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城胡同922-红庙街

红庙街位于天坛路北侧。原名老虎洞前街,街内有一座寺庙弘济院,俗称红庙。清乾隆《京城全图》载:西南角有弘济院。庙宇久已荡然无存,只有乾隆时所刻石碑还矗立于院内。碑为方柱形,高约6米,顶端是三重飞檐宝盖。檐上有飞龙戏珠、吉祥云头图案,雕工极为精细。碑身四面各宽1.3米。碑座高约一米有余,西、南两面镌刻汉文,东、北两面镌以满文,是乾隆亲笔楷书《正阳桥疏渠记》,记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治理天桥南河道工程之事。清代天桥附近之水,往东经金鱼池、状元桥、龙潭湖入护城河出城。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将镇家胡同、阳儿胡同、东西花厅并入此街,统称今名。文革中一度改称新世胡同,1973年恢复原名。红庙街曲折多弯儿,都是居民住宅。

红庙街呈东西曲折走向,东口与精忠街相通,西口与西草市东街相通,胡同南侧有岔口与天坛路相邻。长330米。
红庙街道路狭窄,紧邻天坛路,胡同内参差不齐,破败杂乱。
虽然房屋简陋,并已够危房级别,但是仍然有众多居民居住。
房顶的冰溜子已经不多见了。在老胡同中还能看见。
这间老屋好像盖在石头山上了,省的打地基了。
房子抱树,这是胡同中常见现象,也是无奈之举。
在红庙街上还有少数比较完整的门楼儿。
从门口这几件老物件儿可以看出都有百年历史了。
狗狗自己在外面玩够了要回家。
这条狗还在大街上溜达,不愿意回家。
褪色的不仅是门对子还有忠厚二字。
“正阳桥疏渠记碑”钉在胡同内的墙上。天桥南的渠道,常年淤塞,每至夏季,天桥至永定门一带即变为泽园。这次疏渠成效卓著,故乾隆亲笔手书撰记,树碑于天桥迤东弘济院内,即今红庙街78号。此碑文记载了北京水道情况,对研究北京地理和历史变迁有重要的价值,是研究清代治理北京河道史少有的第一手资料。此碑于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红庙街最有价值的就是正阳桥疏渠记碑,其它民房多达危房行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庙街打卡正阳桥疏渠记方碑
北京历史新地标——天桥 
寻找藏在大杂院中的乾隆御碑
住过金代名将金兀术——北京东城红庙街手机速写
京城现代建筑-天桥斜街
肇东昔日老照片,满满都是回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