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蛾 扑火”的警示

文/张朝金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歇后语:“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人总是笑话飞蛾的蒙昧无知,却不知不觉的重蹈其覆辙。聪明的人类同样一次次上演着“飞蛾扑火”的故事,令人泣笑皆非。

公元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上演了一部明朝版的“赤壁大战”,就是“飞蛾扑火”的一例。朱元璋采取火攻,以20万对陈友谅80万的艨艟巨舰,火烧连营,重新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赤壁大战”。

人们不禁要问:同时代的罗贯中《三国演义》巨著把“火烧赤壁”演绎的淋漓尽致,血淋淋的教训,触目惊心,为何“见死不救”,不及时点醒哪些“当事者迷”呢?

可惜,陈友谅昏昏噩噩甘做“飞蛾”,罗贯中也没“火烧赤壁”的先见之明。不是老罗思维滞后,而是潘阳湖之战才给了他灵感,让他笔下生花,将潘阳湖移花接木至赤壁而已。

1370年,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373年他才完成了三国演义前12卷的写作。正是鄱阳湖之战,给罗贯中提供了写赤壁之战的素材,他才精彩演绎了赤壁大战。

由此可以看出:人与飞蛾无异。即便是罗贯中那样的智者,也缺乏“先见之明”。

如今,“飞蛾扑火”的事例层出不穷:传销害己害人,却依然有人前仆后继;“旺铺”营销明知是陷阱,依旧有人趋之若鹜;夸大其词的保健品铺天盖地,上当受骗的依旧接踵而至……。

长长记性吧!莫要再做“飞蛾扑火”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有65万大军,却被20万人歼灭,他的失败成三国演义经典战役
有了前车之鉴,为何鄱阳湖大战时,陈友谅还把船连起来
赤壁之战中,吴军真能一把火烧光曹操舰船?鄱阳湖之战给出答案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0月3日 · 鄱阳湖大战与陈友谅之死
揭秘: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为何能火烧陈友谅的战船?
宿松:汇口镇古桑落洲发现三国大将程普遗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