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城区前门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深入探索老城保护更新与活化创新融合路径

导 读

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7年东城区在全市率先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发布了《东城区街区责任规划师工作实施意见》,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分局陆续推出责任规划师系列公众号文章,展示东城区各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在推动核心区控规实施、助力基层治理方面开展的生动实践。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责任规划师团队作为前门街道的责任规划师,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分局的统筹指导下,多年来深耕前门地区,与街道携手推进街区保护更新,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多元交流合作,深入探索老城保护更新与活化创新的融合路径。

工作回顾

前门街道紧邻北京中轴线,作为老城传统文化和传统风貌体现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具老城风貌的共享生活体验区,也是重要城市历史景观地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14年以来长期深耕前门地区的老城研究,自2018年担任街道责任规划师后,在分局的统筹指导下,致力于为老城保护更新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控规编制到“一院一档”,从方案设计到主题展览,从入院调研到成果落地,责任规划师团队集中开展了设计、研究、咨询、展览等多项探索实践。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责任规划师团队与前门街道携手共进,积极探索与思考老城更新的转变,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开展。

工作亮点

01 结合核心区控规编制,建立“一院一档”,夯实老城保护的工作基础

前门责任规划师团队积极参与核心区控规编制。期间,为了更好地记录前门街道的更新进程,对区域内的院落进行了细致梳理与入院调研,走访每一个院落每一间房,通过拍照打分的方式,为各个院落和建筑进行了全面地评价,评价体系涵盖院落指标与单体房屋指标,包括院落形制、院落完整度、建筑风格、建筑材质、建筑质量等全面信息。同时,将以上信息反馈到控规编制工作中,为前门街区保护更新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档案库,探索建立长效动态维护机制,为之后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成果示意图

02 以文化宣传带动老城更新,激发老城活力

为老城引入新的活力是前门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一直探索的方向。展览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文化宣传方式,通过图文以及其他多媒体手段,可以全面展示老城更新的成果,吸引更多人关注老城,进而带动老城发展复兴。责任规划师团队通过参与筹办相关展览,包括:“恢复性修建”前门东区集群设计展览及论坛、前门东区长春别墅前门展览中心“老胡同、现代生活”展、“新生于旧——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更新主题展及开幕论坛”等。通过展览这种媒介形式,引领观众深入了解各类老城保护更新项目,引起群众对老城保护更新的深层次思考,进而引发群众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索与展望。

老胡同·现代生活展

新生于旧——城市更新主题展

03 依托小设计,改善大民生——积极参与“美丽院落”建设

随着老城保护更新的不断深入,东城区政府从2020年开始持续开展“美丽院落”建设,选取试点平房区院落进行“微整治”,按照一院一策、分步推进的原则,打造一批风貌古朴、环境宜居的“美丽院落”。

责任规划师团队持续参与前门街道“美丽院落”项目,全程跟进项目进程,协助街道开展试点院落选定、现场调研踏勘、方案设计把关,以“老胡同里话乡愁,美丽院落绘愿景”为主题理念完成了草厂四条32号院、青云胡同4号院的院落公共环境提升设计,有序推进草厂头条2号院、草场三条44号院、草场十条25号院建设。

青云胡同4号院改造前 

青云胡同4号院改造后

草厂头条2号院改造前

草厂头条2号院改造后

草厂头条2号院公共空间举办小年活动

在参与项目实施落地的过程中,责任规划师团队注重与留住居民深入交流,掌握院落环境与留住户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努力通过设计手段解决居民的痛点难点,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在保护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比如,在草厂四条4号的“美丽院落”公共空间提升过程中,责任规划师团队与居民深入交流沟通,了解到居民的日常需求,也让居民了解到“美丽院落”项目的意义,更让居民对公共空间提升后的院落居住体验产生信心,从而带动居民自发地决定跟随“美丽院落”工程的脚步,同步推进自家的室内翻新工程。居民在室内装修时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借“美丽院落”工程的沟通机会向责任规划师团队咨询。草厂四条4号作为公共空间提升改造带动室内装修改造的案例,很好的展现了微更新带动的积极作用,公共空间带动私密空间,室外空间带动室内空间,设计效果带动居民信心。

04 落实到日常点滴,为相关项目提供专业支撑

积极献言献策,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对设计进行把关,为相关项目提供技术咨询。2019年6月组织“前门东区恢复性修建实践现场研讨会”,以前门东区恢复性修建实践建成院落青云胡同23-29号院为试点,邀请相关专家、政府部门、实施主体负责人等,针对北京老城恢复性修建课题进行研讨交流。会上,责任规划师团队、设计团队以及实施主体分别就“前门东区恢复性修建工作背景”、“青云胡同23-29号院建筑方案”和“前门东区恢复性修建实践遇到的问题和实施建议”三个方面作了报告,并研讨得出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结论。本次研讨会把宏观决策与实操之间的联系解读得更加透彻,帮助建筑师更好地理解恢复性修建的精神与核心,也为责任规划师团队后续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2019年6月组织“前门东区恢复性修建实践现场研讨”

深入参与街道各类建设项目,积极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例如:编制前门东区西兴隆街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设计方案,就西兴隆街的历史演变、现状问题、发展定位等进行深入分析,对建筑风貌、步行体验、市政条件、景观环境进行系统设计;参与西兴隆街集群设计项目,与各家单位联手打造恢复性修建成果;参与前门东社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对小区进行现场踏勘;深入参与背街小巷精细化提升,从民生需求、专业技术等层面提供相关意见,对方案进行把关,助力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顺利进行;配合相关单位对中轴线申遗涉及楼体、牌匾、楼顶情况进行摸排汇总,提供技术咨询并完成投资估算编制。

前门东区西兴隆街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设计效果

西兴隆街恢复性修建项目效果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现场踏勘

参加背街小巷精细化提升方案意见征集

参加中轴线申遗街道建筑整治工作

工作展望

多年来的责任规划师工作,让前门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深刻体会到工作肩负的重大责任——更加有序的工作计划和协调机制,更加清晰地配合各类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有效地把相关技术咨询和建议推广落实。未来,责任规划师团队将继续在东城分局的统筹指导下,积极协助街道和相关部门,提升老城公共环境品质,提高老城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补充和完善城市基本服务功能,让老胡同的居民都过上现代生活。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分局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老城不能再拆!街区渐进式更新,让老城焕发活力
北京前门东区恢复性修建集群设计
留住乡愁更宜居
北京:西总布街区申请式退租签约启动20天,签约率近8成!
【新文化街四合院】绿荫满院清光好,薰风拂叶自生香
搬出明清以来29张老地图,北京这片旧城将启动恢复性修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