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文华丨在西藏 遇见高原最美春色

在西藏 遇见高原最美春色

我奔向西藏的视野和梦想,是由米兰·昆德拉的这句话开始的: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火车上那些不眠的昼夜,我凭窗而坐,舍不得漏掉任何一个场景:寥廓苍茫的无人区、真诚礼敬的护路人、倏瞬而过的藏羚羊、安闲淡然的野牦牛......一座座神山圣湖,一个个藏寨村落,一盏盏铁轨路灯,把我的视线拉的更长远,让我的记忆永不消逝。

决定这次出行后,我一直用不停地收拾行囊来掩饰我亢奋的状态,好像去赴一个期盼已久的秘密约会。

3月13日我和三个伙伴坐上了西宁开往拉萨的列车,踏上了1956公里的青藏线。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青海湖、昆仑山、唐古拉山、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措那湖、 可可西里、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和羊八井隧道群、德令哈、格尔木、那曲、当雄、羊八井......这些陌生的名字和车站像颗颗明珠被青藏铁路蜿蜒串起,在这条夜晚连着白昼的行程中与我们贴身而过。

拉萨的清晨阳光明媚。早上先去预约了参观布达拉宫的门票,然后四个伙伴用一天的时间适应高反,也借此流连八廓街的角角落落。来一套西藏印象写真,把真挚的笑容留在雪域高原的阳光下,亦留给老年的自己。

第二天如约参观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宫堡式建筑群,位于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群楼高耸,殿宇嵯峨;背后的拉鲁雪山群大气磅礴、巍峨壮美;花岗石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风格独特,经幢、经幡、宝瓶铜瓦鎏金;摩羯鱼、金翅鸟脊饰金碧辉煌;红、白、黄三种色彩对比鲜明;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特色神秘,处处显示着藏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信仰。

沿着花岗岩的之子形石阶路走走停停,气喘吁吁。明丽的阳光下,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雪白无暇,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艳如玛瑙。依墙而立,轻轻抚摸历尽岁月沧桑的墙体感受它恢弘的气势,就像抚摸一段尘封久远的历史。侧耳倾听,仿佛远去的令旗还在苍莽雪峰间金鼓齐鸣、车马疾驰。

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更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永久佐证。随着导游的引领我们次序参观寝宫、佛殿、灵塔、僧舍、壁画、唐卡、雕刻。殿堂内画雕梁画栋,色彩斑斓。五世达赖喇嘛觐见清顺治皇帝、文成公主入藏图、布达拉宫兴建图等令人难忘。佛像壁画、金银饰物、藏经册印、各种法器栩栩如生,涵盖历史人物、宗教神话、佛经故事、民俗建筑等,堪称一部恢弘珍贵的历史画卷和艺术长廊。  

在拉萨这片神佛驻地,神山圣湖水的路上匍匐着磕等身长头的跪拜,古老的八廓街上涌动着转经和念珠的虔诚,处处流淌着信仰的力量。

从山上眺望,拉萨的街景一览无遗。远处,药王山叮咚的凿石声轻轻回荡,美丽神奇的拉萨河静静流淌,街道平整、车水马龙。拉萨,这颗雪域明珠已然是一座欣欣向荣、幸福繁荣的现代化都市,显现着它不断前进的脚步。

3月17日出发林芝。经过达孜平原,翻越5087米的米拉山口,沿着尼洋河往东行走,首先去往巴松措。

在司机兼导游的邹师傅指点下,我们气喘吁吁地登上了二百级台阶的达切拉观景亭。很佩服从郑州独自来旅行的65岁的张姐,扎一根花白发色马尾,几个小年轻人都懒得爬的台阶,张姐硬是一步一级地爬上来。

巴松措藏语中是“绿色的水”,湖面海拔3700多米。俯视巴松措,白云悠然,雪山环绕,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湖水泛着粉绿、翠绿、碧绿、墨绿、幽绿的光泽,青翠欲滴,一副与世隔绝的盛世容颜。

邹师傅仔细算着时间,带我们去看海拔7782米的“众山之父”--南迦巴瓦峰。据说南迦巴瓦全部显现日年平均仅65天,大部分时间都被“哈达云”缭绕,十人九不遇,所以也称它“羞女峰”。能够看到南迦巴瓦峰日照金山是缘分、运气和神灵的眷顾,看到了会幸运一辈子!

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真不敢相信,此时我正身处这些如雷贯耳的地名当中,听自己的心跳,察自己的气息。此刻,青藏高原不在是地理学上的经度和纬度,而是时间的厚度和空间的广度。距今4-5亿年前一个名为“特提斯海”的海洋经过漫长的板块运动拔“海”而起的涅槃,使这片土地成为万山之尊,它骨骼坚硬、山体英拔、胸怀广博,它的存在告诫着人们,在自然“神力”面前,人必须保持一种谦逊、恭敬和仰视的姿态。

傍晚时分,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横亘眼前。主峰犹如直刺苍穹的战矛,被柔美的夕阳点燃,整个峰体金光璀璨,如梦似幻,森严锐利的群峰阵列周围,使南迦巴瓦峰宛如一座金碧辉煌的空中殿宇、一尊神奇的云中天堂,呈现着它刚烈无比的雄姿和不可征服的威严,傲睨万物。

大家都为自己的幸运赞叹,用手机贪婪地定格着南迦巴瓦峰棱角分明的岩壁和光芒四射的神圣。

今晚入住南迦巴瓦峰对面半山腰上的索松村。一轮圆月跃上南迦巴瓦峰顶,南峰含珠,山月同辉,似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

张姐不着急吃饭,她独自坐在后院桃树下的铁艺吊椅上,并招呼我“快来看看夜晚的星河,听听流水的声音,夜色真好”。于是我和她一起坐在雪峰穹顶之下,不说话。仓央嘉措的诗句“人们去远方只是为了紧紧地搂住自己,我只喜欢在笛声中闻着野草的清香”也在月色中浮现。

如果说西藏的灵魂是神圣的雪山、庄严的寺庙和飘动的经幡,那西藏的春天就是林芝三月桃花的粉妆玉砌。

林芝的桃花旺盛狂野,很多都有百年千年高龄。它们都有各自的节奏,你来与不来,我自绽放。哪天,哪个你,遇到哪一朵花,都是缘分。

青稞未绿,桃花已红。初春的林芝,冬天还未完全退去银妆,田间垄上、纵横阡陌、寨前屋后,无一不是野生桃花的世界,处处春意盎然。这些桃树遒劲壮硕,缀满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嫩蕊花蕾,与蓝天白云、雪山苍松、河谷流水相互映衬,一副雪域江南的田园风光。

我们纷纷闯进桃林闻花香,听花语,拍花景。这一息花影的专注与觉照,估计今后的梦境里,总有一枝横斜的桃花,一直开到我的枕畔。

我在朋友圈中的旅途记录引起围观。一友来电“西藏也是我向往的地方,看到你去就像我去了一样兴奋。”一友留言“有高反吗?我去西藏头痛欲裂,浑身肌肉酸痛无力。”退休同事问“你真勇敢,是报团还是自驾?”外地同行说“你太厉害了,去西藏了,我都不敢去。”

西藏是很多人的梦和戒不掉的瘾。止步不前的理由大多是“没钱、没假期、没旅伴、怕高反”。

有旅友说:没有经历过高反的人生是一种缺憾。旅行就是就把双脚放在地狱,眼睛搁在天堂。从西宁一路感受高反,时而晕懵时而头痛。袋装小零食切糕、兰花豆、酸奶、速食方便面都被高反整的鼓鼓囊囊。

藏语中“措”是湖泊的意思。平均海拔高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有大小“措”1500多个。阿里大北线被戏称是一条“一错再错”的路。看来,要想看到“措”,的确需要“一错再错”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得到视觉的恩赏。

3月20日行程调整,我独自去了羊卓雍措和日托寺。司机反复告诫路难行、山难爬、气难喘。果然,世界屋脊之路路面狭窄,沟壑纵横,仿佛挑战极限的人在由摩天大楼连接的丛林边沿上左突右拐,险象环生,还有断断续续的搓板路供内脏蹦迪。

4700米的加若拉山口清风猎猎,寒意阵阵,阳光如万箭齐发的金针,瀑布般飙射而下,所向披靡,日光倾城。行走其中如同行走在金色的琥珀之中,时光缓慢,血液浓稠,空气凝滞,皮肤、嘴唇、脸颊正在风干。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和巴松措不同,羊湖的水是一种纯净的蓝色,沿着湖岸行走,登上一块山坡,不同时刻、不同方位下的羊湖显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蓝得纯粹,蓝得彻底,蓝的通透,仿佛收藏了世界上所有铺天盖地的蓝色秘密,让万物低迷。

全世界最孤独的寺庙---日托寺像一座小小的城堡孤独的矗立湖中。想起紫藤晴儿的诗句“我仅须拾起行囊,抬起一片天空,蓝色便是前程”。

返程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拐弯处,车子出了故障,师傅一边拨打救援电话一边安抚旅客。最终我们在高原呼啸的山风中待了一个多小时救援车辆才到。

高反因人而异。一伙伴从海拔4728米处的色季拉山垭口返回拉萨后,便双腿发软、头疼欲裂、恶心呕吐、嘴唇发紫,感觉身体被掏空,连按氧气阀的力气都没有......但最终她还是顽强地回到开始的地方。     

大部分游人在这个季节的拉萨,都会感觉皮肤紧绷、呼吸刺痛、鼻孔结痂。我的左手中指手背第一关节和大拇指指甲盖处先后裂开了一道血红的“樱桃小口”,我惊奇我的右手竟然比左手能抗高反。回来后还发现,左眉梢处还被钉了一颗豆粒大小的晒斑。

21日早上,在餐馆遇到与我同车去羊湖的湖南小伙,他满脸弥漫性晒斑,我赶紧给他支招。他却说“管它呢,景色美轮美奂,高反就是浮云。”

这一路,我们的行程也多有曲折,火车、飞机改退签四次。26日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6.0级地震。29日新疆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

是的,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在灾祸面前,绫罗绸缎并不比荆钗布裙高贵,裘马轻肥也不比村酒野蔬优越,生命中最重要的还是身安体健、家人齐整,明天的你还能看到窗外的一轮明月光。

生命如此短暂,活着既是一种幸运。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吵、道歉、伤心、斤斤计较,一切稍纵即逝,有什么理由不给自己一段柔软时光,去感知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旅行的美妙在于途径的风景与看风景的心境不可复制。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处处都是厚重历史和醉人诗篇,不一样的节奏与气象,让人流连忘返。

3月28日,西藏各族群众隆重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雪域高原在“翻身农奴把歌唱、不忘初心跟党走”的颂歌中古柳返青,春和景明。

如果你问我还会不会去西藏,我的回答是:我当然还要去看西藏人民如今幸福生活的新模样。只此一个理由足矣。

浪花文学社简介

创建“浪之花文学社”的目的就是为广大文艺家和文艺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发布文艺佳作,继承和宣传中华文化,创造和弘扬正能量。

 “浪之花文学社”内阁成员名单如下

社长:浪花之女     

主编:秋彤、董赴     

责任编辑:浪花之女

编辑:沐沐  、浪花之女  

设计:五斗堂甘志伟 

美术指导:五斗堂甘志伟

法律顾问:钟馗   

编委:浪花之女、秋彤、董赴、沐沐、五斗堂甘志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万米高空看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是什么体验?
2018.3月下旬/时隔11年我再次前往西藏高原拉萨/林芝/鲁朗/波密/南迦巴瓦/雅鲁藏布江峡谷等地...
西藏绝美的春天
9月份去西藏要这样玩!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进藏,你需要知道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