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爱生命,从躯体到心灵 | 第二届亚太地区华语安宁疗护高峰论坛—2016北京峰会圆满召开
10月29日,由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赖允亮先生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院长共同发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主题为“关爱生命,从躯体到心灵”的第二届亚太地区华语安宁疗护高峰论坛——2016北京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会场盛况
本届大会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院长、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赖允亮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萍萍教授为大会执行主席;共同主席包括:上海长征医院王杰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世英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梁军教授为大会秘书长。大会邀请国内以及亚太地区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领域知名专家分享本领域的最新理念和科研成果,并在癌症患者的躯体症状治疗与质量管理、心理与社会支持、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等领域分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开幕致辞
主持人:梁军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梁军教授作为大会开幕式主持人,隆重介绍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并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
李萍萍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主任医师李萍萍教授致欢迎辞:经过一年的筹备,第二届亚太地区华语安宁疗护高峰论坛如期举行,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本次大会的参与和支持。本次大会集结了亚太地区多位知名专家分享最新的姑息治疗理念、知识和经验,从躯体症状控制、安宁疗护、心理社会支持、临终关怀、 义工培训五个方面,共同探讨如何将医护的爱心与关怀融入到为患者服务的临床实践中。希望本次大会可以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积极探索以及不断创新的平台,为推动亚太地区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赖允亮教授致辞
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董事赖允亮教授致辞:来自台湾各个区域、不同专业(包括肿瘤科、精神科、妇产科、护理科)以及知名团体的代表参与本次盛会,将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用心、用力做好安宁疗护,推动亚太地区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柯杨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致辞:在医疗行为中,心灵和躯体不能分割,应受到同等程度的关爱。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和民间人士在努力改善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现状,在目前没有一套完善的体制结构的情况下,实属不易。谨代表北京大学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台湾和大陆学者作出的努力表示诚挚的敬意。本届大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希望会议可以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相信会议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Peter Wang先生致辞
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Peter Wang先生致辞:非常荣幸萌蒂(中国)作为企业代表出席本次大会并致辞。对肿瘤患者而言,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尤为重要,大会主题为“关爱生命,从躯体到心灵”,主题恰如其分地满足了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诉求。我们会和各位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为癌症患者送去一份温暖与关爱。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专家面对面
左起:梁军教授,王杰军教授,赖允亮教授,柯杨教授,李萍萍教授,方俊凯教授,陆宇晗主任
梁军教授作为专家面对面环节的主持人,与台湾和大陆的专家学者共同深入的探讨了海峡两岸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与会学者受益匪浅。

大会报告
主持人:李萍萍教授赖允亮教授
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董事赖允亮教授作了主题为《医疗科技与人文对话—台湾安宁疗护的故事》的报告,对台湾安宁疗护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强调要以医学厚植人文,以人文实践医学,各位同道共同努力撰写舒缓医学的历史。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王杰军教授作了主题为《中国肿瘤姑息治疗明天更美好》的报告,指出姑息治疗应贯穿癌症诊治全程。癌痛是肿瘤姑息治疗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王教授通过分析多项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中国癌痛合理用药情况、阿片类药物配备使用以及麻醉药品的管理和检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梁军教授作了主题为《门诊癌痛规范化管理的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报告。梁教授指出,癌痛是肿瘤患者最恐惧的的症状之一,对患者各方面生活质量影响显著,但是,目前国内癌痛控制不佳比例高并持续存在。门诊癌痛的规范化管理是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对门诊癌痛规范化管理的推动是规范化癌痛治疗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努力,让癌症患者生命与生活质量共存!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教授作了主题为《心理社会肿瘤学在姑息治疗中的作用》的报告。唐教授指出,早期姑息治疗主要是心理社会肿瘤学,晚期姑息治疗是心理社会肿瘤学再加症状控制。心理社会肿瘤学对癌症患者的症状管理、解决灵性痛苦和存在危机、提供专业的心理和行为干预及提供居丧支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建立并完善心理社会肿瘤月的服务模型对姑息治疗意义重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主任医师李萍萍教授作了主题为《癌痛管理,实现药物与关爱的完美结合》的报告。李教授从JGO文章谈到癌痛管理,并对癌痛管理中患者报告的重要性进行解读,由于疼痛是内在的主观感觉,病人对疼痛的自我报告是目前评估的标准,临床中需要重视PRO的重要意义,对患者理解、关爱和沟通,才能得到患者对疼痛的真实报告。患者关注的是结果和感受,医生体现的是技术和品格。我们要掌握医生的第一法宝——语言,让关爱在癌痛管理中闪光,使患者在痛苦和迷茫中感到温暖,找到信心和方向。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花絮
专家相聚,畅谈学术。
与会医师享受学术盛宴。
好友相聚,合影留念。

小编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现场采写

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瑞卡上市:让肝癌患者从延长寿命走向治愈
第十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两万人次见证! 维迪西妥单抗胃癌适应症中国上市会举行, 患者援助项目同步启动
我61岁,晚期前列腺癌并多发骨转移,接受治疗后健康生活10年多
【Best of ESMO 】新鲜出炉!最值得看的研究,全在这里了!
肺癌术后精神差 中医调理很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