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丨豆瓣9分!一个关于蛤蟆、鼠、獾的故事竟然能这么美?!

书名:柳林风声

作者:[英] 肯尼斯·格雷厄姆

豆瓣评分:9.0

我的评价:


文:Artemis

这是一个既有处子之静又有脱兔之动的故事。

故事中的大部分动物过着田园诗一样静谧、平稳的生活:鼹鼠和水鼠在草地上一样一样摆出午餐盒里的美食;深居简出的獾先生坐在火炉旁的摇椅里烤火;水獭先生夜里坐在田野的草堆上,焦急又耐心地盼着跑出门的小儿子回家……大家的生活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都有滋有味。

蛤蟆则是个不安生的。手脚不安生,嘴上也不安生。他要骑摩托,要开汽车,要过拉风的生活,兴趣三天一变,结果家里攒了一堆精致却已经被抛弃的玩意儿。蛤蟆还爱争强斗气,哪怕事实上占了下风,也一定要在嘴上过足瘾。

蛤蟆这个角色实在不讨喜,傲慢不说,还颇有点不识好歹。好在书里还有一群善良地帮助、教导蛤蟆的好朋友,大家互相扶持的故事情节让这本书终究可以称作一本“暖心”的书。

书中的文字也很优美,比如,我们看看水鼠先生的野餐篮里都装了什么吧:

a sausage out of which the garlic sang, some cheese which lay down and cried, and a long-necked straw-covered flask wherein lay bottled sunshine shed and garnered on far southern slopes.(肚里有大蒜引吭高歌的香肠,躺在篮子里落泪的奶酪,一只稻草盖着的长颈酒瓶,里面装着遥远的南方采来的阳光。)

这么平常的几样食物,却能写得如此有诗意,这其中强烈的美感谁能忽视呢?

读完这样一本书,我不禁感慨,我们在日常使用语言时,对其实用性极其注重,却鲜少关注其美感。近些年,网络的发达、社交媒体的流行似乎又让这种现象有越演越烈之势。人们出于某些原因,经常用拼音首字母代替汉字,还常从“热梗”中抽出一些“网络流行语”,它们在一段时间内铺天盖地,让不了解那些“梗”的人一头雾水,仅仅是理解它们的意思就颇要花费一番功夫,令人精疲力尽,也很难顾上什么语言美感了。“的地得”混用、句子结构赘余或不完整、用词搭配不当等“传统错误”就更别提了,不影响理解就烧高香了,还奢求什么呢。

所以把这一点也加入读文学类书籍的益处吧:它能提醒我们,我们的母语也好,掌握的外语也罢,除了作为沟通工具之外,也是有美学意义的艺术品。

注:

1. 本书评作者读的是英文版,故文中部分引用原文段落保留英文。

2. 图一为《柳林风声》图书封面,其余图片均为《柳林风声》电影剧照。

喜欢本文可赞赏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晏辰熙​《“柳林风声”读后感》指导老师:赵黎黎
今日推荐书籍:​《基因魔剪》和《遗忘之海》等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by 罗伯特·戴博德
读完《柳林风声》,我顿悟什么是最好的友情
《柳林风声》读后感|1200字以上优秀作文
当微风吹过柳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