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清华:精准医学时代,胸外科医生面临哪些挑战和责任?


《肿瘤医学论坛》:精准医学时代来临,胸外科医师面临哪些挑战和责任?

周清华教授:

实际上,精准医学这个概念很早就已经推出了,今年奥巴马再次提出这个概念,使之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精准医疗”是一个大的概念,我个人认为应该在这个概念之前加上三个字——个体化。简单来讲,在一组人群当中,都有表皮受体因子的突变,但是他的有效率、中位生存和长期生存差距是很大的,所以把精准医学用在所有人身上是不恰当的。个体化的精准医学则更加科学,更能反映临床的实际工作。以目前我国肺癌学科发展的阶段来看,“个体化的精准医学”是更科学的精准医疗。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胸外科医师作为肺癌治疗的主力军之一,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生物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和先进的微创技术,从病人适应证的选择、术后辅助治疗等各个方面精准选择,使治疗更加合理,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
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才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预后。因此,作为胸外科医生,应积极参与到多学科协作中去,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发挥不用的作用和职责,以最终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肿瘤医学论坛》:胸外科如何合理使用EGFR-TKI?辅助治疗路在何方?

周清华教授:

传统的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放疗,研究表明,术后化疗能够延长生存期,但是5年生存率仅仅延长5%,70%~80%的患者并不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LACE研究)。临床中,有的早期患者选择做术后化疗,但仍然很快发生远处转移复发最终死亡,有的患者没有接受术后化疗,仍然能够获得长期生存。所以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考虑辅助化疗的个体化问题,即什么样的患者才会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2001年,我接诊了一位晚期肺癌患者,我们为他做了右肺中上叶切除等多个手术治疗,由于他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术后未接受任何治疗,至今已存活15年,这样的病例临床上还有不少,但我也遇见过不少I期病人术后不到2年时间就出现复发转移,最终不治身亡的结果。我想这与患者的基因、家族等因素相关。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探讨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特别是TKI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经让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上了一个台阶,对于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治疗已经从二线扩展到了一线。经过几十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已证实术后辅助化疗可使高危ⅠB~ⅢA期NSCLC患者生存获益,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但提高还很有限。而术后辅助治疗首选TKI或是放化疗,目前没有定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来源:《肿瘤医学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SMO精华讨论 | 真实案例共享:肺癌个体化治疗,成功临床治愈!
密不可分的“循证”与“经验”
华西医院专家:基因检测是肺癌精准治疗的关键,靶向治疗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肝癌治疗进入新时代 '癌中之王'获治愈希望
徐松涛 VS 陈克终:所有术后EGFR突变阳性NSCLC都应积极推荐辅助靶向治疗?
李单青教授:早期肺癌辅助靶向治疗的时代已经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