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路烟暖且闲坐》民国文人写吃,每一口都是在守候着一份往日时光悠然的念想

《红炉烟暖且闲坐》是一本关于吃和吃的文化的散文集,作者都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文人,他们眼里的吃,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还是一份对故土的回忆,更是一份记忆深处的念想,他们把笔下的吃食,串联起一个又一个一个吃的文化珠贝,慰藉着无数中国人的中国胃。

《红炉烟暖且闲坐》,分为《风味在人间》、《最是烟火抚人心》、《四食五味且呵呵》,《浅茶满酒煮生活》、《粗茶淡饭谈人生》,五个专辑,作者有梁诗秋,汪曾祺,老舍,丰子恺,周作人、王统照、鲁迅、俞平伯、朱自清、杨朔等一批知名作家吃的散文名篇。

民国出大家,那个年代的作家文人,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学底蕴,受过西方文化熏陶,新旧、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是耀眼的文学火花四溅。

读民国文人的文章,既有古诗文骈文潜移默化的端正绮丽,又有外国文学氤氲后的冼练放逸,即便经过了岁月重重的洗礼,现在读来依然词句优美、怡情悦性,朗朗上口。很多消失在时间里的美食,在他们的笔下重新鲜活起来,让我们知道在那个物质困乏的时代,还有这么多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现代人吃的选择很多,但却不如过去人吃的精细,吃的细功夫,吃的有品位,吃的高雅,吃的韵味十足。

丰子恺在他的《胡桃云片》中写到:“把一块一块的胡桃肉装入米粉里,做成一段长方柱形,然后用刀切成薄薄的片,这样一来,每一片糕上都有胡桃肉的各种各样的切断面的形状。胡桃肉的形体本是非常复杂,现在装入糕中而切成片子,就因了它的位置、方向,及各部形体的不同,而在糕片上显出变化多样的形象来”……古人诗云:人似秋云散处多,秋天的云,大都是一朵一朵的分散而疏密无定的。这颇像胡桃云片上的模样,故我每吃胡桃云片,便想起秋天,每逢秋天便想吃胡桃云片。

这哪是吃一片小小的云片糕?简直是看到云片糕,便想起了人生,这样从食物到文化不经意的联想,我们现在的人是再也体会不到了,因为现在的云片糕中少有胡桃肉,即便有,现在的人,脚步匆匆,脑子里头除了内卷复内卷,就还是孩子的学习、而独独少了诗意的品味。《红炉烟暖且闲坐》,每一篇都让读者享受着美食的文化内涵。

梁实秋在《蟹》中写道:七尖八团,7月里吃尖脐(雄),8月里吃团脐(雌),那是蟹正肥的季节。记得小时候在北平,每逢到了这个季节。家里总要大吃几顿,每人两只,一间一团,照例通知长发送5斤花雕全家共饮。有蟹无酒,那是大煞风景的事,《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啊”。

读到这一节,真是感觉民国文人身体力行践行的吃,是那么的文化昭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吃与典故相得益彰,满满的吃的仪式感。

但是据梁实秋在书中所说,他母亲那一辈人在老家吃完螃蟹,是要把破碎的蟹壳放在戥子上称一下的,那个慢条斯理,那个细吹细打,一点蟹肉都不能糟蹋,梁实秋自愧自己吃的心粗气浮,没有耐心,不知道现在人看了又会作何感想。

他在文后说母亲教我们到后院采择一大把艾尖,搓碎了洗手,去腥气。感觉自己就此又学了一招,赶紧的记了下来。

突然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物质极其的丰富,但活的却越发粗糙起来。吃只是为了吃饱腹,而不是去享受吃的过程,品味吃的精细和诗意。

梁世秋说他不善品茶,不懂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但他说起喝茶来,却头头是道。尤其他文中那一句:“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副狼狈相,令人发虚。”,估计他看到现在很多所谓茶艺师的茶艺表演,怕要直接不忍直视了。

《红炉烟暖且闲坐》文字细腻传神,细节处无处不充满了旧日时光的雅致,回味悠长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红炉烟暖且闲坐的心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丰子恺《胡桃云片》阅读训练
胡桃粥
胡桃仁(核桃仁)【胡桃科】
人参胡桃煎可养颜
《本草新编》_胡桃肉_中医世家
胡桃肉是核桃吗 胡桃肉的功效与作用(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