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排出了目前纳米行业前十强企业。 2010-10-06 16:16:08
纳米企业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涉及 到很多方面,其应用逐渐渗透 到多个行业。
在中国,与其他新经济产业不同的是,纳米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健而相对平缓的发展。尤其是在行业主体——纳米企业的整体发展态势上,其行业管理和行业统计是相对滞后。自2001年3月以来,关于纳米企业的数量,公开的只有科技部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数字:纳米企业的总数是323家。此后,再无官方机构的信息刷新。最近,国家纳米中心任红轩先生对记者表示,据他估算,目前纳米生产性企业保持在500-800家之间,而应用或渠道型企业会超过上千家。
因此,作为新经济产业报道的主导平台,《新经济导刊》在国家纳米科技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国纳米企业的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按照一定的参考标准,排出了目前纳米行业前十强企业。
通过全面的梳理和客观的排名,我们可以肯定,中国纳米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产业化初期。
四个关键指标
对于纳米企业的行业评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任红轩先生列举了四个关键性指标:规模、成长性、研发力量和创新性。其中,“规模”体现为企业的投资力度和大小;“成长性”体现为企业在盈利方面每年递增;“研发力量”,与是否有自己的研发力量有关,并且适当考虑核心技术的源头;“创新性”,表明企业核心技术是自主研发技术还是引进技术。
任红轩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些指标,是因为这些指标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创新性,衡量了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长性,代表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规模,体现了企业现有经济实力。这几项其实是相互关联的,相辅相成的。只有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实力,才能保持创新性和未来的成长性。纳米技术的企业大多从事的是新兴的行业,单靠一项指标恐怕很难衡量,所以我们综合以上指标进行排名。并且由于我国从事纳米技术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与国外众多的大公司参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对纳米技术企业的评价变得充满复杂性。”
对于这四个关键性指标,中科院化学所某博士评价说,“产业规模”和“市场成长性”非常重要。“纳米产业属于前沿技术,离全面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能否大规模生产是其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前提。”她认为,“此外,创新性也很重要,产业规模表现出企业目前的产业价值,而创新性体现出企业未来的市场及产业价值。”
十大领军企业
基于以上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上市公司年报提供的权威数字,以及“产业规模、创新性优先”、“市场成长性与市场收益性并重”等原则指导,我们综合了各界意见,设立了以下指标体系。我们分别以0.3、0.3、0.2和0.2(即总参数为1)的权重,相应分配给产业规模、创新性、市场成长性以及研发力量等指标,特别推出以下“2003年纳米业TOP10”。
对于入选的10家企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任红轩进入深入而全面的点评:
1、上海四通纳米港销售目标预估为5亿元人民币,以全国纳米技术产业化中心为产业目标。企业凝聚了上海的纳米科技人才,集中了上海的金融优势,发展步调比较快,眼光比较长远,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讲,做得比较好。尤其是该公司的技术涉及到纳米生物医药领域和环境领域,在未来的发展中,前景十分广阔。
2、中科纳米技术工程中心公司,技术支持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的几家研究所,具有三个纳米新材料技术产业化项目,并建立了产业化基地,在多个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力量。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市场成长性很好。
3、安泰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力量。其研发背景为钢铁研究总院,又是上市公司(上市代码:000969),其生产的结构材料在未来很有市场。并且该公司目前已经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在未来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4、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北京本原显微仪器开发中心,率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以及扫描隧道显微镜等五种新型表面分析仪器,获得五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在这方面的技术垄断,在我国纳米仪器设备研制方面开了先河,可以誉为促进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的发动机。
5、作为首家香港挂牌上市公司,广平纳米年产各类碳酸钙5万吨,是我国大型沉淀碳酸钙生产基地。但是,不是说粉体生产不好,只是下游产品的开发决定了粉体生产的市场和前景,从成长性来说,存在这样的问题。随着粉体生产企业的日趋增多,在这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6、太原化工的8万吨纳米复合PVC树脂技术改造,于2003年11月20日才完成,产值还需要时间来完成,产品也需要市场的检验。太原化工应用纳米技术选择了引进。作为主板上市公司,相对来说,其市场成长性不错,生产的是终端产品,未来是市场还是比较广阔的。
7、首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环境保护产品的生产应用,符合当前国家和国际注重环保的政策与潮流,具有广阔的市场成长性。
8、舟山明日纳米材料有限公司需要开拓新的利润增长方向,应着力帮助下游厂商开发下游产品的应用。
9、东北超微粉制造有限公司的纳米硅基陶瓷系列粉,使我国早从1997年就进入世界上具有纳米粉生产能力的前三甲。但是,“如何寻找未来的增长点”,是这些生产粉体公司应该注重的方向,粉体生产出来就应该去应用,所以下游厂家的多少决定了粉体生产公司的存亡。
10、北京纳米阳光科技公司的发展重点是纳米工程塑料,也是未来纳米技术应用中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具有相当好的市场成长性。
发现三个矛盾
以上十家纳米企业堪称行业领跑者,此外,还有合肥开尔纳米、海尔科化以及山西丰海纳米科技公司等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具有15kg/小时碳纳米管批量生产技术。有业界人士估算,以200美元/克计算每小时创造价值超过3000美元。
对此,专家认为:“目前碳纳米管下游技术和企业很少。虽然能够生产这么大的产量,还有待于下游技术和企业的成长。而这在未来的1-2年内很难完成。此外,其他机构比如深圳纳米港也可以大批量生产纳米碳管,随着生产企业的增多,相互竞争将导致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的利润率也会随之下降。”
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也表现出对纳米科技的大力介入。包括:苏威孚(0581)、小鸭电器(0951)、爱建股份(600643)、美菱电器(0521)等。
与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领军企业相对比,在近几年发展中,纳米行业中一些企业发展陷于比较混乱的局面。专家认为,在行业体系的梳理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矛盾中:
第一,纳米科技应用与概念化炒作;
第二,纳米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
第三,广大投资者对于纳米行业宏观及中观权威数据旺盛需求,与行业统计和行业标准发展滞后的问题。
正因此,本刊这次梳理,尽可能全面和系统整理,并研究了绝大部分信息。但由于行业发展初期的制约,以及公开数据的有限性,我们在获取数据的全面性方面难免会有欠缺和个别疏漏。但是,作为国内首次对纳米企业排名,必将有力地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快速地发展。随着纳米科技的全面和蓬勃发展,其不足之处将在实践中不断得以修正,更欢迎有产业规模的企业和研究实力的机构,积极踊跃参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科新材料总经理付兴国一行来我司考察交流
【忠言悟道】石墨烯产业 系列报告 之一: 由石墨烯应用技术 产业论坛看行业 发展
韩国纳米科技发展政策及对上海的启示
钠离子电池投资持续升温
华泰证券:石墨烯二十一世纪的“材料之王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