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范风险为导向,强化资金预算,优化资金管理的相关体系

前言

坚持以防范财务风险为导向,开展资金管理,是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中必须注重的一个方面。因为资金管理工作是基层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而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风险的水平是提升管理资金效率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以防范风险为导向,强化资金预算,优化资金管理的相关体系,基层事业的开展才能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一)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要规避财务风险,首先就要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基层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且采取行动,比如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号召工作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主动、积极地学习,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结合单位的具体工作情况,培养专业技能,尽力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还可以加强基层人员的交流,无论是讨论理论基础知识,还是讨论实际工作经验,都有利于加强工作人员对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内容的了解,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和防范意识,还可以从源头治理,即科学提高人员招聘的门槛,充分考虑招聘对象的专业、工作经历和业绩、自我提升能力等。同时,对于在职的财务人员,也要提高对他们的考核标准,建立统一的考核指标,针对性制定月度、季度、半年度及年度考核方案,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此外,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宣传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强宣传,才能让基层工作人员意识到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推动他们主动了解相关知识。与此同时,为大家开设风险防范的培养课程,教授防范方法,提高基层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基层事业单位要善于利用制度来规范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推动单位的发展。通过找出单位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逐渐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打通资金管理链条,推动基层事业单位各项履职活动的开展更具有效性。基层事业单位可以制定如《货币资金管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资金管理制度,还要兼顾本单位的内控制度,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基层事业单位还应该重视本单位的资金预算工作,科学、合理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第一,要构建并完善资金预算编制体系。预算编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充分考虑单位自身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单位本身的特点,也要纳入编制考虑范围,只有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才是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并且有用的。第二,预算编制不只是财务人员单独的工作,在编制时,财务人员应该多在各个部门间走动,了解每个部门的资金使用详情和需求计划,进而有针对性地编制预算工作。第三,完善资金审核体系,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基层事业单位应该做好资金使用的信息公开工作,提高资金审核水平,便于后期检查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基层事业单位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坚持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导向去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在法律范围内制定资金管理的标准,完善管理机制。另外,风险预警方案也是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一条重要渠道,当工作人员意识到单位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时,应该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对财务风险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风险预警方案需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否则也是形同虚设。还应保证财务风险评估的时效性,规避财务风险对基层事业单位运行产生的影响。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将风险最大限度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优化单位监督机制

要想基层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就少不了后续的监督控制。目前,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接受的社会监督较少,而且监督的方面也较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单位的监督机制:首先,从上到下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财政监督体系,上级财政主管部门需要起带头作用,优化国库支付管理系统,为财政监督打通渠道。而且还要加强资金盘点工作,保证账实相符。其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对资金利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保持客观、中立,确保资金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有时也会失灵,所以外部审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审计部门要多与财政等其他部门沟通交流,加强对资金的审查力度,同时也要督促单位进行自我检查,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最后,通过各种渠道完善资金绩效考核机制。资金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各种问题,所以一定要建立考核体系,从宏观层面把握资金使用问题,并进行评价。

(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人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基层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决定了单位各项活动的完成质量,资金管理活动也不例外。要提高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培养专业的资金管理人才,除了培养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之外,成本管理意识也同样重要。一是内部财务人员应熟悉会计基础知识,在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财务工作,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深化对财务知识的理解,逐步总结并形成规范的体系。二是单位负责人要起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和活动,解读相关财政政策,让工作人员都了解到资金管理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汇总成手册和文件,让员工能时刻了解、学习,逐渐形成资金管理意识。三是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管理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的部门是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熟悉财务知识,但对单位整体业务并不熟悉。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财务工作是围绕该单位的业务开展的,必须熟悉单位的履职业务后才能更好开展预算编制、财务核算等工作。当然,也应加强其他业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促进财务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交流,增进双方理解,推动财务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五)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ERP等信息系统被广泛运用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信息系统推动了业财融合,使业务数据信息能更好互通,资金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得资金管理工作可以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可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找出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结语

基层事业单位要加快建立ERP等信息系统,推动单位业财融合,简化不必要的流程,促进业务活动信息化、全程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加快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的思考
基层事业单位往来款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中核算制度中财务审计问题及改善
财会人员数量不足的表现与危害
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在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