除]

标签: 

武备真传

螳螂拳

增补罗汉行功短打

杂谈

  应正确解读“增补罗汉行功短打”与螳螂拳谱的关系

      —— 失实的《也谈<罗汉行功短打全谱>……》(十一)

                                                          柳国顺

颜先生的博文《也谈<罗汉行功短打全谱>、后称“少林衣钵真传”等名之历史》的错误继续。

错误十九:对“增补罗汉行功短打”为何不称螳螂拳谱,做出了错误解释。

颜文说:

【那么,李秉霄著谱时为什么不称螳螂拳谱而称《罗汉行功短打谱》?可能侠盗创螳螂拳前主练罗汉拳,如,其中“罗汉短打”部分的拳谱歌诀中有“崩砸螳螂砍劈”、“螳螂反车带倒提”、“七步螳螂劈砍掌”、“崩砸拳是螳螂出入手”、“螳螂劈砍左右扑”等语句,可见其以“罗汉短打”命名的手法中,却有许多“螳螂”名称,二者关系密切。而其《罗汉行功》图谱,又与“易筋经”、“八段锦”颇有相似处,所以用“罗汉”来作为螳螂拳谱,不是为了表示不忘根源,就是为了引用“罗汉”护法之意来表示螳螂拳法维护佛法正义之意。

我们知道《罗汉行功短打谱》中,既有短打,又有长打,但李秉霄著谱时又为什么强调“短打”,而不用《罗汉行功短打长打谱》为谱名?笔者认为这与李秉霄著谱时受清初张孔昭的《张氏短打谱》中崇尚短打的影响有关。】

颜文这段话:

其一、延续前文的错误。

颜文所说的李秉霄著谱、侠盗创螳螂拳之事,前文已证系错论。所称的《罗汉行功短打谱》,是指乾隆本《武备真传》中许青云重辑的“增补罗汉行功短打”谱。

其二、胡乱猜测《罗汉行功短打谱》不称螳螂拳谱的原因理由。

先是,怀疑“侠盗”创螳螂拳前主练罗汉拳,这里颜文错误地将罗汉行功短打与罗汉拳视为同一拳术了,却不知二者名称虽都有“罗汉”二字,技艺内容及传承可是完全不同的。而颜文的“侠盗”创螳螂拳之说,本就是错论。

接着,颜文认为:因为“罗汉短打”命名的手法中,却有许多“螳螂”名称,二者关系密切;再因为《罗汉行功》图谱,又与“易筋经”、“八段锦”颇有相似处,所以用“罗汉”(《罗汉行功短打谱》)来作为螳螂拳谱,或是为了不忘根源,或是为了护法之意。。

颜文如此解释该谱不称螳螂拳谱的原因,当然是极为错误的。“罗汉短打”手法中即使有“螳螂”的名称,也不会成为该谱不叫螳螂拳谱的理由;《罗汉行功》图谱就是真与“易筋经”、“八段锦”有相似处,也不至于非把螳螂拳谱称为《罗汉行功短打谱》。

颜文举例的手法名称:崩砸螳螂砍劈、螳螂反车带倒提、七步螳螂劈砍掌、崩砸拳是螳螂出入手、螳螂劈砍左右扑等,并非乾隆本《武备真传》所载,应是后世改编增补加之讹误缺漏的类似内容的抄本记录,诸如咸丰抄本及《短打密钥》一类拳谱的东西。颜文将不同版本的拳谱混为一谈了。

真实情况是,在《武备真传》中,许青云重辑的增补罗汉短打手法共二十六势,即:

回马连环势、铁牛耕地势、掖行翻身势、金鸡独立势、转身搏虎势、

骑马边抅势、跨马提韁势、髙吊背弓势、铺腿扶锯势、撒马大刀势、

掖行双刀势、跨马大刀势、铺腿盘跌势、攒锤偪裆势、掖行赶月势、

繃锤掏心势、长拳入手势、迎面入锤势、扣手繃锤势、力劈中门势、

出手通背势、抱头连步势、硬实匝势、 闭住中门势、撑腿闭裆势、

闭手入拳势。

这二十六势手法属罗汉短打,就根本不是螳螂拳的内容。就是手法名称中有“螳螂”二字,也不属螳螂拳。譬如;“出手通背势”有“通背”、“长拳入手势”有“长拳”,都还是罗汉短打手法,并不属于通背拳或长拳的内容。所以罗汉短打中有否“螳螂”二字,改变不了该谱是“增补罗汉行功短打”谱的实质。

至于罗汉行功与“易筋经”、“八段锦”虽同属内功,但功法内容传承不同,颜文既不了解又不分析,空说前者图谱与后者“颇有相似处”,已是废话。再据此断定这是该谱系螳螂拳谱却不叫螳螂拳谱的又一原因,更是毫无道理了。

后面,颜文又给出了该谱不叫螳螂拳谱的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一是“为了表示不忘根源”。这根源是颜文说的罗汉拳。如上所述,罗汉拳与增补罗汉行功短打根本是两回事,跟螳螂拳更沾不上边。如果该谱就是螳螂拳谱,根源还应是螳螂,与罗汉何干?因此这个“不忘根源”说是无法存在的。

二是为了所谓的护法之意。罗汉行功短打谱有“罗汉”,罗汉护法,是维护佛法正义的。颜文的意思是:要护法,螳螂拳谱就别叫螳螂拳谱了,换上“罗汉”的名称,叫螳螂拳法充当罗汉去“维护佛法正义”。螳螂拳谱会有这样的护法之意,让谁也无法理解。何况,佛法无边,护法的菩萨、罗汉又多得是,佛门还用得着螳螂拳法越俎代庖护法吗?

因之,以上两个理由没一个成立。

其三,不懂长拳短打的辩证关系,胡乱解释罗汉行功短打谱的“短打”含义。

“增补罗汉行功短打”中,之所以名为“短打”,是因为短打技艺为其主调。当然,同时也讲求短打长拳兼俱,乃至于短中寓长,短中求长,七长八短等等,长融于短中,是为短打技艺更好的发挥运用,作为技击术的短打怎么会没有长手法呢?反过来说,长拳类拳法也一定含有短打手法。长拳与短打的技法有同有异,但各自的侧重点,以及风格、特点等方面又是很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因为罗汉行功短打有长打手法,颜文竟会奇怪发问:为何不用“《罗汉行功短打长打谱》”。

颜文应该熟悉太极拳一类的内家拳,太极拳讲求练内练气,可人家外家拳少林拳也是内外兼修的。太极拳以柔克刚,但不能无刚;少林拳以刚制柔,又不能无柔。如此,那太极拳就应该属内家外家拳,少林拳则属外家内家拳了。这当然不对了。虽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内家外家还是能区分开的。短打和长拳(长打)也是有区别的。

至于说没用《罗汉行功短打长打谱》为谱名,是受了“《张氏短打谱》中崇尚短打的影响”,那是颜文自以为是的错误认识了。《张氏短打谱》也并不是崇尚短打,其本身就是短打拳谱。

总之,颜文这段话又是全说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秘《少林衣钵真传》[太极螳螂拳|李飞林太极螳螂网|烟台螳螂拳在线]
升霄道人及螳螂门早期历史研究二,升霄道人与福居拳谱,崔虎刚(笔名胡刚)
螳螂拳的“七长八短,八刚十二柔”
中国武术
武林圣典及其崇拜
天下“螳螂”是一家(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