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第一次:回忆我的第一篇新闻稿
userphoto

2022.06.25 四川

关注

         时光荏苒,转眼2016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回忆起今年的点点滴滴,感慨良多,尤其是痴爱新闻工作的自己,不但荣获了国家级的二等奖和三等奖,也拿到了新疆新闻一等奖。看着这些获奖证书,回想着写过的数千篇新闻报道,记忆的思维却停止在我人生的第一篇新闻稿上。

  我的老屋旁边,住着一个五保户老奶奶,可能这个老奶奶害怕什么,早早的就给自己准备好了一口漆黑的棺材,每逢过年的时候,老奶奶就把这个棺材当做冰柜,把年糕呀、煎饼呀之类的年货放在里面;在我们老家,好像人们还是比较忌讳棺材、坟墓、死人什么的,但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次捉迷藏的时候,我就爬进这个棺材里面躲起来,弄得小伙伴们就是找不见。

  这个奶奶对我非常的好,每次看见我,总要拿一些吃的东西给我,在那个物质十分紧缺的年代,对于我来说可谓美味佳肴。后来,老奶奶搬到生产队的共用房里居住,但老人对我还是一如既往,只要看见了我,就拿着吃的东西追我,弄得我这个大小伙子很不好意思。现在回想起这些情节,才明白老奶奶一直把我作为小孩子。

  因为生产队离我家比较远,所以见到老奶奶的机会越来越少。突然有一天,村里很多人都说老奶奶死了,附近的人们就把老奶奶的遗体放进棺材里,然后用砖把屋门和两个窗户堵起来。

  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个夏天都过去了,老奶奶却还躺在那房子里,夏天很远就可以闻到臭气,弄得胆子小的人根本就不敢从哪里经过。

  当时,我对新闻一窍不通,可是老奶奶拿着年糕追我的情形,使我产生了一种利用新闻的方式,帮助老奶奶安葬的强烈想法。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午休的时间,带着照相机,悄悄的像做贼一样,溜到生产队,看着前后无人,对着那房子迅速拍了几张照片,心惊肉跳的逃回去,发挥自己会冲洗照片和有放大机的优势,当场把照片冲洗放大出来。

  考虑到当时是狠抓计划生育时期,对超生的人可以行使牵驴拆房等强制措施。思来想去,感觉把计划生育的主题加进这篇新闻稿件,可能才会引起管组。于是我先写了一首诗做开头:这是三间平平常常的民房/这是一座奇奇怪怪的坟墓/墓中“安葬”着老五保户/时隔一年零八个月还未入土;接下来,简要的对这件事进行了叙述后,阐明自己的观点“怪不得这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如此难搞,村里人纷纷议论,要是这个五保户奶奶有一个女儿,也不会落到如此下场,看来还是多子多福呀!”由于害怕大家知道是我写的,就用了一个“童玲仁”的笔名,寓意为同龄人。

  篇稿件发出去,很多被刊发,老奶奶在见报当天就被安葬;据说,人们拆开堵着屋门的砖去弄棺材的时候,一条很大的蛇从棺材里跑了出来,吓得人们纷纷逃跑……

  一直几年过去,我才听说当时的这篇稿件被重要领导给予批示,还在地区召开了现场会,地委一个领导在现场会上说,这是地区建国这么多年来,发生在农村的一个极为恶劣的愚昧事件。

  光阴似箭,转眼这件事情过去几十年了,我也从那个毛手毛脚的小屁孩走向编辑记者之路,也报道出一些轰动的新闻事件,但我对人生第一篇新闻稿的诞生,却记忆犹新。不过,也一直认为在年轻不懂事的少年时代,为自己的家乡做了一件丢人的坏事。

  一个在国家级媒体工作的哥们儿听说这件事后,安慰我说:哥哥,这篇新闻属于当时农村的一场革命,你想想,既然老奶奶都放了一年零八个月还没有埋葬,不知道愁坏了多少村里人,是你的这篇新闻,解决了他们的难题啊!要是放在现在,这篇稿件可以荣国国际大奖的呢!

  现在想来,不管我做的对与错,可对于这个五保户老奶奶来说,入土才能让她真正的安息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海水珠:知青岁月之房东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600字
战友情(44)|“启蒙之师”马伟民
新闻稿——要把似是而非的新闻写成新闻
这事儿受理了|五保户生病政府是否有帮扶的咨询
老太养大6个儿女却无人养老 守着棺材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