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21世纪这么多人迷信?

从互联网的普及到如今人手一台智能上网设备,随着一句“科技改变生活”的口号,让人们以为21世纪是科学的海洋。认为只要身处在各种“科技”之中,自己便是属于先进思想的范畴,跟着科学后面走就不用思考了。

久而久之,科学成了21世纪的“全能神”,似乎科学解释的一切都是对的。

欧洲中世纪神学宗教大兴,基督教独掌思想大权,一切以教会为最终解释。不同思想和理论不仅不可以发展,还要面临来自权威的否认和压迫。简单的日心地心之辩就是如此。但是受压迫的力量并没有随着压迫而消失,在漫长的时光里悄然发展壮大,直到“科学思想”诞生,正式对抗宗教权威。把对真理的解释从神阶拉下,拉到普伦大众之中,从此“只要理性的思考和实践,所有人便可掌握真理”。此举解放了大批人的思想,并将人们带入一片空白的真理领域,而后这些人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本身的样貌。

这样“自由”的思想,在我们东方的历史中属实不是什么新东西。大家熟知的六祖慧能(唐)“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本意讲的便是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具有开启自身无边无量智慧的钥匙;王阳明(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则更深度具象地解释了每个人个体所蕴含的力量,以及开启宝藏的钥匙“致良知”;四书五经中更不乏此类,例如《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致知功夫何尝不科学?都是强调个人的建设,而非对权威的盲从认可。虽然没有诞生出西方近代一样的科学成果,但是中国人绝对不缺乏科学的求真进取精神。只是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把许多精力和重点,都花在与“天”斗中。从《周易》的阴阳,到后来的五行四时,都是关于“天”的规律展开的思考和总结归纳,那时人们也许相信,弄明白老天爷的道理就能长兴不衰,可以避免天灾的影响,可以日子更好,吃的更饱。所以古人在天文方面的成就是不低的,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万年历,等诸多农学知识,其实都是和天文相关。还有基于天文运用在人事方面的学术,如数术大六壬,四柱学,紫薇斗数等等这些都是和天文信息直接相关的应用。这些其实本身并非不科学,并非属于迷信,只是属于较为落后的模型,但是其中包含的科学精神以及探索方向,未必对人类社会是没有用处的,这个需要有兴趣的后人去考证发扬其中内涵。对待这些数术的态度也要转变,找准内核去丰富去思考去验证,不要神话迷信古人所传知识。

当代社会,科学扮演的角色就和“神”一样,而权威则是它的代言人,同中世纪的上帝与宗教的关系一样。很多人关注专家权威的头衔,头衔越高越科学,含真理量越高;反正没有头衔和名气,那一定不科学,属于漏洞百出的谬论。不求真,不思真。相信权威,这不就是迷信么?对科学思考的缺失和无知,盲目沉迷信仰和崇拜倾向于某个人物或者群体?

很多人看到这会有同感,觉得失去了科学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这里想说,独立思考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科学终究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一个方式方法,不是那么重要。

当今时代孕育出了许多现象,比如“自我较真”不如“让别人去较真”,喜欢对比孔夫子和柏拉图哪个牛,佛和道哪个更厉害,不去探索和求真,等着“专家”和“博主”去探索,而后把结论给自己。像皇帝在批奏折一样,发现被骗了就去怪“专家”“博主”,粉转黑。还有诸多现象,描述不完,也斩不尽。所以借用中医思想,治病得寻根。

文化有兴衰,不管儒释道还是马克思,牛克思。都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面起起伏伏,在如今这片土地交织而又相互影响。这些思想无不在经历着“成,往,坏,空”,只是文明有文明的长度,人生有人生的长度,所以马克思死了,但是马克思思想可能才刚刚开始发光发热。说远了,这里讲文化,主要是说明文化思想都不可能长盛不衰,尤其是我们这片土地,太多思想秉令而生,又悄然褪去光彩,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做功,直到属于它的舞台到来。这些思想都像果实一般,而在这片土地真正扎根,生养孕育这些思想果实的,是经久不衰“中国人的精神”。

1979年9月9日,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去世。他在这片土地上为后人留下太多宝藏,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但是有一句话一直在影响我“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必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我是不明白千千万万的我们,怎么变成他?后来长大看了很多相关书籍,想弄明白后人怎么能够成为他。我不明白。后来参加工作经历的多了,想的多了,发现其实真正影响后人的并非他的思想或者智慧,而是他的精神,支撑他在乱世寻出一条适合中国人走的道路。而这个精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是那一群先行者身上都有的,是全国人民身上都有的。这个精神我不想说清楚,但是稍微了解近代百年的历史,能够明白这精神是贯穿始终的。而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这种精神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需要的时候都会具象显现出来。这才是导致我们文明长久不衰,哪怕被异族占领也从未消失和中断过,这种精神力量,不应该被抹去。

强调了精神,其实再来看精神和科学的关系,无非就是内和外的关系。精神为内在灵魂,利用科学的方式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假若没有精神,科学就成了工具,科学家没有精神,科学家就成了工具。所以精神建设是我们当下很多人极度缺乏的。虽然“精神”看似虚无缥缈,实际这才是影响一个人本身的根本物质,它是真实不虚的,遇强则强的。没有精神支撑的一切,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遇风则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智能也是最迷信的时代开启了。思考不重要了,仿佛一切如同作业本一样,从后翻开都会有答案。获取知识并非科学理性的,只是对比专家博主们的头衔,实在不行看看评论区的风向和高赞发言。全是享受,如皇帝批阅奏折一般。这样机械式快餐式的习惯养成,凡事问专家,问博主,问评论区,唯独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让自己去探求出一个答案。看似丢掉的是思考能力,实际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

说了精神和科学的关系,最后就是怎么建设起这样的框架,其实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科学理性的思考和阅读,从前人流传至今的经典中寻找,科学对待经典,利用当代科学的阅读和思考方式,努力把经典带到全新高度,而非将任何经典视作“无上真理”。如佛陀于《金刚经》所言: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最后附上一段鲁迅所说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相呴以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迷信”
过度崇拜科学,是一种迷信!
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
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论波普尔和他的科学进化说(全文)
第一四六章 改造沙漠,楼兰人的精神力量功不可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