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慢学会放下【对自我的想象】

阻止我们完成一件事的,有时候并非是那件事有多难,而是我们关于【对自我的想象】。

这是我在做监督服务学习到的一个个小小的事实。

找我来进行监督的,基本上是要参加一个自己觉得对自己很重要的考试,比如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或者学习一个技能。

但他们害怕自己,在过程中,心态崩了,坚持不下去了。十分焦虑。

于是找到我,希望我可以陪伴他们走到考试的那一天。

过程中,十分一致的是,每天晚上总结是否完成自己定下的任务的时候,他们都说完成了,但问题是,他觉得十分焦虑。

我问焦虑什么?

他会回答我:“我会不会考不上,我会不会哪天情绪就崩溃了,我基础不好怎么办,我....】

刚开始,因为学习心理学的缘故,总是不自觉的去关注他们的情绪。

慢慢的我发现不对啊,我要做的事情,是,协助他们去完成每天的学习啊。我又不是他们的咨询师。

于是我开始不再关注他们的情绪,只是不断的把话题放到要完成的事情上。

把注意力拉回到正在做的事情上。

比如当她说,我不知道我哪天情绪崩溃了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

我会有些冷漠的说,【你今天崩溃了么?还没吧,那关于今天所做的任务,你觉得学到了多少,难么?明天要不要调整】

于是她会开始慢慢去思考,关于所做的事情的方方面面。

关注此时此刻。

不再提焦虑的事情。

只关注在做的事情。

慢慢监督久了,我开始发现我自己也有了一些变化,比如我会开始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关于自我的一些想象里。

两年前,我开始做咨询的时候,还没开始做,我的头脑里就先有很多”我“:【我有没有这方面的基础?这个问题我理解多少?我做没做好准备?我有多少竞争力?我会不会出错?会不会耽误别人?】

这些还算理性的权衡,除去这些,其实我内心还有一层更深的担忧:【这件事凭什么是由【我】来做?它真的是【我】的事吗?】

于是早期的时候,哪怕有来访者已经表示了要是早点认识我就好了,这样的认可和感激的语言时,我依然会说:

【或许,如果你当初找的是另外一个更有经验的咨询师,也许会成长的更快和更迅速】

我是真的这样想,那时,我的想法仿佛是,【我】需要成为一个【有资格的人】才能开始做这件事,如果不成,我就再等等。

于是那时的我,直接或间接拒绝了很多可能成为我的来访者的询问的人。

现在往回看那时的我,发现我把目光太多的放在了自己身上,而忽略了,我本应,是要去关注另外一个人的,他的感受,想法,事件,他的故事的。

因为我要做的是【事情】,而不是,评价自己。

能力不足,那就多学,多尝试,遇到问题那便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在某些对自我的怀疑和不确定中。

意识到这点,我开始慢慢放下关于自我的想象。开始放松自己。

当意识不自觉的开始评价自我时,开始思考我够不够某种资格时,我都开始问自己【我想不想做这件事,或者我想不想接这个个案】

如果答案是是,那我就开始思考,我要如何为这件事负责。

而后我会更多的去思考,问题究竟在哪?哪些是盲点?他为什么停留在这种情绪里?这种情绪为什么又显得有些过度?

当这样开始转念把注意力放到,来者的身上,慢慢会发现,我好像在一点点的成长起来的感觉。

也好像更加清晰,我在做什么。方向在哪。

所以,如果你要做一件事,你问问自己【你想做么?】

如果你想做,那就去做吧,不要老盯着自己。

不局限于,自己的喜好,经验,过往,感情因素。

只是去思考理解,你在做的这件事,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去完成,如何去实施。实事求是,而不是停留在想象里。

失败了,也不停留在苛责自己的情绪里,而是去看到失败的原因,重新收拾好,再试一次。

把那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尽力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着,就是活在当下
脱单很难?从这4点做起,积极主动一点,脱单易如反掌!
社会心理学家:你只有了解负面情绪是怎么发生的,才能从中走出来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的成长是同龄人的10倍!
利用碎片时间深度思考
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