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只松鼠上市后面临的几大挑战

虽然历经曲折,“老网红”三只松鼠终于上市了。

2012年,这家成立于安徽芜湖的公司一开始只有几个人,跟其他的休闲零食品牌不同之处在于,公司成立之初就紧紧抓住了电商的增长机遇,在这个赛道上迅速发展,成为了一家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

据三只松鼠创始人、CEO章燎原回忆:“2012年我和5个年轻人在一间小区的房间里,创建了这家当时听起来名字都有些搞笑的公司,我们初心很简单,就是要创建一个能给别人带去快乐的坚果零食品牌。”

事易时移,7年过去了,三只松鼠的上市旅程终于走到了终点:本周三三只松鼠(300783)新股网下配售,发行4100万股(网下2870万股),发行价为14.68元,估值为60亿人民币。

于三只松鼠而言,上市是一个发展里程碑,纵然章燎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并没有把上市作为一个目标去追求”,但其实从2017年开始,上市对这家公司来说,过程一波三折并不顺利。

有数据显示,休闲食品行业受益于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发展,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7%,休闲食品产业与电商模式的融合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熟。但是,我们主要坚果品种的人均消费量仍旧明显低于美、日等国及全球平均水平。所以,行业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在整体互联网环境流量见顶的行业困境之下,三只松鼠上市之后,仍旧面临几大挑战。

1

坎坷崎岖上市路

2017年3月29日,三只松鼠向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正式向资本市场进军。同年10月21日,因为“签字律师辞职”,三只松鼠主动提出中止审查。

据招股书披露,从2017年3月至2017年7月,三只松鼠因为食品不符合标准而接到了7起诉讼。涉嫌的产品包括了奶油味瓜子、和田骏枣、雪菊、冻干柠檬片、香辣卤藕等产品。

2017年8月,三只松鼠又陷入食品安全危机。之后不久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心果生产日期(2017年1月22日,规格:225g/袋)产品经检验,霉菌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17年10月31日,三只松鼠更新了招股说明书,IPO申请恢复正常审核。但证监会12月12日晚发布补充公告称,临时取消对三只松鼠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IPO关键时刻公司又遭遇了敲诈事件。2017年处于上市缄默期的三只松鼠在12月初收到匿名邮件,自称是自媒体团队,要求三只松鼠与其联系,出资500万元与之“合作”,否则将对外公开'相关负面信息’。三只松鼠方面拒绝其要求,选择通过法律维权。

2018年6月25日,证监会网站再度更新了三只松鼠的IPO状态,显示三只松鼠正进入IPO排队阶段,其审核状态显示为“预先披露更新”。

一直等到今年5月16日,证监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40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休闲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上会接受审核,这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才最终获得通过。

2

曲折路线背后反应的问题

第一,公司管理与股权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时候,在创业公司里,创始人会通过分享公司的股权来绑定自己的管理层和核心团队,但在三只松鼠这个案例上情况却并非如此,章燎原对团队在股权方面比较“小气”。

三只松鼠自2012年成立至申报IPO时,共经历了5轮的股权融资、转让等,但章燎原个人一直充分保证着个人的绝对控制权,公司的估值一路飙升,直至公司申报IPO之前,章燎原仍持有44.52%的股份,其创业团队和核心员工合计仅持有0.86%的股份,差距巨大。

所以,公司一直处于章燎原个人绝对控股管理的状态,极大的削弱了内部管理层对于公司管理和经营的话语权和积极性。

目前其创始人章燎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48.34%有表决权的股份,是三只松鼠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完成后,章燎源将持有40.07%的公司股份,仍将保持相对控股地位。按照三只松鼠60亿的市值估算,章燎原有望成为安徽新首富。

第二,费用高企,但研发费用投入过低,后续增长乏力。

从财务数据可以看到,如此备受欢迎的网红零食店,产生了巨大的毛利与净利的差距,其中“消失”的钱都去哪了呢?答案就是销售。

在人人都争当网红的时代,品牌自身就自带流量,难道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吗?但这样的品牌往往具有这样的特质——就是销量很高,但是毛利和净利之间的差距很大,显得“头重脚轻”。

据三只松鼠此前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在2016-2018年度,毛利率为30.2%、28.92%以及28.25%,但净利率仅5.39%、5.44%、4.34%。

从同业的情况来看,A股休闲食品行业有六家上市公司,2018年净利润率均值为6.78%,三只松鼠为4.34%,也是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从整个运营流程上来说,由于三只松鼠缺乏核心的生产能力,全产业链整合不完备,自身只能控制到体系的末端,所以对上游的管控能力有限。但因为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又需要承担管控不良之后造成的责任。

三只松鼠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的费用构成中,研发费用占比是比较低的,分别是0.27%、0.3%、0.49%,相比于销售费用,这个对比还是相当明显的,这三年销售费用占比分别是20.75%、19.36%、20.86%,两者基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招股书)

此前有媒体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与同行业竞品相比,2016年恰恰食品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0.41%,好想你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1.03%,盐津铺子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3.23%,虽然也都不多,但还是比三只松鼠的当期数据要高。

第三,食品安全问题,曾是成上市最大阻碍。

无法直接管控但又需要承担管控不良之后造成的责任,实际反映出来最严重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据三只松鼠招股书显示,2016年7月-2017年6月,三只松鼠因产品保质期标注与食品安全标准不符、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问题,先后被7名消费者起诉,涉及产品包括卤藕、雪菊、冻干柠檬片、奶油味瓜子、和田骏枣、鱿鱼丝等。

而在此前三只松鼠递交上市招股书两次失败之后也有业内人士披露,上市被拒最大的问题还是根本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解决。

上市后的三只松鼠,如果不能强有力的去从产业链上游把控品质,或许此前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还会发生。

第四,纯线上渠道要走到线下,还需要较长时间。

其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三只松鼠的营收从44.23亿元增加到70.01亿元,净利润从2.36亿元增加至3.04亿元。从最新披露的财务情况看,三只松鼠今年营收有望突破100亿元。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实现营收40.85亿-44.9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6.39%-39.01%。

如此强劲的销售是如何实现的?通过分析销售渠道构成发现,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天猫超市、京东自营、1号店为三只松鼠前五大销售平台。2016、2017、2018年,三只松鼠通过前五大销售平台实现的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89.71%、90.41%和82.58%。

天猫商城作为三只松鼠的主要销售渠道,其在2016 年、2017年、2018年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为63.69%、55.22%、47.35%。可见,三只松鼠对线上销售平台的依赖度过高。

2016年各渠道销售占比

2017年各渠道销售占比

2018年各渠道销售占比

(数据来源:招股书)

但随着多元化快节奏的消费升级,三只松鼠开始多元布局,连接线上线下满足各种消费群体。根据界面的报道,目前松鼠投食店(线下直营门店)在全国拥有70多家,而带有加盟性质的松鼠小店也已经发展了80多家的规模。

但在短期内,三只松鼠对线上渠道的过度依赖,是无法改变的。在现有模式下,三只松鼠大部分的营收来自于天猫商城和京东,占销售额的三分二以上。而且本来就是靠电商渠道起家的品牌,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

结  语

上市后,是另一段旅程。

回溯三只松鼠的发展历程,从几人小团队开始,历经火箭速度的成长,7年时间实现年销售规模破百亿,这个故事无论从哪个维度看,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而且现有的品牌、产品、渠道、流程优势都能够支撑起上市的故事。

但上市之后,如何用原有的电商逻辑这个旧瓶装未来发展的新酒?

在章燎原的战略考量里,三只松鼠希望通过数字化将供应链前置,实现反向定制,并推动体系内产生街区店、客流点、社区店,同时给不同的店匹配不同的商品。不过从前文的分析来看,如何能够实现这一战略,还需要三只松鼠在内功上多多下功夫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只松鼠7年上市:老板从小混混到身家37亿 曾被勒索500万
从电工到30亿身家逆袭,“松鼠老爹”该感谢吃货还是马云?
三只松鼠“爬”上市
三只松鼠冲刺IPO:营收44亿,也面临纯线上带来的问题 | IPO观察
每日坚果“鼻祖”,沃隆再闯IPO
屡败屡战的“零食大王”要上市了!年入54亿,拥有2000多家门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