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心素养下的体系化家庭教学

从种子到果实

——建构家庭教育的体系化教学模型

作者:侯俊武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迎接孩子们的是多元化和跃迁式深度学习的理念。为此依据客观实际从教育本体的主客关联出发:以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为基石,依据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活世界中抽离出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素——象、言、理、数、性、情、感、悟。这些要素的组合联结、主次轻重明晰了家庭个体教育的发展方向;参照实践论所揭示的认知规律融合生理、心理因素构建起从萌芽→技→艺→理这样一条行为与意识的跃迁式成长路径;借鉴系统在形式上的相似性和分形理论的自相似原则与迭代原则探寻知识的相似、分形结构优化教与学。最后以现象学——剔除抽象、回到事物本身为写作形式,重点诠释和建构起家庭教育的简洁的体系化的教学模型。

关键词:核心要素;跃迁式路径;知识(思维)的分形结构;底层概念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孩子要面对的未来具体什么样无从知晓,但也可推知一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接地气”任何年代都是关键词之一;“常新”的生存环境必将迫使人们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寻求新的生存技能。这些意味着学习常态化、终身化及其会冒出来无数新的工作形式。而这些新工作的特点,将是某一个领域的细化与别的领域的“刚需”交互,加上机器取代人工后会释放出更多的空闲。因此这些新的工作必将是精深与多元素的融合,而且带着更多人文的色彩——似专业也是爱好。眼下虽然互联网、智能机器改变时局、取代人工已经是离弦之箭,造成的时代阵痛迫使人们“躺平”、“内卷”、“中年失业”。留给人们的工作也只剩下发挥出自身无限的创造力和蕴含情感的感知与表达能力了。然而部分家长还不知情,国家却早已未雨绸缪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祖国的未来”具有明晰、畅达的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缜密周详的逻辑思维能力;一项专属的擅长领域。而作为家长应该将目光投向未来,更新教育的理念。至于工作以笔者愚见,每一个名词、动词及它们的组合后面都是工作,例如:眼睛,有眼科;跳跃,有跳高运动员......。“阵痛”过后,会有无数新工作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正文

一、教与学的核心要素

从宏观的视角看,人类发展至今形成了两大学科体系:一个是自然科学,一个是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探寻物与物之间的关联,当然也包括人也属于自然之物。因此是关于“物”的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探寻人与人、人与物、组织与组织、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但还是以“人”为主。可见知识来源于自然与社会。书籍便是记录和描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故此人们不仅需要了解自身的本性特点也须熟悉事物的本质特征,而这些特点与特征经纬交织构成了人们现今的生活世界,使得人们沉浸其中。

智能时代,体力劳动将快速隐退成为辅助,智力劳动将主导并成为日后的主体。对于智力来说思维是智力的主角。思维用的工具是概念,概念的形式是语言。因此未来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极为重要,不仅是人类的语言还有机器的语言。当然重要的还有为人天然的心理要素:性格、情绪、感觉、意识等。为了方便简写为性、情、感、悟。在自然状态下孤立的人或物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相应的将概念扩展为事物(事,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物的特征在《易经》中就有所概括,就是象、数、理。象:是事物展现出来的能被感官、意识所接收与觉知到的刺激和信息。对于人而言还可以是寓情于物的意象,也可以是理性思考后提炼的抽象;数:是依据质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特征的量,仅考虑数的变化规律,就是今天数学研究的范畴;理: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人们只能依纹而“理”,因此通常称为理,当然也包括事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规律和原理。注意的是,这里所谈及的是指具体的事物,而意识活动只能处理所接收的“象”,因此这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在将人的心理与物的基本要素结合起来:性、情、感、悟、象、理、数,再加入能够将事物与人(主客关系)纽结编织在一起的概念(语言),构成认知所需的八个基本要素。其中意识用悟字代替,原因是,悟有觉醒以及深度思考之意,更符合内容的需要。

以上八个要素经纬交织构成了人们的生活世界,也是家庭教育应当全面思考的内容。其重点需探明八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与结构,让其更好的发挥作用并转化为孩子们的能力与修养。人,没有生来知之者,都是用了恰当的方式启蒙的。首先起作用的两个要素就是象与言。象,物象、现象、意象、抽象等是必要的,语言(概念)是抽象的也是思维的细胞和胚芽。如现代哲学家们普遍认识到的:“语言与世界有着同构关系,世界本身体现在语言之中,语言使事物在世界之中显现出来。”有一种称绘本的读物就是象与言的结合。但是这只限于视觉体验不能满足孩子求知的热切。孩子在玩“过家家”或喜爱的玩具时会表现的那么专注和认真。可见要有所收获还的触动孩子的情(情绪)与感(感觉)。语言的指向性会让孩子的意向聚焦去感受所指之物、所看之象,续而探索边缘域来扩大认知。因此一方面让孩子脑子里有可回忆的对象与感知,另一方面让这些象成为触动心灵的“意象”又添置了名称,才可以成为言语用嘴巴表达,添加了感知用“概念(表象)”思考了。这就是行为与意识所需的四个基本要素。此外情(情绪)还与性(性格)是自身生理与环境的产物。其中情绪在本能的自然状态下表现为恐惧、爱和愤怒;性格由自身生理特质表现为自卑或优越的状态。而自卑会因为恐惧带来退缩回避或因为愤怒变的咄咄逼人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形;优越会引来亲人过多的关注,往往会带来狭隘的自私和裹足不前的状况,因此无论怎样都需要家长不要关注外在,而是帮助孩子完成内在的自我超越。作为家长,孩子睡前的魔幻小故事是最好的教育启蒙,让孩子感知主角的性、情、感、悟,即需要主角的高尚品格来感召孩子;深入事物的象、言、理、数来增强理解。这一点正如孔子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格物致知。这也是知、情、意的融和,持续和稳定的输入将增强孩子的自信、勇气、果决等非智力因素与求知的信念。

此处再来阐释一下语言(概念)、象(事物)、悟(思维)、感(感觉)之间的辩证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事物的名称且指代事物。对于思维活动,语言所携带的“信息”才有价值。然而“信息”是由自身的实践感知所提供的。矛盾之处是,一方面语言有确定的意义,其意义来源于指代事物的表象、本质;一方面又需要有过直接、类似的感悟和经验才能产生共鸣、达成共识。例如小孩子想要尝试吃辣子时,如何用语言告知辣椒是辣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少量的尝试。也就是说所谓“听话”的孩子是通过观察去判断的而不是理解,即通过长期对大人的表情、动作与语调的意会。这也正是语言的局限性。至此要明白语言的意义(概念)是经历感知(表象)、实践(归纳、分析)最后综合抽象后而获得。这种“总分总”的思维形式是人类探索的开始、过程和结论具有普遍性。对于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取决于孩子何时、何处终止对事物的探索。对笔者而言,液晶电视这个名词到感知就终止了,因此只有表象的认知(还有些名称更是一片空白);维修技工会进行拆解并深入到零件运行的关键节点;工程师需要通过实验掌握规律、原理,通过设计计算再综合抽象为图纸、方案。可以看到主观上对语言的理解,客观上是对事物的实践过程。而基于未来的教育,对于孩子重要的是关乎身心的实践、语言的实践、思维的实践、爱和美的实践。

知道了八个要素以及之间的关系,如何来应用?将八个要素扩展为:“意象察言,穷理推数,知性识情,觉感深悟。”以及知道了八个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家长,首先知道在孩子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累积着疲劳和情绪,作为家长要适时地帮助孩子学会调节。尤其到了放假,假设是孩子兴趣使然还想着“弯道超车”或“超前学习”作为家长也应该让孩子适当地放一放,而不该让孩子再继续下去;其二,让孩子多多体验生活增加感知才是认知的基础。家长的表情、动作和语调等肢体语言与环境共同为孩子营造了词意的诠释空间,孩子对很多词语的理解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获得的,就连通过书籍获得的语义也需要回归生活才能真真领悟;其三,作为家长应当知晓孩子在各个阶段上的认知能力,教孩子学习起来也就有了相应的范式和方法,不至于让孩子茫茫然不知道目标和目的;其四,对于孩子来说,这八个要素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将来步入社会独自生活的基石。虽然孩子们要学习的各类书籍看起来很多,但是每本书籍学起来跟学习一篇文章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是数量增加、难度提高。因此作为家长,可以用几篇文章作为范型。虽小也是五脏俱全,它的本质就是在诉说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联,是系统性的。孤立、静止、表面、片面地看问题是不可取的,要能够将人为拆解的转化为联系的、运动的、本质的、全面的看问题及在实际操作也应如此这般,既还原了事物本来的系统性面貌,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剔除简化系统的繁杂结构而形成抽象思维。至此把孩子从死记浅见之中解放出来吧,让“习学”成为探索知识的常态。

二、教与学的跃迁式路径

在开始探讨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先定调子,就是思考用的依据一定是唯物的,要从自然状态下的实际出发。然而困难的是所有问题都是从主观上去解决的。因此对于结论是否从客观实际出发,需要将结论逆推回它的源点,如果存在和符合客观事实,这就是要找的依据,如果没有就有待商酌。

拿汽车驾驶技能作为“开放范型”为例(这是因为汽车驾驶是为数极少且大多数家长能够共鸣、达成共识的技能之一)。为了学员能够安全上路实习,在考取驾照时就得从实际路况中筛选出必要的基本路况,即使实际路况是复杂的,只要掌握了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直角转弯、侧方位停车、曲线行驶五项内容就可以在大部分情境下安全行驶。那么这个系统就是符合要求的。对于驾驶的学习只要重点掌握方向盘、离合、脚刹、手刹、油门、档杆、指示灯、后视镜、安全带、座椅等十个要素之间的配合关系完成五项要求就可以上路学习后并领证了。对于小轿车的驾驶技能这就是最简系统。现在回过头再看。实际操作重要的是如何将操作部件的使用联结贯穿起来,不能孤立的去单独操作。如果说只单独操作比如方向盘。好吧操作开始左转右转,又右转左转,又左转右转练下去,最后还是理解不了方向盘的作用。再如刹车,踩下去抬起,抬起踩下去练习多久也没有办法掌握刹车的要旨。现在加入一个元素让车子动起来,具备一定的速度情况就截然不同。请先上车调整座椅,调整后视镜,扣好安全带,打左转向灯,踩离合发动汽车、挂挡、松手刹同时抬离合、踩油门,这一套组合下来车子就动起来了。那么对于方向盘就有一些理解了,不能打的过快、过多,原来行驶中方向盘不是那么死硬很轻松自然嘛。对于刹车也有了直接的认识,踩的过猛会使人打一个趔趄。过慢又延长了刹车距离......所以从一开始就需要在动态的情况下熟悉操作部件之间的使用配合与联贯并促进理解,这一过程中在不断地感知、修正、补充、调整。而这些就是一系列对“数”的感知和掌控,即拿捏好分寸和尺度从而提高技能。拿到驾照可以认为是第一阶段的结束。在这一阶段里主要完成了两个任务,即感性认识和习得技能,同时也克服了生理上的障碍。那么到第二阶段,实际驾驶中需要在此基础之上添加新的要素。如雨刷、红绿灯、斑马线、川流的车辆等事项。驾驶技能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心理因素将占据主导位置。第一次独自上路手心冒汗,头脑空白,身体僵硬这就是真实的写照,每一次环境的改变都带来心理的不适,因此要克服的是心理造成的障碍做到身心合一。一切顺利的话一年后开车时听着歌、打着拍子......轻松自然。第三阶段如果想成为职业赛车手,系统又的扩大很多。被划分为更细小更详尽的赛道图、发动机、离合器、轮胎、车身结构等内在因素和下压力、天气、温度、主客场等外在因素。由于速度太快一切跟比赛有关的因素都不能忽略了。不管怎样即便是赛车手也离不开当初“入门”时所掌握的十个关键操作部件。知识无非是概念与概念的联结,是客观对主观的映象。因此无论实际操作还是意识活动都是系统性的。

这里需要明确阐释的事项有四处。

其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烦生于简,事起于微”。这两句话表述了做事情的规律,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只是需要补充的是:像物质和生物的“成长”大多需要先有一粒核心或先生成一颗内核,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雏形”才是成长的起点。如雨滴(尘埃为核)的形成;雪花(冰晶为核)的形成;矿物质的结晶;生命个体从胚胎开始的成长等,正如“一粒浓缩了生命精华的种子,具备一切生长的要素。”然而多数学子是不完备的且不自知。四年级后孩子之间会出现些许差距,且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和趋向稳定。中等生始终中等,优秀生始终优秀,这就是每个孩子形成的认知“雏形”出现了过早“封闭”和存在“认知边界”上的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用话语无法弥补只能去亲验。

其二,在范例中前两个阶段的克服生理和心理因素,是检验学习成果最醒目直接的指标。学习与身心障碍是作用与反作用的统一,可以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概括,因此只有克服了反作用才能真正成长、才是自我超越。例如,网球运动员经过长期的练习,其惯常使用的手臂要比另一只手臂的肌肉和骨骼要强壮20%;爱因斯坦的大脑负责数学能力和空间推理的顶叶比普通男性大出差不多15%。这些事实说明靠死记而得的知识是未经过咀嚼、消化、吸收的,也未能融入孩子的身心促其改变,因此学习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塑造孩子的身心。当然机械重复是没有结果的,被仰慕的“学霸”其学习的效率很高,这是长期深入钻研和不断克服障碍一点一点“撑开”的,同时抗压能力和沉稳的习性也被“撑开”了,亦明确了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累积和等待一个启发的。所以只有品尝到混合着泪水的微笑才是幸福的真谛。故此孔子曰:“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其三,技与数的关系。“技”的解释,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巧也,再看巧的意思解释为“技”也,两个字互训。只能用直觉感知“技”,似乎是省力轻快,看起来巧妙。可想技的解释是从主观出发得出的结论。再看,在《孔子学琴》里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这里数的意义为方法、技巧和技艺。在古代数和技是同义的,再比如《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和有“礼数”之说,而在“百工”之内用的是技。也就是说在心智技能时用数,在操作技能时用技,虽然有待商酌,但也揭露了彼此的联系。在《荀子·天论》中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一言以蔽之。其中的“数”表示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也是人们在主观上表现为心中有数:软硬、轻重、冷暖、大小、多少、远近、上下、深浅、方位、角度、结构等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分寸和尺度。反过来技的客观实际是数,而这里的“数”是事物相互联结且依据质产生的“量”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节点及特征。孔子曰:“事有终始,物有本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现在已经可知,事物的规律、原理只有也只能在相对完整的情况下而获得,而技正是抓住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关键节点。所以孩子的世界其实充满了数,即对于技能的获取过程才是他们的实用的“科研基地”。

其四,家长们通过以上范例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可以厘清学、知识、习三者之间的辩证、结构关系。其中知识在学的时候处于支离的状态,拆解为一招一式或单一的概念形式,这样学起来容易吸收、接纳。但是在“习”的时候又得将一招一式或多个概念联贯起来(比如驾驶、写作),这就要求在“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完美的“衔接”。因此习需要不断地修正、补充,而学需要为“习”不断地提供“反馈”和新的素材。学与习的交互作用最终浮现出事物的特征、变化规律且依此而揭示出的事物本质。这里着重说明的是,对于“理”的获得需要完整地掌握事物内部的要素和结构关系以及事物作为整体与外部事物产生的交互作用和变化特征,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原理(阶段二、三所起的作用),这就像范例中的赛车手不仅要懂得汽车构造,也要明确与环境的关系。对于学子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地综合、精简后并凝炼为概念、规律、原理等内容,这也是最后阶段四要完成的提炼过程。现将学习的过程和所需的八项基本练习项目(类似于驾驶技能的五项内容,八个基本项目贯穿于学习的始终)整理表示如下,其中阶段一至阶段三是学习的量变过程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阶段四是学习的跃迁质变过程,其特点超越了之前的量变且产生新的质量关系。所以在这里称其为学习的跃迁式路径。

→阶段一[学(意象察言)→ 萌(言之有物)← 习(格物践行)]

→阶段二[学(分析归纳)→ 技(分寸尺度)← 习(对立统一)]

→阶段三[学(情境变迁)→ 艺(性情绽放)← 习(沉着演绎)]

→阶段四[学(综合抽象)→ 理(规律原理)← 习(精简凝炼)]。

告别过去A至B式的“记忆搬运”,迎来对知识的咀嚼、消化、吸收的全过程学习体验,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孩子的身心。现在把以上步骤做一些必要的阐释。意象察言和格物践行同源异名。是人的感与觉的关系,即在身为觉在心为感,也是知、情、意的融和。对人来说没有觉哪来的感——所以要格物;有了感就能区分觉——所以受启发,其特点是根据自身条件特质专注一点,感知外物,启迪内心转化为认知。分寸尺度和规律原理:同源异名,是事物的量与质的关系。操作技能(形式)—掌握分寸尺度(感性认识);心智技能(概念)—获取规律原理(理性思考),然而一切心智技能离不开操作技能这个基础和辅助(思考来源于孩子的自言自语;数学思维来源于孩子的手指头和小木棒)。另外孩子在最初学会习得之后有一段时间对于自己的答案缺乏自信,心理上承受着无形的压力。生怕做错,其实答案已经正确或者对多错少。这种“恍惚”的状态被错误地认为不够认真,不够仔细,其实更多的是情境的变迁所导致,对于概念还没有整体把握和区别开来。现有研究对顺利迁移的基本解释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依赖在最初情境中知识或技能的学习程度;二是依赖最初学习情境与后来应用情境之间的相似程度(在第四节有所解释)。笔者在这里想表述的是从学会习得到游刃有余,是有一个过程在里面,就像考取了驾照后还需要贴一年的实习标志,在这个迁移的过程当中,心理的压力如何去除是孩子成败的关键。因为这样的压力随着外界的变化会带来失控的情绪,换句话说就是家长的“操心”所导致。对孩子而言应当允许犯错,而且还要展现出最大的宽容之心。因为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提炼都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历史洗礼。因此孩子需要多次、长期的实践才能够认识,而作为家长需要教会孩子调节情绪、切换视角等方法。至此简单总结之:由孩子自身的条件特质、情感决定价值取向;孩子的思维层次决定知识输入;习得技能、悟得理论决定孩子的才能输出。意象察言与格物践行的结合让孩子体验思通自然;分析归纳与对立统一的结合需要家长侧重孩子的实践;情境变迁和沉着演绎的结合需要家长“坚定”地鼓励孩子完成刻意强化或变迁情境来帮助孩子去除枯燥和机械重复;综合抽象与精简凝炼的结合需要家长帮助孩子理清事物的要素、结构、功能并在应用中反思、提炼。在这里跃迁式路径表现为对事物贴好“标签”,经由孩子的身心去完成知识的解析、理解、应用,最终提炼并且体验这一过程。家长如果愿意试着反思就会知道:这也是每个人一生的缩影,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变迁的浓缩。

三、教与学的优化形式

(一)知识(思维)的分形

分形理论针对大自然中的某些局部与局部或是部分和整体之间存在:形式上具有自相似性,内容上能够迭代生成的事物就具备了分形特征。它的两个基石就是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再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人们的认知对象(物质),除了其大无外的宇宙和其小无内的单一粒子之外,其余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部分也是整体。可作为更大系统的一个要素,自身也可分解成不同的要素和由要素之间的关联构成的结构,且作为整体具有涌现现象,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结合以上两个理论,试看由经验总结而来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由一些离散的局部与局部或部分与整体联结、建构而成的,这些都反应出了知识的外在区别和内在联系,具有系统形式和分形结构。拿语文为例,字、词、句、段、章,均可作为独立的整体或模块,有着自身的要素和结构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也可成为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迭代生成的特性。从文构字(盖依类象形,谓之为文......文者,物象之本),构字的方法有六书,而字的意义超过了部分(文)之和,如尖、林、明等字。由字组词成为整体需要添置新的要素,比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也是整体大于部分(字)之和。如语文,作为整体不在是语言、文字之和,而是包含了文史哲在内的世界民族的精神文化;学习作为整体也不在是“觉”和“数飞”之和或者前面拆分做的解释之和,而是哲学上给出的“自我超越”之意......到一篇文章时,作为整体新的要素有议论文、说明文、散文以及各自的规律格式等。就本篇文章来说,笔者概括为:“学习是事物、变化、结构的游戏;思维是概念、数量、图式的舞蹈。”通观以上过程会发现只需明确了如何理解一个词语的过程及包含的内容,就可以从形式上掌握一篇文章,更或者说解析一本书的学习方法;这一过程也塑造了我们的意识,从对比、类比、联想、思考、思路、思维到思想的转变。那么现在就剩下怎么去理解事物的迭代法则了。事物具有普遍的联系这是公认的,系统内的要素之间更是有着难以分割的天然联系,即虽然具有多维度和差异性,但是有着一定的关联,亦隐藏着重要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例如本文的学与习是对立的,用知识统一了起来;人与世界是对立的,用实践统一了起来;意识与事物是对立的,用语言统一了起来;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用数量统一了起来;传统与现代是对立的,用概念的发展统一了起来;感性与理性是对立的,用事物的质量关系统一了起来等。今天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也是运用了这种意识形态。比如爱因斯坦把时间与空间用质量(日常称为重量)统一了起来。爱因斯坦还与另一位作者所写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重点强调的内容:“要整理和理解现象,重要的不是领会物体的行为,而是领会位于物体之间的某种东西的行为......”,另外系统内的局部与局部之间也存在同一性关系。因此以系统为视角能够从,形式上具有相似性和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以及部分与整体的自相似性为优化学习提供了依据。

(二)知识(思维)从无序到有序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形象地将意识比作意识流。他认为意识是一个没有裂隙,流淌的,一个整体。它可以变形,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但一切都是由它自身生长出来的,我们不可能生硬地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连接在一起,因为我们感觉不到意识的中断和间隙(出自论文《本质直观的原理及其教育意义》作者:王卫华 2017年十一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十六卷第六期)这也意味着每个人的意识活动不是堆积而成的,需要从无序到有序(体系)——形成“雏形”和从体系到系统丰富起来。至此学习分成了并行的两个部分,即形成和完善“雏形”与丰富系统。形成和完善“雏形”需要去“做”,即完整地格一件事物,做一件事情,让孩子自身充满感知和体验。其方法就是按照跃迁路径完成部分与整体的重复迭代直到终点产生质的飞越——形成概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量变到质变是不易实现的,也就是说从有限实践累积到无限认知难以成立。发生质变需要一定的量变,更需要无限的想象力,即从无限到无限,例如圆的面积公式ΠR²通过把圆切分为有限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即便很多个相加,也不好理解公式的成因,当展开无限的想象力对圆进行无限切分,那么圆的公式就自然得出了。)“丰富起来”需要想象、联想、类比等思维活动,并且迁移到更多局部或别的类目上去,一样需要重复完成跃迁路径的步骤,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一眼就可以获得本质。完善的“雏形”和“丰富起来”交互作用,相互影响。

由此利用系统论和分形原理让知识或技能体系化,同时具备了形式上的相似性,为顺利“迁移”做好了准备;将所学分解为“形成雏形”和“丰富起来”两个部分,是把技能与知识的学习统一了起来,使思有所感、想有所依。

四、综合应用

八个要素、一条跃迁式路径是本文在横(共时性)、纵(历时性)两个方向上建构的家庭教育体系的子系统,及其支撑模型的主要项目和底层概念,奠定了孩子们学习内容的基础,将来最终转化为孩子们的能力和修养。这些概念需要通过格物践行才能由表象→(归纳、分析)→最后揭示出本质抽象为概念。也就是说需要感知体认:主观上的萌芽→技→艺→理的跃迁路径;客观上的象、数、性情、理的联贯顺序;意识上的总分总的思维形式。更确切地说:从以现象为表的生活世界中,用充满好奇的求知欲望提炼出概念,再以应用的方式回归生活完成概念的升华。主要表现为:其一,事物、名称、表象或本质之间的关系,需要统一起来。其二,体认和意会。如抽象:化繁为简,似简笔做画,寥寥数笔,呼之欲出;思考:有声的语言是说话,无声的语言是思考,也就是自己跟自己交流;理解:用理去解是演绎,以解获理是分析;学习:学习之前与之后有什么样的差别(可以通过玩杂技小球来亲验);意象:观物取象,能够把多视角的表象整合起来还原事物的全体面貌;察言:言之本义、言之喻意、言之引申义及言之具象(具体运用);格物:树木的长枝条之形,隐喻对事物的钻研态度;概念:概括总结,但由于人们的观念不同,观察事物的视角不同,所以会形成不同的理念,而概念正是事物不同条件下的综合等等都要有所体验并在客观上找到依据。其三,让概念交互联系,例如含义圈,就是倭以勒发明的圆形含义圈。其四,拟合形容、提炼概念。如抽象是对有整界、要素、结构、功能(或目标)等主要元素构成的,即事物的整全体系和边界、对象和彼此之间关系的高度提炼;思考:主要利用概念去判断和推理;理解:主要要素有分析、归纳、演绎、综合;学习:主要是学、习、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体验到生理和心理的改变,完成了自我超越才是学有所成;意象:发现事物之间隐藏的关联性,即差异性、对立性、同一性和统一性来揭示本质;察言:从文本或话语中辨析客观(环境)、主观(情境)、意识形态的呈现(语境)及之间的联系;格物:终始、本末、先后;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之分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从表象到本质;从意象到概念;从生活到理论;从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精细;从单一视角到多维思考;再应用于实际等等。而这些文中所提到的项目和底层概念:意象察言、穷理推数、知性识情、觉感深悟、言之有物、格物践行、归纳分析、分寸尺度、对立统一、情境变迁、性情绽放、沉着演绎、综合抽象、规律原理、精简凝炼、系统、体系、连续、离散、要素、学习、结构、类比、同一、变化、联贯、整体、主观、客观、参照、历史、静与动、成功、抽象、概率、周期、视角、内外、环境、情境、语境、理解等四十二个概念(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说明了),对这些概念,需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做出调整,即表象、相互作用和概念等分阶段或分步骤去感知、理解。因此作为家长应用该模型给孩子在某项技能练习的过程中提供思路的同时,也要分阶段地融入以上概念让孩子在感知、体验的同时给予相应解释。如果没有这些底层概念,想要做到学习上的迁移是难以完成的。在这里横向的八个要素须臾离不开片刻。

孩子的美术、音乐、舞蹈、武术、体育、口才、写作、数学、编程、机器人等等想要学习的技能和知识都可以用以上模型来完成。这里拿书法技能做为开放范型,帮助家长们进行理解。汉字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它们是横、竖、撇、捺、点、折、弯、钩。基本笔画又是由基本笔法来书写而成。在这里就可以把八种基本笔画作为基础,将其拆解为基本笔法如藏锋入笔、捻管、提按、中峰行笔、蹲顿等多种,笔画的练习就是多种笔法的衔接与联贯。在这里注意的是名称与笔法动作的统一,例如“画蚊香”、“画线条”等对应着语言“调峰和运笔”其余笔法动作也要对应相应的语言,这样就做到了第一步——言之有物。从正是开始练习笔画到熟能生巧这是第二步——分寸尺度,这一步主要去除了多余的不必要的动作使人感到轻快流畅、恰到好处。当练习出现了“疾涩”也就是说有了韵律、带着节奏,身心舒畅地就到达了第三步——性情绽放,在傍观者看来充满了美的感受。这个时候对于八种基本笔画也就摸清了各自的笔法要素和结构关系,完成了对笔画的内部认知,也可以说第四步完成了一半(孩子这时大概六岁左右,能够感知事物的表象并用语言表述就达到目的了,即体验和意会)。现在需要将笔画作为整体参与到练字的环节。练字会有新的要素出现,例如间架结构。字体有多种间架结构需要初学者完成跃迁路径的一、二、三步,即对第四步一半的掌握。这期间笔画作为整体会有多种变形,如长、短横、垂露、悬针竖等。虽然隐隐约约掌握了些许笔画的——整体功能,还无法转化为言语。(也在这时期练字已经有一、二年了,还是需要从表象上去认识事物,不同的是要有关联:部分与整体——笔画为部分,字为整体;归纳——同结构的字中找到共性;粗细、距离、角度;物象、现象、抽象;思考、思路、思维)如果练好了字,就的由字组合成一幅幅作品来。一幅作品要达到艺术的高度,就得突出意境。书法练习的第三个阶段,也一样要完成跃迁路径的一、二、三步,同样对于字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的联系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也就明确掌握了一些字的——要素、结构、整体功能与章法之间的变化关系。用老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书法界中,观摩别人的作品,也就完成了对自己作品的褒贬。(在这里孩子的练习过程经过了三次迭代,也有了深刻的体验,是时候增加难度了,即拟合形容,提炼概念。)这里每一次迭代,都会重复一遍跃迁的路径。并且只有融入了更高一级的系统才能获得对低一级的有所理解,这样会一直迭代下去,直到最前沿。所以作为整体与外界的交互,会让整体的功能表现的越来越丰富(类似小狗出现了卧、爬、躺、蜷曲、站立或者瘸腿、落水等多种样态,却依然能认得。)其余技能或知识采用分形结构就具有了形式上的相似性,更有利于迁移。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语言有它的局限性,例如书法的专用语言不具有普遍性。因此需要去理解底层概念,就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完成学习的迁移。随着知识体系的丰富对于那四十二个关键词语,通过整体上的应用,最终会有自己的感悟并形成概念。

前一个事例,是从萌芽→技→艺→理的跃迁路径来完成的。如果想把所学迁移到下面的事例中,仅使用书法的专用语言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明白了底层概念,利用系统理论模块化、给予相似性,那么现在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了。我们的跃迁式路径也可以变形为总分总的思维形式去理解课文。例如,家长要求孩子背诵课文,孩子能够合上书快速背出来就算任务完成了。其实这只是从整体的表象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对课文理解的第一步,现在要进行第二步对课文做出解析。一篇课文无不充满了作者的情感寄托,只有与作者情感交融,感悟互通,明了了作者的性、情、感、悟,才能扣动心弦、情感共鸣。也只有情感共鸣,才能真切体会字词的意义。朗朗诵读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口才;每一篇课文里都有象、言、理、数,要通过理解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将其拼接意象出大致的情境。再反过来去琢磨文章的理和数。即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文章的类型,段落的布局。到目前已经对课文做了分析,接下来要把课文作为整体再放到它的时代背景里去。作者针对什么阐发了他的理,写作的时间、时代的特点、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当时文章引起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旨趣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再返回推敲和修正象与言,需要反复多次。这样总分总的学习形式,对于理解课文才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为写作创造了全面的、体系化的模板。现在让我们折返,探讨孩子对于词语是如何理解的。词语(主要是意义和概念)是意识的认知单元,亦是思维的细胞和胚芽,如果掌握了对于词语的理解方式也就拿到了开始智慧宝库的钥匙。根据概念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概念以辩证发展的形式和过程深刻地反映着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所以理解概念需要通过表象、解析事物、运用、抽象来完成,同以上学习课文的理路相似——通过格物践行由表象→(归纳、分析)→最后揭示出本质抽象为概念。在这里要说的远一点:孩子幼儿时的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对话就是孩子用语言来练习思考,慢慢地时间长了就会隐去成为内在的思考。长大点写作又成为思考的外显是思维的体操,通过对生活的描述过程来增强对字词的理解,亦是对字词格义的过程。这一过程空缺的内容需要孩子自身的生活阅历来填补,这也意味着超出孩子阅历的内容是难以懂得的更谈不上真切。要弥补这一点,就需要去实践,也只有实践结合格义才能加深感知、促进理解,掌握概念,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最后通过课文与字词(概念)的交互才能有效地理解字词。总之,选取一些课文作为精读完全是必要的,让课文形成层次、体系,做到纲举目张,就有了范型和方法。再借用学习课文的理路去认识、理解概念。不用太多重复,只需精简扼要。这样做就帮助孩子开启了智慧之门。

更为深邃的是,对于汉语词汇的理解需要放入具体情境之中和遵循跃迁式路径的过程一起来完成的,亦是文、史、哲的融和过程。以“学”字为例,学的意义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觉也。这是最早的释意,也是古人从主观意识上的认知,是感知的结果。随着实践的深入,孔子就不这么认为了,他总结为规律扩展为“学习”(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现今上升为原理了,即大脑的神经元网络的连接组谱(整合信息理论揭示具有整体性、模块化)。通过神经元的突触错综复杂的连接构成思维的实在之物并且符合表观遗传学之用进废退——增强必要、剔除多余。至此学习又有了一项新的要素就是刻意强化(拿爱因斯坦的大脑为例)。这是来自对思维本质特征的认知而获得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语言绝不仅是语言学意义上的问题,它承载着 “生活世界”,界定着思想发展的路径,充满了否定之否定的曲折迂回。同时不仅表明了个人的体认与历史发展的同一性,也统一了古今。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现今世界非系统理论与隐藏在内的辩证法作为思想的基石将不能胜任,而我们的孩子出生就沉浸于充满辩证和系统性的文字、习俗、文化里,例如,祸福相依、相生相克、知行合一、天时、地利与人和等日常用语。另外古代先祖开创的象形文字、意象文化对于今天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知内容,亦是家庭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并且学贯古今。当然有利也有弊,根据莎伦▪莫勒姆等人所写的《基因革命》一书中的前言讲述:“......只要祖先经历过并幸存了下来,我们就继承了它,就有可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传给下一代。”这也意味着华夏文明早已融入了我们的骨肉里,对于西方文化如果不是相似或者具有兼容性是很难融合的(例如,逻辑分析),不仅如此也还会有强烈的排斥感,所以有时候真的还需要“削足试履”。

五、总 结

从整体上看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在未上小学之前,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虽然是必然的更是绝对必要的,探索世界的相互联系没有比胡思乱想来的更直接。“必然”也会在这种看似毫无章法的过程中豁然呈现。夜晚的童话故事不仅让孩子迷恋书籍,也会养成阅读的习惯。上小学之后无用的想象会被逐渐遗忘、淘汰,其对孩子有用的内容保留下来,孩子从想象过度到了联想,这时候也是“言之有物”(对事物的表象认知)的关键时刻。多动手、勤观察是绝佳的搭档。五年级到初中时段,学习的科目多了起来,是类比该发挥功能的时候。也就是说理解字词的视角多了,需要把词语带入情境做出解析的时间到了,等孩子束发和及笄之年后的高中或职校生活,是对语言整体应用的时候,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将潜入思想之内,这一切正是语言从名称→表象→解析→抽象为概念(本质属性)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字→词→句→段→章”式的迭代过程。遗憾的是很多孩子对词汇的理解到表象就终止了,一些抽象词汇直接空白停留在“名称”状态;迭代的过程也被时间掩埋了。这两点不易察觉,因此笔者从“如何做好一件事情并且将其转化提炼为相应概念”中解析出八个要素和一条跃迁式路径,及其所需的四十二个底层概念,让孩子分阶段或者分步骤地深入理解,其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够把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通过实践根植于孩子心中,去坦然面对未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工类本科试用本)著作:教育部思想工作司.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书籍)

2.《易经》 作者:林少华 广西桂林市22号.漓江出版社.(书籍)

3.《中国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冯友兰  出版时间:2020年5月.(书籍)

4.《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者:叔本华著 景天译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书籍)

5.《金岳霖全集》 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编 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0年9月第二次印刷。(书籍)

6.《中国哲学大纲》 作者:张岱年 出版社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2017年5月 第一次印刷。(书籍)

7.《说文解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许慎 李兆宏 刘东方解译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书籍)

8.《行为心理学》 现代出版社  作者:华生 著 刘霞 译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书籍)

9.《儿童教育心理学》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阿德勒 著 王童童 译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书籍)

10.《蝴蝶效应之谜:走进分形与混沌》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天蓉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的定义
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4
部编版五年级各单元语文要素与整本书阅读推荐
二、幼儿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郭先生为什么要写白鹭?——统编版教材五上《白鹭》教学泛思
语墨小语|王崧舟:如何确定文本教学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