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8年记忆中的学农
     --一个美丽的行动,胜过一个华丽的辞藻--

   1978年10月26日-11月9日的2周时间里,初中的学校按照教学安排,开门办学去农村,以前在许昌路上上海手帕一厂车间里学开机床车床2个星期,大家感觉比在教室里自由,所以同学们很期待的,无不欢欣鼓舞,毕竟是放飞到农村广阔天地,脱离了教室狭小空间,管头管脚的,那个时候教学的宗旨也五花八门的口号:批读书无用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又红又专;开卷考试;工农兵大学生免试入大学;知识分子到农村广阔天地去, 很批1949年后的17年教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学农首先自己要带卧具床被,特别是木床,帆布床,铁床和吃喝基本东西要自己准备送到学校操场上集中,随后学校统一大卡车送去学农地点,这点事情我犯难了,看到其他同学都是整整齐齐的床被,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帮忙送过去,或者非常省力的由父母单位的车捎一阵按时带到学校,当时我们居住的工人新村,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在附近工厂工作的,用车有的的确比较方便,这当然也是要求司机帮忙的。我怎么办?求司机帮忙几乎不可能,而且没有这样的司机朋友,就是有拐弯抹角的司机朋友,也免开尊口,以后好像欠了司机一辈子什么东西是的,父母的工厂又都在很远的地方,基本没车可借,也没见过父母借车的事情,以前搬家也是父母大型手推车自己人拉肩扛的走5公里路;但我灵机一动和一个在竹棚里看门的老头商量,平时我倒是经常看到他推一个两轱辘的车在附近工地上进进出出,他是江苏赣榆人,解放前在上海码头上扛大包谋生,我经常去他竹棚哪里聊天,竹棚是他的一个封闭小天下,我嫌弃家里附近噪杂的时候,去这个封闭的小空间坐坐,听他说一些过去的事情,他的目力好像不太好,一个眼睛是瞎的,那年他看上去70岁了,老头听到我的困难以后二话没说,马上推来手推车,而且还带来一个可以睡2个人的大竹床,不过他嘟嘟囔囔的说好像我贪图享受,不应该要床,应该睡地上的,要我自己和老师去检讨小资思想。

   由于床太大,和几个没着落同学商议一起使用,也可以解决其他同学要借床的类似问题,果然一个杨同学响应,就和我歪歪斜斜推人力车走了2公里去学校,由于车太小,床太大,一路上笨手笨脚的床掉下来好几次,引来若干人嬉笑,不过总算及时送到学校操场,于路无话。最近和那个杨同学聚会,他似乎忘记了这些事情。

   一个大早,大卡车拉上我们大约200多同学,颠簸颠簸的到了川沙杨园公社大同大队,好像到了一个依河而建废弃的部队营房,不过现在看来也有可能是附近一个红砖教堂的附属建筑,中间是一个四四方方大院子,可以随时几百人集合训话,建筑好像废弃很久,屋顶也塌了若干,室内还有稻草,清扫院落自然是农村劳动的一部分,大家安顿进房间,没有床架,乱七八糟的地上放下各种尺寸的床被,还有一半房间是稻草就不清理了,反正不碍事,总算消停下来了,突然发现和隔壁房间木板门坏了一个大洞,隔壁大房间50多个同学吵吵嚷嚷的声音能听到,还有点穿冷风,又把木门破处堵上,房间里就10多人,安静了许多,我和杨同学睡一个床,晚上可以聊天到半夜,建筑虽破,我们这间房间没有漏雨,没有蚊虫叮咬和爬蛇走虫现象,晚上电灯也不用关给大家壮胆。

   大同大队所在地完全是一个大农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走1公里路村边才有一个窝棚式样的小卖部,卖的都是最看不上眼的农村东西,饼干也是粗糙不堪,大家谁也不愿意去哪里买东西,都已经带足了牙刷牙膏和饼干糖果,这里没有自然村,离开镇上若干公里,到处田埂烂泥地,就一个男女分开破厕所,洗澡是别想了,穿的都是家里最破最粗的衣服,我带了一件百衲衣,没好意思穿出来,就是大雨磅礴的某天穿了一次,刷牙洗脸都是弯腰在附近河里,老师和农民一再说河水卫生没问题,第一口还是喝到了苦腥味,厨房淘米洗菜都是在河里,也没有发生卫生问题,以前江南的农村血吸虫病猖獗,解放后开始消灭农村河道钉螺,这样血吸虫病基本绝迹,吃的每天荤素搭配,开始几天吃的差点,分管厨房物理刘老师声明说为了先苦后甜,可以节约了伙食费在最后几天大鱼大肉,会包饺子馄饨的可以去帮厨,后面几天好像比家里吃的还好,目前在美国的Dai同学看到了这个帖子,认领当时他是在厨房帮厨,每天和其他3个同学负责骑黄鱼车到菜场买菜,菜太多的时候,一个人骑,两个人推, 帮厨的优势是可以不下田劳动。在每天早上雾气腾腾的时候,数学老师带队集合跑步,一路上欢歌笑语的,有的时候还真的起不来床;附近河水池塘清澈见底,如果向河里扔了一大块石块,河水浑浊起来,会引来了若干散步同学的非议,附近田野有一个高大的红砖教堂,四周种了若干树木,杨园县志记载:清光绪七年(1881)天主教传入,车沟头(今大同村4队)建“七苦堂”,均由民房改建,民国廿二年(1933),由教徒顾四世拆去老教堂,重建新教堂,并建钟楼,悬挂大铜钟一只,有教徒60多人,每逢礼拜做“弥撒”时,敲钟示意,钟声数里外可闻,“文革”时废弃,钟楼拆除,该教堂改为大同五金综合厂,外高桥保税区开发时,教堂完全拆除。对比现在的浦东存世的教堂,和后来根据想象建造的教堂,这个教堂应该是浦东最大的,所以应该记上一笔。

   学农的日常作息是大田里安排摘棉花和挑稻,技术含量不太高,稻草也是农民收割好的,我们捆一下挑走,不会捆的马上散了的,就拿在手上若干去打谷场,老师不时在边上点评表扬,大家嘻嘻哈哈干劲十足,反正就是玩吗,下午3点时分,食堂还带来包子给学生加营养,吃的也有了,一些老农民不知道我们来干什么的,我们就说是来学雷锋,做好事的;几个来了没几天的学生,家中有事请假回家,也引起了同学们羡慕,可以独来独往的去市区等于旅游一把,没几天我也想回去看看,也长途汽车旅游一下,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来回路费也要1元上下,但是附近总可以旅游一下的,毕竟没有还见识过大农村,离开2公里是高东镇,我们虽然在杨园公社,实际离开高东镇近的,漫步去高东镇,看到了一个现在人们完全不能相信的事实,就是高东镇的镇中心布局,几乎和市区城隍庙一样,非常纳闷的看到也有一个湖心亭,和若干二层建筑和绿色格栅木头窗户,可惜到现在高东镇各种文字照片记载,没有发现可信的这种湖心亭老照片出现,老镇现在已经完全拆除。某日,学校安排去海边看日出,凌晨3时起床,黑漆漆的田间摸黑走路约5公里,磕磕碰碰走夜路,一个同学突然胃疼站不起来,大家鼓励几下就悟着肚子跟上步伐了,现在我考量下来据信是长江边,不是海边,那个时候海(江)边完全是滩涂,几股奔腾急湍的小溪河流,轰鸣作响带来了若干生机,第一次明显感到河水是逝者如斯夫的,市区里黄浦江,苏州河和其他河流还没有明显感到河水在流动,只有河上漂浮的垃圾,才能感觉到一点河水是在暗自流动的,这天天气忽阴忽晴,远方云絮百结褴褛开始透光,同学们一阵欢呼,这么开阔地方看日出的确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云白而红,由红而白,随后几道光芒恢恢洒洒的散落在平滩上,太阳完全升高了,大家还是依依不舍的不愿意离开海边,好一个人生经历。

   时间过的很快,马上要结束学农回家了,父亲听说我发烧生病,长途奔波来营房看了我,留下了1元钱,这1元钱马上就花完了,学校说还要安排去高桥旅游,这下彻底没钱了,写信去问父母要钱,信在路上走了5天,我的信父母还没收到我已经到家了。离开营房的时候,学校要求自己想办法把床架送到高东镇上卡车来拉去学校,这个又是难题,没有手推车,这个竹床2个人是无法抬走的,只好动用另外2个最要好的朋友,4个人肩膀上抬竹床步行2公里到了镇上,这2公里非常狼狈,路上不断的有物品从身上掉下来,床又不能4个人老是扛上扛下的去拣东西,如果这样路也没办法走了,只能走一段路再回去拣身上掉下来的东西,路上的物品也没有人偷走,总算磨磨蹭蹭的到来镇上,跟上学校的大卡车拉走。

   回到学校以后,班级里面讲评,没什么大事,但是那个借手推车的老头,老是要我在班级里检讨借车借床的事情,我看也没什么可检讨的,老师和同学不会觉得我做错了什么,没有床还睡在地上反而是个错误的事情








以下是当时的若干日记档案
















有两个同学的名字出现,为了保护同学的隐私,特意抹去


去海边看日出的文字记录,部分是抄袭了文学刊物的类似文章


日记的日期写错,应该是11月2日


日记的日期写错,应该是11月3日




红笔是老师批语,回校以后学生向班主任汇报学农心得,我上交了日记,班主任好像不太满意这样的流水账,要挖思想根源深处的灵魂一闪光,我是挖不出什么,也不愿意上纲上线的去挖什么那个时代假大空的话题。班主任好像不太满意,如果同学们都是这样的流水账上交,班主任也无法向上面汇报学农是改造学生爱劳动的目的。


捆扎稻草随后挑去打谷场,不会捆扎的只能小捆,会捆扎的是大捆,其实大捆并不重

长江边滩涂

  

原宝山县城县治,其实在高东附近,因为几次海水泛滥淹没,搬到现在吴淞位置

原宝山县城若干城墙,在外高桥某集装箱堆场内保留部分城门,


高桥海滨浴场,工作以后和川沙的朋友去游泳过


熟悉的川沙口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款有创意又奇特的床
一等夫妻同床赤裸睡,合盖一床被二等夫妻同床穿衣睡,合盖一床被三等
回忆海波
《无题》
被套要比被子大吗 怎样的尺寸才舒服
回忆大学寝室那些事儿(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