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个孩子都渴望拥有这样的爸爸,这套书里,藏着一个好爸爸范本

丫丫在上小学前,妈妈又生下了一个小妹妹,忙于照顾新生儿,把丫丫送到在颐和园工作的三哥那里,丫丫在颐和园的住处纵容房上的耗子,养起了在园子里挖出的乌龟,把三哥家常常闹得人仰马翻。爸爸来看丫丫,三哥就添油加醋地告状,说什么都让爸爸把丫丫领回去。但爸爸说:

“明年耗子丫丫就该上学了,能痛快玩也就是现在,你甭拘着她,一背上书包,你想让她来也来不了啦。”

爸爸并没有责备丫丫淘气,反而说让她痛快地玩。当然,作为美术教员的爸爸给丫丫留下一沓白纸和铅笔,让她画园子里的景物,启发她这个顽劣小儿的艺术感觉。


有一段时间三哥搬到了玉澜堂去住,丫丫有点可怜她三哥了。为啥?因为她觉得玉澜堂是个怨气很重的地方,里面摆着很沉闷的御座和屏风,还有很漂亮的珐琅香炉也被昏暗吞噬,显得没精打采的破旧。还有那些镶嵌螺钿的家具更是乌了吧唧的,像蒙着一层灰。她想要是让她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一准闷得出不来气儿,闷死了。爸爸却教导她说:

“丫头你记住,但凡真东西,真宝贝,都是有些暗淡的,并不能让人一目了然。好宝贝得让人细细去品,去感觉,去琢磨。识宝的人都知道这个词'贼光四射’,但凡什么东西一夺目亮眼往外跳,十有八九是假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深沉内敛有分量的,这就是咱们的文化。”

丫丫记住了“内敛”这个词。她懂得了宝贝都是深沉内敛的。

丫丫爸爸没有因为她是没上学的黄毛丫头,就以“你懂什么,一边玩去”搪塞她,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说了适当的话,这就是教育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那些道理,会在孩子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江南的梅子表姐因躲南方的梅雨,也到颐和园老三家暂住。梅子表姐很有文化,她给丫丫讲了不少颐和园长廊上的一幅幅画,有《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穆桂英挂帅》《孔融让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林冲风雪山神庙》《牛郎织女》《三碗不过冈》……

其中,丫丫最喜欢《三碗不过冈》,这幅画并没有老虎出现,但是暗含杀机的老虎就隐藏在林莽之中,一会便要与独身而行的武松在冈上相遇,让人真为这个穿红衣的大汉捏一把汗。对老虎的恐惧充盈着整个画面,一种无言的气氛让人心里不安。梅子表姐说这幅画好就好在没画出老虎,老虎真出来就没了意思。

几年后丫丫跟她爸爸谈起对这幅画的感觉,爸爸说:

“这就是艺术的张力,好作品都不直接说什么,让看的人自己去想。”



住在颐和园的时候,丫丫护着房上的耗子,因为她就属耗子的;回到胡同的家,房檐上有燕么虎儿(学名蝙蝠),妈妈告诉她燕么虎儿是耗子变的,她便更钟情于燕么虎儿,毕竟燕么虎儿是会飞的耗子,在天上飞,都威风呀。

她爸爸这时及时给丫丫科普:

“耗子变不成燕么虎儿,就像猴子变不成你。耗子属于啮齿动物,燕么虎儿虽然和耗子长得还真有点像,但是它们毕竟是不相干的两种动物。”

看到丫丫不理解“啮齿动物”,爸爸又给她做了一番解释:

“啮齿动物的特点在牙上,它们都长着两颗大门牙,为这两颗牙受累一生。因为这两颗牙会不停地生长,越长越长。为了不让牙长得太长,它们就得不断地磨牙。”

丫丫赶紧用舌头舔了舔自己的门牙,担心它回无限长长。爸爸赶紧解释丫丫的嘴里长着两颗尖尖的小狗牙,这叫犬齿,不是啮齿。丫丫小脑瓜转得快,又想到家里的土狗老黑也有犬齿,便说她跟老黑是同类。这时丫丫的七哥在旁帮腔说这个结论很正确。

父亲摇摇头,对老七说:

“你不要误导,跟小孩说话得注意,闹不好就把孩子带偏了。”

接着爸爸又给丫丫讲了什么是灵长类,什么是哺乳动物,什么叫卵生。爸爸还给丫丫讲了蝙蝠的文化寓意——一般画上画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哪五福呢:长寿、富贵、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这下子解了丫丫心中的疑惑。

不识字的妈妈和讨厌她的哥哥们都把她当瞎胡闹的小孩儿糊弄,只有爸爸把她当成一个应该懂知识、懂文化的人一样平等对待。


丫丫上小学时,有一次放学跟同学去探望生病的老师,班上的留级生李德利送给老师一捧花。当丫丫知道他这花是从公园拔的,她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她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儿说李德利不是好孩子,必须承认错误,向大家道歉。李德利窘得脸都紫了,丫丫仍不依不饶地让他必须道歉,没料到李德利猛然扑向她,抡起拳头把她鼻子打出血了。

回到家,爸爸没说李德利不好,倒是说丫丫:

“批评人不能太直接,不能把人逼得太紧,得给人留点空间,让人有个转身,下台阶……你现在不是不懂事的丫丫了,你是小学生了,以前成天跟哥哥浑打浑闹,在家可以,出去这样怎么行?你在外头说话要学会方式方法,要懂得拿捏分寸。看一个人懂事不懂事,就看他分寸掌握得好不好,这是要学习一辈子的功课。”

丫丫细细琢磨着爸爸的话,第二天去李德利家看他。

……

像这样的教育瞬间还有好多,在读“耗子丫丫的故事”这一系列时,不知从哪一篇哪一章开始,我特别期待读到关于丫丫爸爸的内容,他真是一个温暖慈爱的父亲。他的出场很少,每次出现话虽不多,但都很有分量,都饱含了他对一个小孩子的爱和教导。

丫丫爸爸给她讲的那些道理,对于如今三十多岁的我来说,早已懂了。但我的懂不是我爸爸告诉我的,而是走进社会的摸爬滚打明白的。我当然没有要怪我爸爸的意思,因为他的爸爸也没有给他讲过什么道理,都是自己摸爬滚打学着如何生活罢了。

但是今时早已不同往日的教育匮乏,新时代父母,若能一个教孩子生活常识,一个教孩子做人道理,若能做他们成长路上的榜样这样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未来可能会很不一样。

所以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其实都是适合亲子共读的好书,大人读可能比孩子的收获要更大。每天拿出半个小时,放下手机,静下心来陪孩子一起读读书,边读边分享感受,这是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最容易实现的事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评小语:自传体儿童小说《花猫三丫上房了》
叶广岑笔下的京人京事
“耗子丫丫”三部曲:北京小妞的别样童年,深深的情感追忆
作家叶广芩的童年:颐和园里一住好多年 还能坐永寿斋里看小人书
那些事儿丨李德锋:灭鼠记
小说《缘为兵》【五〇九】仨女将伶牙俐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