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构建智慧财务是发展的必然

前言

在当今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也呈现爆炸式增长。各项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医院整体业务之中。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关键任务,随着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应用、新医改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构建智慧财务已经变为了时代发展必然。

(一)严格运用新会计制度标准

新时期,我国出台了新会计制度,在开展财务核算时,需要做好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工作,并分析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不同之处。除此之外,新制度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越发细致。医院可以及时地更新财务软件,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新制度需要制定预算会计报表模块和自动生成模块,借助于财务系统降低财务人员负担,使相关工作更加高效开展。对HIS业务的实时数据、门诊费用明细、住院费用明细、第三方支付预付款明细等进行了对比,对出现异常的交易信息进行了红色提示,并将其发送给相应的操作人员,以便及时进行分析,并及时处理。采用多元关系数据检验,保证了多方资料的正确计算。工艺动态监测。支持查询详细信息和确认退款状态等异常交易信息的处理,防止出现漏收、错收、资金截流等现象,确保资金的安全。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监测状况,并能根据各种规则自动作出判定,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对新实施的新技术,按规定的服务项目进行费用核算,并由院长办公会审核,报请有关主管价格部门审批,并由财务科通知实施。对外社会服务收入,包括:租金收入、利息收入、各种废品、包装物等变价收入,应按照统一的管理体系,记入相应的收入账户,由有关部门承担;不准私自开“小金库”,必须上缴财务部。

(二)创新智慧结算手段

借助于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加强数据之间的联系,做好存储、对账、计算工作,打造专门的资金结算、对账平台。第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支付结算工作: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诊断、使用多种不同支付手段;避免患者需要排队较长时间的情况出现。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打造“银医直连”退费系统,借助于信息化措施开展退费处理工作,使其更加方便,防止可用现金较少引发的风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运用住院自助机,做好预缴费工作,防止人员接触过多、流程过于烦琐的情况。第二,要合理地运用多种收款手段,使财务部门加大力度建设医院资金对账平台,将日常资金对账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医院资金的安全程度。结合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RPA等新技术已经在医院的经营和运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建立了门诊、住院两个模块的业务数据与财务会计平台的数据对接,并完善了自动的对账机制,特别是在HIS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账务的管理。财务核算平台从医院系统中抽取数据,实现对企业总账单的自动生成。可以实现支付宝、微信、银行等多种支付模式的连接,并将不同的支付模式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与HIS系统、微信、支付宝、银联等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了整合银行等)业务数据的自动三方核对。本系统的自动核对功能,主要用于显示医院出现错误的笔数和金额,协助财务人员迅速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并能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对账自动化,并产生各类报表,向相关部门汇报;医院还可以利用报表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改进医院的经营战略。

(三)对于就医环节作出调整

绝大多数公立医院管理层较为关注出院流程优化工作,很多还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可以为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推动医院信息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医院还需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措施进行医保审核工作,做好特殊门诊报销工作,并主动研发小程序,智能化开展就医环节。在对账阶段,机器人会定时启动对账,通过医院和第三方平台的交易明细、HIS业务明细、医院内部流水明细等进行实时的结算,并通过对账、POS对账、第三方平台对账;会计核对,医保核对等。支持多种智能对账模式,支持定制的规则库,并利用预设的对账规则,从银行的数据和会计系统中获取关键字段;实现银行交易明细查询,医院和银行之间的核对。将结算单与出纳系统实时汇入,并能及时向患者报告未达账项、已达账项等。可产生对账余额调节表,分析报表等,实现对账交易的全程监控和调节。

根据核对结果,将核对信息发给有核对错误的患者,并将正确的确认邮件发给核对无误的患者。财务内部审计应定期对现金、银行存款等进行定期盘点,以避免出现舞弊行为。医院有多种收入来源,包括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等,因此,要进行审计监督,要对不同的项目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检查业务流程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的检查包括了各种详细的分类、收入的发生情况等,并对发生的金额的准确性进行了审核,并对有关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了检查,以便对收入的各项指标进行审核。通过对收入审计的监督,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机构的收入不合理情况,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控。在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中,以人性化的会计服务为先决条件,以数据的规范化为依据,以管理政策的统一性为保障;标准化的内部控制是核心,提高决策支持的效率,是构建智能化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要素。基于这样的认识,新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应贯穿于整个服务流程。

(四)加强业财融合

第一,要加强财务报销、预算、合同管理系统之间的联系,将报销金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对报销系统进行应用时,需要根据合同要求对超出预算或者是没有进行预算的报销业务进行预警,避免没有合理控制预算的行为出现。并且,进行系统融合,还能够提高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对合同执行进度和预算落实情况的认识,确保合同和预算能够被落实到位,提高合同风险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第二,加强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系统、物流系统之间的联系,做好物资追踪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运用系统生成物资使用、存储凭证,降低重复操作情况。系统需要记载物资的运用状态,对于超出额度使用或者是随意应用的情况进行预警。临床科室要分析出现问题原因,避免计费错误的情况。第三,要将资产管理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相联系。明确医疗设备的运用状态和医疗服务环节的损害、消耗等,并将其和成本核算系统成本相联系,提高资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第四,要加强会计核算系统和财务系统之间的联系,加强业财融合,科学合理地应用各项资源。财务人员能够对于系统进行运用,自动生成多种会计凭证,防止由于人为记账所引发的问题。降低财务人员任务负担,提高其数据分析能力,使财务人员转型为管理人才,确保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业务量和工作效果等,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所凭证。

(五)做好内控管理工作

内部控制可以为预防财务风险提供支持。但是当前大部分财务工作仍然交由人工进行操作,很可能会由于一些因素影响引发财务风险。公立医院需要考虑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考虑到医院现实情况,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内部控制落实到位。比如说,可以将风险管理观念融入线上预算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报销等系统中,加强系统之间的联系,合理地使用经费,防止超出预算的行为,提高预算规范性。再比如说,还需要做好物资盘点工作,对于物资入库、出库工作进行管理,确保物资能够被追溯。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运用财务系统对于各个部门物资应用状态进行监督管控,提高物资运用的科学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和核算系统相联系,达成数据共享目标,为财务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

结语

公立医院还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风险管理观念融入财务系统内,达成事前预警、事中把控、事后控制的防控系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和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相联系,使财务活动被融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各工作中,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政府会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实施中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2019(预算会计).ppt
Excel也可以做出财务管理系统
用友财务软件常见问题解答(3)【转】
房地产会计科目使用
管理会计评论01:企事业单位如何有效推进管理会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