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公共自行车系统投用 全线20公里
凤凰花的颜色,海上花园拒绝机动车污染肺部呼吸
城市空气中弥漫着污蚀的汽车尾气沉淀,雾霾的早晨呼吸无法忍受一夜前肮脏的机动车排放废气,人类还怎么继续呼吸?
福建省厦门市出台《厦门低碳交通规划》,未来厦门交通领域将追求减碳目标,倡导“公共交通+自行车”模式。
根据《厦门低碳交通规划》,厦门跨区出行,即厦门本岛与岛外之间将以轨道交通为主,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城市快速公交可进行升级转换轻轨。除了轨道交通之外,水上巴士也将是厦门公共交通发展的重点。而在各个区域内出行,则以公共交通为主导,自行车、步行与之相衔接。
海西晨报 2013年08月30日 07:04
您见过自行车零部件用航母钢打造吗?9月来海沧吧!!! 您不但可以看到它还可以骑行它。
据悉海沧公共自行车9月有望“开骑”,记者见到了海沧首批公共自行车,车身造型动感十足,色彩鲜艳活泼,立即激发出人们骑行的欲望。
   
记者体验骑自行车。              第一批自行车车身以凤凰花色为主,色彩鲜艳活泼。
记者 邱雅萍 摄  邱雅萍 陈天笑 实习生 竹云 肖馨 兆静 通讯员 惠荣 东帆 妙思
晨光熹微,橙红色的车流伴着海沧湖畔如画般的美景,人们骑着单车在湖边走走停停,一边呼吸着绿草的清香,一边悠然骑行,甚是开心。昨日,记者从海沧区获悉,在海沧湖畔慢骑观湖将指日可待,预计9月份市民、游客就可到海沧感受骑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的乐趣。
据悉,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作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海沧试点“第一炮”,总共分四期进行建设,一期有望在9月投入使用。近日,记者从海沧城建集团了解到,首批公共自行车将陆续到位,智能停车柱、岗亭、车棚等配套设备也正在有序的安装中,临时自行车e通卡也已制作完成。“今年年底计划再投入1000辆自行车,供市民骑行。”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 邱雅萍 摄
中骏海岸一号站点里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据悉,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在海沧湖绿道上设置4个站点,分别为中骏海岸一号站、加州海岸站、阿罗海城市广场站、中骏天峰站,联结海沧湖与海沧大道,路线全长20公里。目前,在这四个站点的服务站中,工人们也正紧锣密鼓地加紧施工,平整土地,种植花草。
昨日,记者抵达中骏海岸一号站点,现场工人们正在安装停车棚,停车棚颜色以凤凰花色搭配米黄色,十分清新。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建设分两批人马进行,一批进行现场施工,一批进行软件系统调试。智能停车柱、岗亭、车棚、底板等公共自行车配套设备目前已运至各站点进行安装。同时,为了更方便市民骑行,休息点、观光台、服务站、车辆停放点、纳凉点等将会有机结合,建立公共自行车智能停车系统,并科学、合理配置值班人员。
此外,第一批临时自行车e通卡已制作完成。在收费标准方面,海沧区参考各地模式和标准,初步考虑使用1小时内免费,1小时以上按照2元/小时进行递增计费。
【人人争当规划师】市民有三大期待
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人人争当规划师,一场革命性的“全民头脑风暴”在海沧掀起。近日,晨报独家联手海沧区委、区政府向社会征集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金点子”。同时上期推出的“五大功能”、“十大需求”您最期待哪一项的问卷调查引起市民关注,各项互动渠道收到回馈1.2万多条,其中在2000条的问卷调查反馈中,大部分民众十分认同健身、休闲等功能,并对代步、接驳等功能,上班、上学等需求提出观点。
据悉,目前公共自行车站点工作人员已进行专业的礼仪和操作系统的培训。公共自行车运营的有关服务指南、骑行投保及公共自行车标志的确定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据悉,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后,将邀请广大民众、骑行爱好者等一同试骑,并根据自己的骑行感受对站点建设、线路设置等提出自己宝贵的金点子,一同为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出谋划策。
期待一:骑行带来健康
在多选的情况下,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民众十分认同健身功能。居民张大爷说,“现在生活好了,开车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运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这次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倡导低碳、环保出行,还能提倡全民健身。”此外,自行车爱好者小陈也在微博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能够在自行车道旁设置些极限运动区、专业的自行车赛道等,这样既能鼓励大家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又能形成海沧特有的“骑自行车文化”。卫生局的陈清清也提到,自行车运动也是预防慢性疾病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期待这种方式带给大家健康。
期待二:自行车站点搭小棚
在调查的结果中,大部分民众对于该系统的实用功能也给予了相当高的期待。31%的民众认同接驳功能,50%的民众认同其代步功能。海沧居民黄女士说,公共自行车对于短途的上班、上学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了,但是路线设置上一定要连接校区、工业区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效果。海沧居民邱晓婷提到,“自行车站点最好都搭建个小棚,如果遇到下雨或是出大太阳都不怕,可以暂避一下。而针对接驳,站点最好能设置在小区较集中的地方。”
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令海沧维多利亚小区的居民十分期待。“维多利亚小区位于海沧新城区,目前比较少公交车经过我们小区,可是我们这里入住率十分高,出门坐公车比较不便。能不能在这建个站点,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骑车去转车,或者是骑车去上班。”海沧居民王先生建议。
期待三:骑行路线囊括城市美景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人们越来越想慢下来享受生活。如今海沧拥有两条厦门最美的道路以及厦门首条绿道,覆盖海沧全区的“山水绿廊”也正在建设中,近五成民众认为在此基础上建设公共自行车道,能让绿道两旁旖旎的美景和热闹的都市生活呈现出来,让更多人来到海沧观光游览。
“自行车道路线的选择,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囊括这个城市的美景,沿途的美景会令人心旷神怡,错过的话实在太可惜了。”河北的“90后”学生小张通过电视剧《贤妻》认识了海沧,此次得知海沧要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她特地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
厦门公共自行车系统可行性的调查问卷
(1) 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B.18至40岁C.40岁以上
(2) 您的职业:A.学生B.公司职员C.商人D.工人E.其他
(3) 您所在的地区:A.厦门岛内B.集美C.同安D.翔安E.海沧
(4) 您在最近一年内使用自行车的情况:A.从不B.偶尔C.经常
(5) 如果有,您的使用范围:A.1公里以内B.1公里以上
(6) 您觉得自行车使用中存在哪些不便:A.停放B.道路C.交通
(7) 您平时的主要出行方式:A.公交B.私家车C.步行D.摩托车
(8) 您认为本市的公交系统(BRT)存在哪些不足:
A.拥挤B.站点少C.线路覆盖面少D.收费
(9) 您是否了解过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A.是B.否
(10) 如果在本市实行公共自行车项目,您的态度是:
A.赞成B.反对C.无所谓
(11) 您觉得厦门没有实行公共自行车的系统的原因是:
A.没有规划非机动车道B.政府不够重视C.租赁系统存在不足D.市民呼声不高
(12) 您认为公共自行车在厦门有什么独特优点?
A.于旅游业结合 B.环保绿色C.与BRT结合,丰富城市公交
(13) 如果在本市实行公共自行车系统,您会如何使用(或您认为公共自行车的最大用途是):A.上班B.观光C.购物D.其他
(14) 您认为公共自行车出租网点应设置在哪些地方(3个):
(15) 您对在厦门实行公共自行车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想法:
自行车零部件用航母钢打造
自行车,大家都见过。但是没有链条的自行车、零配件用打造航母的钢材制造的拉风自行车,你见过没?
昨日,记者见到了海沧首批公共自行车,车身造型动感十足,色彩鲜艳活泼,立即激发出人们骑行的欲望。与市面上的普通自行车相比,该批自行车的配件材料等都经过特殊的处理,车身不仅防锈,容易松动的部位也都进行了特殊的加固处理,避免了车子在使用时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
听说自行车的花鼓、转动轴钢材都是产自台湾,转动轴钢材更是高标准的航母用钢材哦!此外,自行车采用无链条轴转动、实心轮胎,届时骑车一族再也不用担心自行车爆胎、漏气和掉链子了。自行车采用汽车、摩托车等使用的鼓式刹车,灵敏性高,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同时也方便后期维护。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方便市民的使用,第一批公共自行车中有20辆的子母车。届时,爸爸妈妈们就可以带着孩子们一同舒适地骑行了。
昨日,看到这动感十足的自行车,记者迫不及待地骑上一圈,体验了骑行的快感。自行车轻重适宜,骑起来又稳又轻便。车架直接焊接在车头把手上,即使道路颠簸车架不会左右摇摆,钢制的车架承重力也更好。车铃和手把一体,转动手把就可以发出清脆好听的铃声。刹车灵敏,也不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同时坐垫可以调节到适合自己的高度,骑行更舒适。看到这,是不是跃跃欲试啦?
厦门海沧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月底投用
全线20公里 2013-08-23 19:09:05
海沧大道—滨湖北路段效果图,引水渠边设计有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未来,厦门将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
海沧大道—滨湖北路段效果图,引水渠边设计有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现场图片)
未来,厦门将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4条骨干轨道交通纵横交错覆盖全市;编织848公里绿道系统;10大山海通廊串联起山、海、城……昨天,厦门市规划局任国岩总规划师接听市长专线,解读并听取“美丽厦门大家建”的意见、建议。根据日前亮相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讨论稿),厦门将打造“公交+慢行”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构建“地铁+旅游轻轨+BRT”为骨架的公交体系;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限制岛内及跨岛小汽车出行;建设高品质慢行专用道、公共自行车系统、水上交通和旅游交通,营造“人性化”街道空间。
月底到海沧骑公共自行车 全线20公里看湖海双景
作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区,海沧全面启动全区绿道系统和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目前海沧已建成的首条绿道——海沧湖绿道,是规划中的省级滨海绿道,总长约22公里,其中自行车道约13.4公里,步行道约9.4公里。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局
四川都江堰免费自行车系统启用半年成摆设
福州便民自行车使用“冷热不均” 借车热情低
海沧大道等路段已专门开辟了自行车道,厦门市第一个公共自行车系统计划本月底在海沧投用。据了解,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总共分4期进行建设,一期计划在本月底投用。一期在海沧湖绿道设置4个站点,分别是中骏海岸一号站、加州海岸站、阿罗海城市广场站、中骏天峰站,全线长20公里,将海沧湖和海沧大道连成一体。二期计划在9月底将海沧主要的商业网点连接起来,在海沧生活区设11个站点,主干道行驶路线约40公里,将涵盖阿罗海城市广场、永辉超市、乐海超市和天虹商场等。年底前计划启动三期,将海沧成熟的生活小区进行连接,计划在海沧生活区再设20个站点,涵盖未来海岸、京口岩、水岸名筑、未来橙堡、兴港花园、绿苑新城等生活小区。明年将实施第四期工程,将公共自行车系统延伸至青礁慈济宫、石室禅院、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天竺山森林公园和过芸溪。
岛内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年内投用 半小时内免费
任国岩透露,岛内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将于年内在五缘湾及湖里高新技术园区试点,范围包括云顶北路、环岛北路、环岛干道、钟宅路,自行车道长达18公里。
据了解,该试点区将投放超过1200辆公共自行车,试点区将配套100-200个租赁点。租赁点将设置在居民区、酒店、邮局、银行、学校、餐饮店等集散区。据悉,公共自行车租赁将采用IC卡刷卡管理,市民可先往卡内充好钱,租车时扣除一定押金,还车时扣除租费后押金会自动返还。收费标准上,租车半小时内免费,超过半小时收费,收费标准将很低。
任国岩表示,岛内先在这一片区试点主要是这一带公共交通相对比较薄弱,并且软件园、科技园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公共交通工具有需求。
厦门规划局信息显示,至2015年厦门岛公共自行车需求规模约1.6万辆,布设点位约400个。每个点由公共自行车、智能停车柱及网点管理箱组成,占地约20平方米至25平方米,一般设置在中小型居民区、酒店、邮局、银行、学校、机关、餐饮店及集散中心附近。正式推开后,将实现区域间无缝对接、无死角覆盖。
5条步行系统连城海河山 公开征求建议力争早动工
“厦门慢行系统已进入落实阶段。”任国岩介绍说,厦门市规划局网站目前正在公示首批5条慢行道,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力争尽早动工,争取年底见成效。
这5条步行系统路线的最大特点是,连接起了城市、海洋、河流与山体。比如,1号线(海湾公园—厦大白城)是沿海步道,2号线(烈士陵园片区)、3号线(仙岳山公园—火车站)、4号线(观音寺—筼筜湖)把繁华的城区和厦门的山、湖等自然资源紧密相连,5号线(五缘湾—云顶岩)则依次串联起厦门东部的公园、水库、山体。
这些步道在部分路段设有顶棚,可以满足市民全天候步行的需求。根据规划设计,这些步道的通行净宽在2.5米-3米,顶棚宽度3米-4米,连廊的高度在2.5米-3米。
■相关链接
一岛一带多中心
未来,厦门将构筑“山、海、城”相融的空间格局,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所谓一岛是指厦门岛;一带是指环湾城市带,从漳州开发区到角美、龙海、海沧、集美、同安、翔安、金门、南安;多中心是指厦门岛市级中心、东部市级中心、海沧、集美、同安、翔安4个区级中心。
4条骨干轨道
未来厦门将建设4条骨干轨道,包括厦门岛到集美1号线、海沧-厦门岛-翔安新机场2号线、岛外环湾3号线以及环岛旅游轻轨4号线。
10条山海通廊
厦门将重点“保育”10大山海通廊,分别是万石山生态廊道、五缘湾生态廊道、马銮湾生态廊道、杏林湾生态廊道、美人山生态廊道、同安湾生态廊道、下潭尾湾生态廊道、东坑湾生态廊道、九溪生态廊道、蔡尖尾山生态廊道。
5条步行系统路线
1号线(海湾公园—厦大白城):全程约8000米,沿线经过海湾公园、第一码头、轮渡码头、中山路、厦大白城等。沿线结合建筑风格设计全天候连廊,并与各道路路口良好衔接,形成高效、低成本、安全、便捷的步行系统。
2号线(烈士陵园片区):规划3条步道直通老铁路步道,在中心城区形成步道系统网络。路段1从厦门宾馆经烈士陵园至老铁路步行道,路段从白鹭路至老铁路步行道,路段3从育青路至老铁路步行道。
3号线(仙岳山公园—火车站):全长3800米,共分为以下7段:仙岳路段、体育路与育秀路交叉口路段、育秀路段、从育秀路跨过筼筜湖段、凤屿路段(槟榔路-湖滨南路)、凤屿路(绿家园)段、火车站段。其中,从育秀路跨过筼筜湖段采取水面通行的方式,拟建设跨湖步行桥。
4号线(观音寺—筼筜湖):起于观音寺,经SM城市广场跨过仙岳路到台湾街(天地湖),经江头公园后沿松柏湖环湖步道,经湖滨北路-莲岳路路口接筼筜湖,全长约5500米。
5号线(五缘湾—云顶岩):全程约5900米,由北向南沿线主要经过:五缘湾感恩广场-洪水头社-湖边水库-忠仑公园-东芳山庄农科所-文兴隧道-云顶岩上山口,串起厦门东部的公园、水库、山体。沿线主要设置连廊,串联步行系统。
视频参考: 如何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
【北京模式】
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初步规划[未来出行]“乘”一段再“骑”一段
据悉,海沧区初步计划在海沧生活区、东孚片区等地打造公共自行车系统。该系统将依托城市绿道、非机动车道、专用自行车道等,通过站点建设、自行车配置、租赁与运营服务,建立一套可便捷到达海沧主要交通节点、公园、社区、商业网点及各类机构的绿色环保出行系统。
以往,海沧市民若单纯靠骑自行车出行往往因路途过长,耗时太多,乘公交车出行又容易遇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可以让这两种出行方式实现“无缝对接”,海沧居民可以灵活地选择“乘”一段再“骑”一段。
这不仅方便市民出行,也能减少部分区域 “黑摩的”盘踞的现象。此外,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方式,既能节约社会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又可以让使用者在骑行中锻炼身体。
[异地“取经”]吸取“杭州样本”精华
为了开展海沧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近日,海沧区政府派人前往福州、杭州进行“取经”。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根据市民、游客的需求和建议做了多次修改完善,既叫好又叫座。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初步方案中吸取了“杭州样本”等的精华。
海沧也专门成立研讨会,邀请专家、媒体等共同参与讨论海沧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
民革厦门理工学院支部委员、外语系副主任赖铮提出“骑自行车文化”,要让市民深刻体会到这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其他参会人员也就建立好保障机制、确保行人的出行安全、解决纠纷机制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悉,海沧区政府初步计划于9月举办“周末到海沧骑自行车”大型活动。9月的每个周末都会免费提供自行车200辆供市民体验,同时也会举行相关的配套活动,如单车宝贝表演、“骑行海沧风情摄影”征集赛、免费直通车游乐活动等。
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初步规划
本文转自:http://news.xmfc.com/html/130809/5BZXM1389072442.html 。
厦门市规划局副局长吴振志接受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介绍厦门已制定《厦门岛公共自行车行动规划》,拟通过公共自行车系统将自行车系统与厦门公交、BRT和未来轨道交通站点衔接,形成“公交+自行车”的多层次、一体化公交体系。目前,公共自行车示范区初步选在环筼筜湖片区,已上报市政府研究决策。吴振志介绍,除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厦门还将继续推动慢行系统的建设、完善、优化和提升。目前厦门已完成《健康步道行动规划》、《本岛东北部片区人行和自行车系统策划》、《厦门岛环筼筜湖片区步行系统规划》、《集美核心区慢行系统规划》等一系列步行系统规划。去年厦门市还邀请较强景观设计实践经验的景观公司开展全岛“绿道”系统规划编制工作以及6条全天候步行廊道概念设计和策划。其中从仙岳路至仙岳山公园的西郭片区步行廊道即将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将建成。 今年厦门将继续推动以步行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并将有关规划编制和策划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其次,将继续推动步行系统的网络化建设,除了已推出的6条步行系统,将有序开展其余若干主干步行系统的策划或概念设计;另外,将结合《厦门溪流流域综合整治与景观规划》,开展岛外步行系统规划,最终形成全市慢行网络系统。  吴振志介绍,根据2009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厦门市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的出行比例超过43%,是厦门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今年厦门已被住建部列为全国第二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城市,厦门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尽快建设、完善、提升城市慢行系统,未来厦门的步行、自行车出行的环境会更加宜人,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道——享受城市“慢生活”
厦门:走一回,“醉”一回
厦门全面开挂,全福建都要羡慕死厦门了!
从“车的城”到“人的城”
岛内公共自行车卡旧版停用!换了新卡,岛内、海沧可通用!这些地方可办理
厦门的冬天究竟有多美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