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多读书,让你的根更深!

老师,多读书,让你的根更深!

沈茂德

2010-5-10

2010年,我校国际部招聘双语老师,学历要求为硕士,招聘信息网上发布后,应聘者众多。

人事秘书在众多的应聘毕业生中根据个人简历挑选了一批学生,通知来校参加选拔。第一关是学科知识测试,一些人顺利通过了。第二关是专家组面试,下面还有说课、上课等环节。我参加了中文学科的面试,坐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专家们考虑应聘者均为汉语硕士,想了解他们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于是,有了这样几段对话:

 

问:你这学期在阅读哪些书籍?

甲答:这学期很忙,实在没时间阅读。

……

问:当代作家中你最喜欢哪一位?

乙答:当代作家?噢,不好意思,读的实在不多。

……

问:你读过余秋雨的书吗?

丙答:余秋雨?好象听说过……

问:读过他的什么书?

丁答:噢,噢,让我想想,好象有《文化苦旅》。

问:你较喜欢《文化苦旅》中哪一篇?

丁答:不好意思,具体内容没看过。

听着这样的问答,我被深深地刺痛了。这是文学硕士吗?

《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所谓“博喻”,即指广泛地启发、诱导、晓喻学生。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做到“博喻”的。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把读书当作你的第一精神需求,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静下心来,我常会想,倘若我们这些离书最近的人都不读书了,教育还会进一步发展吗?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被这位历史教师高超的授课艺术迷住了。课后,大家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整个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何谓用“一生去准备一节课”,我的理解就是要不断学习,博览群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识型教师。

在《江苏教育与研究》上读到杨晓莉老师撰写的一篇文章《老师,你的根有多深?》,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遥远的深山里,生长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竹子,在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成长,总觉得它的高度仿佛一点儿改变都没有,初次接触这种植物的人难免会下一个定论,这是一种长不大的竹子。但是,你耐心地等上5年以后,你会发现,有一天,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3天大约两米的速度急速生长,并最终在6个星期之内长到30米左右的高度。

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不是!原来,在这五年的时候里,它的根在地下没有停止过一天的成长,它充分地汲取养料与水分,为将来有一天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作一份最为丰盈与富足的准备,当这个机会终于来临的时候,它就会在刹那之间绽放出它最为夺目的光彩!

当我不断地听到,老师,你凭什么值得“尊重”?,“今天的老师还读书吗?”这样一些严厉的批评时,不由内心悚然。

曾在《教师博览》上看到介绍中国文人教书的文章,其中梁启超先生上课之情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读到这儿,心向往之,梁公真性情、真名士也!这样的课,这样的教师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

再来看今日之课堂:尽管用上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但热闹背后却是师生表情淡漠,举手投足如同操练,连笑容也变得职业化了。这样的课堂可谓波澜不惊,少有高潮,教师不会因兴奋而振臂,因情发而高歌,因激动而流泪,因悲痛而扼腕,因惋惜而唏嘘……学生自然也是中规中矩。何以至此,一言以蔽之,课堂里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失了激情。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没有了激情的课堂,任你教师用再经典的例题,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憾学生的灵魂;没有了激情的课堂,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苍白无力;没有了激情的课堂,教师不再年轻,学生不再生动。

没有人会反对,课堂中必须有激情,但激情从何而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满腹经纶,没有“成竹在胸”,所谓的才华横溢,所谓的指点江山可能演变为装腔作势,沦为庸俗、卑劣。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当代人缺少了沉静的幸福,迷失在快节奏的混乱与网络、怅然若失的喧哗与骚动之中,工具理性将精神享受的价值从生活中排斥了,缺失了宁静,缺失了坚守,在“高速公路”上拥挤、奔命,耳间灌满广告信息,图象虚拟的世界给了人们很多虚幻的东西。很多人已少了修炼的从容,即使是阅读,也喜欢快餐式的便捷。也有人说,我每天在网上的时间很多,阅读的信息也不少,但必须警惕的是,繁杂的信息和深刻的阅读是两个概念,无法沉静,缺失沉醉,没有了“澄怀观道”等等,我们必须警惕这是一种文化的失重。

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习惯是一个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教师读书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它不是强迫命令,只有他(她)内心感受了读书的幸福,他(她)才会有读书的自觉。

特级教师闫学这样写道:

谈起读书这件事,也许我们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读书?读书对我的教师生,乃至对我的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界,一个是理想界。如果说现实界是有限的,那么理想界就是无限的。我们的“有限”不仅在生命的长短,不仅在于生活区域的固定和不能顺意,还在于我们的思想常常无法超越自身,超越时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寻求“无限”,寻求我们心中的理想界。那么,读书无疑是这种寻求的重要方式,由读书而引发的思考和获得的快乐将帮助我们逐渐走向“无限”。在读书中,我们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见识了不同的世界,从而对现实与自身的生命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读小说,悲喜着人物的悲喜,见证着人世的沧桑;我们读散文,感悟着生活的真谛,品味着生命的隽永;我们读诗歌,吟哦着瞬间的永恒,超越了庸常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因此丰富,我们的世界因此阔大。这就为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教育生活)提供了必备的前提和基础。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换言之,就在于是否读书,读些什么书,读的方法怎样,读的效果如何。如果说技术和思想是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那么,“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有一点必须清楚,技术可以操练,思想则必须修炼。“操练”与“修炼”,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操练”意味着机械和次数,“修炼”则意味着沉入和思考。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气质”,但想必都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那么,读书就是最好的修炼。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魏峰这样写道:

我问现在的大学生,曾经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快乐吗?遗憾的是,我得到了异口同声的否定回答。学生们感到学习是很痛苦的事情。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答案。

何谓真正的学习?《说文解字》中解释“学”为“觉悟也”;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论语》“学而时习之”的“习”为“鸟数飞也”,对于鸟类而言飞翔即实践。因此,从字义上来看,学习可以理解为“觉悟了然后实践”。

苏霍姆林斯曾这样说过: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那么它不还不能成为学校。

为了激励孩子们多读书,美国的两名校长跟学生打赌,最后一个吻小猪,一个爬着上班,还有一个学校一名女教师打赌剃光头,台北一个小学校长则承诺跳芭蕾舞……且不说这些做法是否恰当,但他们那种为了孩子多读书的苦心是会得到人们的敬佩的。

北京大兴区特级教师王德山这样写道: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学到高中基本是在“文革”十年中度过的。大学时代也是刚刚恢复高考,各项条件都无法和现在相比,所以我从小读的书很少,知识面很狭窄。而高中语文教学,则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是一个杂家,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礼记》上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上重点高中的语文课,对这句话我才有了深切的体会。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一是广泛阅读。我读的书较杂,除了语文和语文教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宗教都有所涉猎。广泛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知识的不足。

二是经常买书。像读书一样,我买的书也较杂。买书成了我一种癖好,有时家里人也免不了有点埋怨,我说,我不吸烟,权当是我买烟了。家里买了电脑,我又买了许多电子读物。现在我大约有藏书5000册,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些书多少为我备课提供了很多方便。

三是学古人行万里路。出门散步或办事,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学一些知识,记一些东西。一幢古屋,一棵古树,一块牌匾,一座石碑,一副对联,都可能被我视为珍宝。外出旅游或进修开会,每到一地总要参观那里的博物馆、展览馆、寺亩、古建筑,以补充自己阅读的不足和见识的浅陋。

四是多读多听。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种媒体每天传播的信息铺天盖地,撞击着我们的耳目。一天不学习,就会感觉落伍。我看报纸读杂志,看电视听广播,对知识性思想性栏目比较感兴趣,长期积累,也有所收获。

平时这种学习积累其实也是一种备课,是广义的备课。学了当下也许并没有用,但是日后讲起课来,却可以让你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多少年来,英国科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教师的脑海,在教学中要重视知识教学,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但每个教师必须认识,知识在哪儿?

北京八中初中部校长张凤兰畅谈读书的感言:“善教者必善读”。谁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光知道这句话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宁心静气,自觉地读书,持久地读书,教育专家格林在谈读书时有这样几段感悟,我想,每位教师认真地读一读定会大有帮助的。

教师如果只读教育专业或者教材教法类书籍,他的一生会很苍白。教师如果一辈子都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他的一生就会很寂寞。人生寂寞苍白,他的内心世界如何丰富?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阅读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

我认为教师的阅读是需要下苦功夫、下笨功夫的。跟学生的阅读不一样,学生的阅读可以从兴趣出发,逐渐九九归一。老师的阅读没有必要走这个弯路了。

不一定非得读教育专业书,教育都在教育之外,对老师主要是一种综合素养的要求。

如果读一本书情感没有参与进去,这个阅读就会令人精疲力竭,有情感参与,这本书就是适合你的、亲切的、可爱的。

常听见教师埋怨,我工作很投入,我内心也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但实践中总有这样那样的许多困惑与挫折,有些同志常把它归之于外因,其实,这类同志如果能够真正读一读弗兰克·迈考特的《教书匠》,读一读《放牛班的春天》等书籍,你一定会懂得,你要化蛹成蝶,你必须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在读书中习得为师之道,正是许多优秀教师成长的基本轨道。

浙江语文特级教师王崧在《特级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记叙:

我有时候在想,名师是无法培养的,名师也不是靠培养才出得来的,对我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志趣。因为事实上,这五年我读了大量的书,没有干扰,没有诱惑,心静下来,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书都读。读书的动机也非常单纯,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文凭,读书只是为了读书!有人说,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然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砺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的日子读书以添风骚。读书,我真有这种感觉。我读什么书?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的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尽收眼底。那个时候,“老三论”、“新三论”是最最时髦的理论书籍。“老三论”就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就是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我还读人物传记类的书,读种种红学方面的书,甚至读中国古代术教类的书,什么周易占卜呀、三命通会呀、邵子神教呀、奇门遁甲呀,什么书我都读,只要有感觉,只要有兴趣。有人说,读诗如饮酒,读散文如品茶,读小说如享佳肴,读历史如聆听沧桑老人漫话如烟往事,读哲学如对视一双深邃的眼睛,目光如炬,烛照灵魂。我感觉,确实是这样。

我一直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是每一个忍成长与进步的三个重要方面,而“读万卷书”则是最基础与最关键的方面,读一本好书,不仅是读书,还可以“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伟人、与一群伟人交流。涤荡胸怀、澄澈心胸、自我持守,呼吸文明之风等等大约都可以在静静的读书中达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新教师的20条贴心建议
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读书心得
“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阅读,与教学相长
我与《中国教师报》:一场深恋一生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