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之后:人群散了,她笑了

征稿

你的高考给你留下了哪些不可磨灭的记忆呢?欢迎留言(留言板、后台、微信、邮箱皆可),可长可短,我会视具体情况整理成文章,长文单独发表,短文像前几天的“童年蠢事”一样发表合集。

联系微信:Mathilda144477;邮箱:mathildazz@qq.com

“你可不能辜负我们的期望!我们就指望你出人头地了!”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听到这话,伊然感觉耳朵都生出茧来了。伴随着高考的临近,这样的“鼓励”更是日益加剧。

她有点后悔考到全市最好的这所高中来了。以前,作为城郊一个庞大家族里分外不起眼的女孩,是从来没有人在意她的。就连写作业,她都是从家里的一个麻将桌被赶到另一个麻将桌,全程自己抄题,自己检查,自己签字。然而,自从她凭自己的成绩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之后,周围的人,相干的不相干的,都似乎从她这里发现了翻身的机会一般,一哄而上,用他们的各种盼望、寄托把她架得老高。

一中的确曾是伊然向往憧憬的地方,她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其中的一名学生。但她厌恶“一中”“好学生”之类的字眼变成顶在她头上的罐子,然后无论是谁,都可以往这罐子里倒入他们的期望。逢年过节,一去亲戚家,伊然就会被围着说,“好好干啊,考上好大学我们都跟在你后面增光” “你以后出息了可别忘了我们啊” “以后你混好了弟弟妹妹就靠你带了”……更为过分的是,去年过年,妈妈带着伊然和弟弟一起去一个亲戚家拜年,结果那个亲戚明目张胆地拿出两百元给伊然,说:“这两百都是你的,伊辰没有。”伊然不肯接,妈妈却在旁边打圆场说:“伊辰你要努力,明年考上重点高中,拿更多的压岁钱。”

伊然反感他们的势利却又不能直接顶撞长辈,只好保持沉默。但爸妈却很享受这样的羡慕与崇拜,他们觉得别人的那些话简直比打麻将乘清一色还要令他们心情舒爽。

自打进入一中以来,爸妈就变成了打气筒模式。然而他们对教育对学习一窍不通,给不了她任何实质性的辅导,就只有一个劲地唠叨:你要努力,你要好好学习,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出人头地……是的,在那个相对封闭接近农村的地方,在那些孤陋寡闻的人群中,大学仿佛只有北大和清华,其他都是冒牌。

但是这一切对于一个十七岁女孩来说,显然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她没有天赋异能,也不是什么救世主。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资质平凡的,有一些求知欲、对某几门学科比较感兴趣的孩子而已。当她是为自己而学的时候,她是轻松自在的,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走到最远,可是当被绑架着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原本的快乐消失了,原动力也就消失了。

伊然忍不住想:“如果当初我不那么认真地学习,如果我就和表姐表弟他们一样随便读个中专,然后就出来工作挣钱过自己的小日子,现在该是多么轻松。就不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般,一边受着众人的景仰推崇,盼望他显现神迹,拯救世界,一边又给他安上各种罪名,叫他承受最重的苦难。

妈妈觉得每天花两小时在路上太浪费时间,会耽误学习,于是在一中的附近租了一间两室的房子,陪她读书。这虽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却更加重了伊然的精神负担。妈妈每天说:“我付出这么多,都是为了你。我现在给你投资的每一分钱,你将来都要十倍百倍地还给我,你可不能让我的梦想破灭。”

妈妈的那些话,是鼓励,也是精神折磨。伊然活在沉重的负罪感里,这负罪感让她窒息,甚至有时都会想以死谢罪。她想反抗,想卸下重负,然而面对母亲那走火入魔般的企盼,她说不出“不”。她其实哪里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与母亲的梦幻之间的差距。她试图过告诉母亲,那些期待不切实际,但只换来母亲的大怒与怨念:“为你付出这么多,你难道要让我竹篮打水一场空?你就不能拼尽全力改变命运吗?” 

当在现世生活里不如意的人沉浸在美丽绚烂的梦幻里的时候,叫醒他该是一种无比残忍的行为吧。你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不能叫醒一个白日做梦的人。

高考的前几天,几乎是每个认识的亲戚都来了伊然家里一遍。有的带了核桃、坚果什么的,有的带了“脑灵通”胶囊,还有的什么牛肉啊、水果啊往家里送。爸妈自然是推却说不要不要,但那些亲戚俨然一副“你不要就是不给我面子”的神情,霸气地把礼品塞进了他们手里。

大娘是和大伯一起来的,她已经接近60岁了,身体也不怎么好,走起路来颤巍巍的。她一脸诚恳地看着伊然爸爸说:“我们也不指望伊然以后孝敬我们,也不指望她买任何吃的用的给我们,就是希望你们以后能和我们说说她的消息,哪怕是取得一点点小小的成就,和我们分享分享,我们听着心里就高兴得不得了了。”

伊然在房间里隔着门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简直又怒又喜又悲又感动:怒的是,她觉得活成什么样是自己的自由,凭什么非要让别人来分享和知道。大家都在盼着她成才成星,她是不是就没有堕落、停滞或放松的权利;喜的是,她本以为大家都在巴望着她出人头地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但其实大家都明了,并没有那么大的概率能够依靠别人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悲的是,大部分的亲戚大半辈子都是像大娘一样,简简单单地劳动,平平静静地生活,并没有什么风浪,也没有多少乐趣,只能把目光聚焦在别人身上,通过假想代入别人的不同获取一些自我的心理安慰;感动的是,这些亲戚中的有一部分其实很淳真很朴实,并没有多少不切实际的愿望,只是单纯地盼望着她好而已。    

伊然想,其实人们都只是在无限放大他们世界里可以看见的那一点星火,祈求它能够燎原。他们看到自己半辈子的历程,平凡单调且没有什么改变的可能,于是只是希望在自己无力的生活中,看到一点不一样,期待那一点点的不同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丝哪怕是虚幻的畅想。

高考结束,伊然爸妈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又是问考得怎么样的,又是要请吃饭的。伊然一如既往地一边厌烦着,一边又无可奈何地接受着大家的问候。

又过了二十多天,成绩公布了,伊然算是正常发挥,和平时模拟考的水平差不多。然而,离清华北大还是差了一截。伊然看着爸妈失望的眼神,觉得自己应该悲伤,甚至于愤而自杀。

但事实上她没有落泪,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万念俱灰。她甚至觉得似乎松了一口气:她不会再被当做炫耀的工具和受推崇的傀儡。她甚至似乎感受到一丝报复的快感,心里仿佛有个魔鬼的声音在说:看,你们用自己的痴心妄想建立的神台终于倒了。你们这回没法再绑架我作为你们的荣耀了吧。

伊然清一色地填报了外地的大学,并且找了一份暑假工,打算赚点钱等开学了作为生活费。她盘算着,到时候再申请一个助学贷款,便可在经济上尽量断除对于父母的依赖。

临行宴上,来了许多亲戚,大家的表情多多少少都有些失落。妈妈似乎还不甘心,扬言这不是最终结果,到时候伊然还会考研,有些人似乎又重新燃起希望一般,附和着说:“对,好好干,在我们家族中,我看以后最有出息的就是伊然。”

伊然反倒是表现得相当镇定和坦然,举起杯子对大家说:“感谢各位的到来。不好意思,辜负了你们的期望,没有考上北大清华。请大家今天吃好喝好,席散以后,各自回家,关注自己的幸福,允许别人优秀,也允许别人平凡。谢谢!”

吃完饭,大家陆陆续续地离开。终于,人群散了,她笑了。

点此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向亲戚透露关于你的任何事情, 如果有必要,请堵住你爸妈的嘴巴,不要让家事外露。就算你考上清华北大...
清华北大学生将参加麻将比赛
我曾与清华擦肩而过
5个子女4个清华北大,爸妈这个土方法,很多人都不敢试!
孩子,这3种能力比考第一名更重要
被你遗忘的22件小事里,有你最期待的中国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