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如何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查流程及影像学评估一文读懂
记得星标一下我们号哦~
这样每天的更新才能及时推送给你
一、检查技术
(一)CT检查模式

1. CT平扫(NCCT)

检查目的:除外出血和其他非缺血性病变;初步判断是否有新鲜梗死灶及其部位和范围。

2. CT血管成像(CTA)

检查目的:显示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判别本次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责任血管情况(哪支血管、是否闭塞),评估侧支循环。

3. CT灌注成像(CTP)

检查目的:显示核心梗死区和缺血性半暗带,评估血脑屏障(BBB)破坏情况。扩大6小时前循环动脉内治疗时间窗、筛选出不明发病时间、醒后脑卒中患者接受动脉内治疗。

(二)MR检查模式

1. MR平扫

检查目的:排除脑内出血及其他非缺血性病变;明确有无新鲜梗死灶、梗死部位及范围。

2. MR血管成像(MRA)

检查目的:显示ICA颅内段、MCA、ACA、PCA、BA、VA颅内段,判断本次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责任血管情况(哪支血管、是否闭塞)。

3. MR灌注成像(MRP)

检查目的:显示核心梗死区和缺血性半暗带,扩大6小时前循环动脉内治疗时间窗;筛选出不明发病时间、醒后脑卒中患者接受动脉内治疗。
二、技术规范化应用
对于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常临床会首先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以明确患者属于轻型脑卒中,或疑似大血管闭塞所致脑卒中。

(一)轻型脑卒中

对于轻型脑卒中,目前临床上提倡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影像学检查的任务是排除出血、明确有无急性梗死及其部位。对于这种患者,CT平扫是首选的检查方式,如患者情况允许,也可使用MR检查,目前对这类患者是否提倡多模态检查尚无定论。
(二)疑似急性大动脉闭塞缺血性脑卒中

当疑似大血管闭塞时,“时间就是大脑”,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满足下列各项条件的情况下,检查过程越短越好:①检查设备可以立即投入使用;②检查时间较短;③患者无检查禁忌证,在检查过程中易于监控;④可以提供必要的脑血管形态学及脑组织血流灌注信息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检查模式主要分为3种:CT模式、MR模式及CT/MR混合模式。各模式均可准确检出脑出血、脑梗死、判断责任血管及缺血性半暗带。

1. CT模式

目前,CT模式可适用于几乎所有患者,其检查时间短、可进行快速一站式检查。

2. MR模式

MR模式对急性期梗死病灶(特别是后循环梗死灶)的评估显著优于CT模式,但扫描时间较CT模式长,对患者配合度要求更高,同时MR模式中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TOF-MRA)容易将血管的次全闭塞诊断为完全闭塞,且可能存在对血管狭窄率的高估。

3. CT/MR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一般为在CT平扫快速排除脑出血或其他非脑卒中病变后,患者再进入MR检查流程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准确评估。

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各医院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特别是影像学检查通道)的设置情况进行影像学检查模式的选择。由于快速、准确及广泛应用等因素,我们强烈推荐采用一站式CT检查模式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线影像学检查手段

疑似急性大动脉闭塞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指导规范推荐流程图见图1。

图1 疑似急性大动脉闭塞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推荐流程

注:DWI:弥散加权成像;T2-FLAIR:T2液体抑制反转恢复;SWI:磁敏感加权成像;CTA:CT血管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MRP:MR灌注成像;CTP:CT灌注成像

关于流程有以下几点说明。

1. 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检查流程

(1)时间窗定义:前循环动脉内治疗时间窗为6小时(股动脉穿刺开始时间)。

(2)对于发病6小时内拟采取动脉内治疗的患者,在已行CTA或MRA检查明确存在大血管闭塞后,不推荐再行灌注成像(CTP或PWI)检查。

(3)如防治卒中中心无条件完成CTA扫描,强烈推荐在完成头颅CT平扫并排除出血或其他非脑卒中病变后,尽快向上一级卒中中心转诊。

(4)如有条件,高级卒中中心建议采用多时相CTA的扫描方式,有利于对侧支循环进行准确评价,帮助临床判断预后。

2. 超时间窗及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检查流程

(1)对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AIS患者,如果超时间窗(6~24小时)或发病时间不明,强烈推荐采用灌注成像(CTP或PWI)评估核心梗死区和缺血性半暗带,帮助筛选适合进行动脉内治疗的患者。如患者为醒后脑卒中,可依据MR中DWI-FLAIR不匹配征象识别发病时间<4.5小时患者,进而进行下一步处理。

(2)考虑到大部分AIS责任血管的部位在ICA颅底段及颅内血管,为节约检查时间、减少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及对比剂用量,在设备及后处理软件支持的情况下,推荐采用CTP数据重建头颅CTA,图像质量可以满足急诊对AIS的诊断需求。当CTP后处理显示明确的脑组织低灌注改变,但CTP重建的头颅CTA并未显示颅内大血管异常,提示责任血管可能为颅外段ICA时,建议在CTP检查后,再进行头颈部CTA检查,或者结合临床情况直接进行DSA检查。

(3)对于具备硬件条件的高级卒中中心,推荐采用一站式CTA联合CTP检查方案缩短多模式CT的检查时间。

(4)防治卒中中心可仅完成头颈CTA扫描,并在确定有大血管闭塞后,尽快向上一级卒中中心转诊(强烈推荐);如无CTA扫描条件,则必须至少完成CT平扫并排除脑出血或其他非脑卒中病变后,尽快向上一级卒中中心转诊。

三、影像学评估
AIS的影像学评估包括梗死灶评估、责任血管评估、组织窗评估及侧支循环评估,详情可点击以下文章查阅:指导规范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评估

文献来源: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 年版)

编辑 | 董晓慧

校对 | 谭静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卒中一站式CT应该先做CTA还是CTP?
头 CT、MRI、颈动脉彩超,有何区别?如何选择?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影像
规范学习系列: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指导规范
脑血管病各种影像评估的优势和劣势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评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