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局限我们的不过是想象力罢了

真正局限我们的不过是想象力罢了。

——Erik Johansson

帅气却有点腼腆的Erik Johansson是个出生于瑞典的85后,同所有年轻人一样他喜欢新鲜和个性。近日他刚刚将自己的工作室从柏林搬到布拉格,在那里等待与新创作灵感的不期而遇。

《沿虚线裁剪》 2012

《手臂断了,花瓶没碎》 2008

15岁的Erik在拥有人生中的第一部数码相机后,终于找到了能将画画和电脑科学完美结合的方式。他开始意识到通过相机和技术他可以将自己天马星空的画作变成现实。

《能切割的光 》 2011

看Erik的照片,你可能一眼看到的就是“不真实”。

但什么是现实?什么又是超现实呢?Erik认为相机捕捉是被拍摄的一瞬间,而他想拍的是一种思维一种创意一种想法。

《着陆——绿地的力量》2014

《离开的房子》 2014

Erik坦言自己的作品是无法单独使用相机拍摄的,你可以说他的作品是不真实的,是超现实的。然而,将画作手稿呈于照片前,他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将每个细节做到真实。 可以说他是将每一张真实的照片结合起来给我们带来了冲破固有逻辑的超现实感受。

《流动的街道》2007

《别回头》 2014

Erik创作往往将平时看上去没有关联的两个或多个事物放在一起,进行组合,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

那么,到底要把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结合在一起才能带来这样的效果呢?是不是只要看上去不合逻辑的两个物体摆在一起就可以了呢?对此,Erik谈了谈自己的创作原则:首先组合的两个或多个照片(图层)应该是从同一个视角拍摄的;其次这些照片(图层)的光线类型要一致;最后就是要尽力做到真实, 让观众无法分清楚哪了是开始哪里是结束,即达到人们无法看出它们怎么结合在一起的。

《无止尽的声波》 2015

《自我实现》2011

是什么让我们看到了照片呈现的幻象?或许你会说是技术。然而Erik 却认为是我们的看照片的视角,本质上是我们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以及大脑处理照片中二维世界的思维。

换言之,现实与超现实,不过取决于我们大脑对其预设的定义。

或许并没有什么现实与超现实之分,我们同Erik一样,都游走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而挡在中间的不是拍照的设备,也不是使用制图软件的技术,而恰恰是我们的想象力。

正如这位刚刚30岁的小伙儿所说:“真正局限我们的不够是想象力罢了。”

《熨衣服的男人》

《噩梦视角》2010

《建筑师》 2015

《在海边工作》2008



Erik Johansson

19854出生于瑞典,现居住在捷克布拉格。

擅长将不符合逻辑的事物通过照片和photoshop搭配在一起,制造出超现实的画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令人叹为观止的超现实摄影艺术
Erik Johansson的超现实的疯狂影像
Erik Johansson 的超现实世界
超现实大片原来都是这样来的,太赞了
这才是世界顶级的PS,你肯定见过其中的1张!
【超现实】用天真的眼睛捕捉一个荒诞的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