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秘境追踪(三十六):古崖居

古崖居坐落在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北部山区一条幽静的峡谷中,是古代先民在坚硬的花岗岩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洞窟聚落遗址之一,共计147个。

古崖居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地,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约1.1亿年前)形成的花岗岩中,岩体完整、三组原生节理发育,古人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在此开凿石室,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千古之谜,成为地质遗迹与文化历史完美结合的典范。

延庆古崖居海拔666米,在一条不到10米宽的山沟两侧,分布于10万平方米的崖壁之上,分成前、中、后三个区域,规模庞大、整齐排列,洞窟样式丰富,有单间,有里外套间,还有上下相通的复式跃层,储藏室、马厩、议事厅等。洞窟的洞口毗邻,位置错落有序,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洞窟内的高度一般为1.5至1.8米,深为1至6米不等。全部洞穴内,门、窗、炕、灶、马槽、壁厨、烟道等一应俱全,结构巧妙,与今天北方民居相似。全部洞窟分布成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

1984年,延庆区文物管理所进行北京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延庆古崖居被发现。1991年,延庆区文物管理所对延庆古崖居进行发掘,清理了洞窟13座,出土遗物多属金、元、明、清四代,唐辽遗物也有少量发现。

古崖居的来历至今仍是千古之谜,但她却以雄奇精巧的工艺,注释了古代建筑的神奇成就。147间石室全部没有柱,没有梁,却能设置出楼的结构;没有梯,没有板,却上下多层,层层相通。且全部石室圆则圆,方则方,均合乎美学规矩,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审美情趣。

古崖居在史籍中没有确切的记载;在其山体上和石窟居室内也没有发现石刻图案或文字;迄今为止,出土的文物也不足证明古崖居开凿年代和所居民族。古崖居做何用途?无从知晓,故而称之“千古之谜”。古崖居更是“千古之奇”:第一、古崖居隐蔽、朝阳、背风,有水源,科学利用易守难攻的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堪称一奇;第二、古崖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复杂巧妙的建筑结构以及巨大的工程量,又是建筑史上一奇;第三、山寨整体部局合理功用完备以及进可以经略妫川,退可以居山守险,败可以走避深谷,这种周密的军事用意更是一奇!

古崖居系何人开凿,开凿于何年何代,做何用途?引起了史学界的极大兴趣,专家学者纷沓而至,对它进行勘察考证,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和假说,如屯军说、避难说、盗匪巢穴说、西奚族山寨说等。最近又有学者认为古崖居和其他几处崖居遗址是汉长城烽火台。

目前,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延庆古崖居是唐朝至五代时期(7世纪—9世纪)的少数民族——西奚族聚居的崖居山寨 。奚,古民族名,是东胡族的一支,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分布在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游牧于辽宁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地区,他们依山射猎或放牧,种田,收获后将物品藏于石屋内。经常向中原朝廷进贡,也进行交换。唐末,中原地区战火纷飞, 奚人又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延庆区),别称西奚,一部分称东西奚,先后附辽,多居于中京地区 (内蒙古宁城县西南),渐渐与契丹人相融合。西奚是个弱小的民族,无力与其他部落抗争, 平原地带也没有他们的落脚点, 迁徙到妫州(延庆区)后就在山崖上凿洞定居下来  。历史文献记载:奚人在北山生活了大约30年,之后被契丹发现,强行遣返东北故乡,斯人已去,空留石屋。

古崖居被后人誉称为中华第一迷宫、北京第二个周口店、北京的敦煌、人文艺术的“哥德-猜想”。中科院中国建筑学会会长杜宪舟先生赞誉之为建筑史上的空白,文物史上待雕琢的宝玉,旅游业养在深闺未世的美女。2013年5月,延庆古崖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9月,延庆古崖居被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古崖居园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园会旁的未解之谜:古崖居是奚人建造的吗?
【行者】危崖“社区”千古谜
古崖居
【北京延庆】古崖居
北京延庆      千古之谜 古崖居
神秘洞窟古崖居(2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