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它有50万年以上人类活动的历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近870年的建都史。北京以其悠远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古迹遗存闻名于世。

北京建城历史极为久远,在夏、商时期,北京地区已有了奴隶制国家,较强盛的有蓟、燕。《礼记.乐记》篇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世家》载:“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燕国的都城在今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蓟国的都城蓟城在今北京市区西南隅,以广安门为中心的原宣武区一带。后来燕国逐渐强盛而蓟国衰落。约在春秋初期,燕国兼并蓟国,并将国都迁至蓟城。董家林古城逐渐废弃。现在学术界认为,周武王伐商灭纣,封黄帝之后于蓟定为北京建城之始,这一年是公元前1045年。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日益强大,崛起于北方,争霸于中原,号称七雄之一。燕国的都城蓟也日益繁华,被称为“富冠海内”的华夏名都。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霸业。蓟城从燕国的国都变成了秦王朝控制下的北方军事重镇和边贸中心。

在此后的1000余年里,每当中原统一势力强大之时,蓟城必是南北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有时又是中原势力向北方扩展的基地。反之,每当中原政局分裂,内外民族矛盾加剧的时代,蓟城又往往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其战略地位和交通枢纽的作用更加凸显,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多民族共居的中心城市。

这一时期蓟城的名称几经变更,先后称为燕都、燕郡、幽州、涿郡、范阳郡、广阳郡等。城址却一直在今西城区广安门一带,虽略有变动或扩张,但基本延续未变。

北京的地理条件适合建都。北京前(东南)有茫茫渤海,周边有潮白河、永定河、拒马河以及北运河等五大水系,在北京小平原后面(西北)则有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及太行山脉为依托,地形是虎踞龙盘,天然形胜,所谓“前有照(海),后有靠(山)”。一般介绍北京地形史书或文献也都认为,北京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西高东低,冲积平原,环境优越,适宜建都,适宜人类居住。

契丹人建立的辽代,是历史上最早在今北京一带建立京城的,只不过是辽五京之一,不是首都。契丹人原居于今辽宁省西部辽河上游,唐代末年迅速崛起,趁中原五代的衰乱,于916年建立契丹政权,后又灭了东临的渤海国,实力更加雄厚。契丹于947年(另说938年)改国号为辽,将幽州改为陪都,称南京,又称燕京。

11世纪初,正当辽与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时,东北松花江流域一支称女真的少数民族日益强盛。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

辽南京的原址位于今天北京城的西南方。它的东部与今天北京外城的西部相重合。辽南京城略呈正方形,周长36里(也有学者认为是25至27里)。城墙高3丈,宽1.5丈,有八个城门,东、南、西、北每边两门。东边的叫安东门、迎春门;南边的叫开阳门、丹凤门;西边的叫显西门、清晋门;北边的叫通天门、拱辰门。

辽南京城的宫城在城内的西南部,为长方形,有两重围墙。皇城内有辽景宗、圣宗的御容殿,东部有宣和殿,南部是大内,有楼阁、球场,南门外有永平殿。南京城中共有二十六坊,集市在城区北部,宫城西南有凉殿,城东北角有燕角楼。城内外有许多佛教寺院,如悯忠寺、延寿寺、吴天寺等,今北京西二环中段西侧的天宁寺,就是当时所建。

 保留至今的辽天宁寺塔

公元1122年,辽南京城被金军攻破。北宋王朝以每年40万两金银、100万缗代租费为条件赎回燕京城及山前的六州。1125年,金军再次进攻燕山府,北宋守将郭药师投降,金兵占领燕山府。1126年金军南下攻宋,翌年,北宋亡。

金海陵王完颜亮于1149年发动政变,取代金熙宗自立为帝,并于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金中都是在辽南京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外城墙在东、南、西三面比辽南京旧城墙向外扩展了许多,只有北城墙的位置没动。外城周长为37里多,略呈方形,东、西、南方向各有三座城门,东边的是施仁门、宣曜门、阳春门;南边的是景风门、丰宜门、瑞礼门;西边的是丽泽门、灏华门、彰义门;北边有四门,是会城门、通玄门、崇智门、光泰门。

会城门的名称至今犹存,位于木樨地以西。会城门是金中都北城墙最西边的城门,城墙、城门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城门名称,外城城墙为夯土版筑而成。

外城墙内还有皇城,位于中央偏南,周长为5800米,开有四门:东边宣华门,南边宣阳门,西边玉华门,北边拱辰门。宣阳门内正对宫城南门应天门,二门之间有御道,御道两侧为千步廊,御道北端有一条东西向大道,和御道一起组成一个T字形广场。

金中都城内的皇宫十分气派,正南宫门应天门楼高八丈,四角建有垛楼,东、西有左右掖门,宫城内有九重殿宇、三十六楼,从应天门往北是仁寿门,门内是大安殿,是皇帝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大安殿以北是政和门,门内是仁政殿,是皇帝临朝听政的地方。

在金中都皇城西部有一座金西苑,由同乐园、琼林苑组成,内有瑶光殿、临芸殿、鱼藻池、横翠殿等许多殿宇楼阁、岛池园林。位于今广安门外莲花池一带,是金代的皇家园囿,金代皇帝常在此地赐宴、泛舟,风景十分秀丽。

金中都示意图

金中都城内共有六十二坊,居民约二十三万户,城中北部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如此繁华的一座大都市却在兴建之后不到一百年就遭到浩劫。1215年,攻入金中都的蒙古铁骑将这座繁华都市烧成了一片废墟。

金中都的建立在北京城建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北京正式建都的开始,也是北京逐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全国最重要的政治中心的开始。

1260年忽必烈夺得汗位,以开平府(今内蒙古锡林浩特盟正蓝旗)为上都。

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次年2月,改中都为大都,并定国都于此。

元大都并没有建在金中都旧址,而是在中都的东北方择地重新规划建设。原因是当时金中都已被焚毁,重建较为困难。封建皇帝为表示自己的意志和尊崇,也不愿住在金中都旧址,而要另建新的宫殿。

元移址建大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辽南京、金中都水源的莲花池水量日益减少,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于是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另找水源,另择新址,重新规划建设。

元大都的建设工程从至元四年(1267年)破土动工,直至至元三十年(1293年)才全部完工,用了26年。

金中都元大都位置示意图

大都城周围60里,东、西、南三面均有三门,唯北面只开两门。东、西城墙位置即现东西二环路内侧,北城墙在现北二环路以北约5里处,南城墙在今长安街一线略南,呈规则的长方形。城内街道整齐,形如棋盘,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还有许多平行排列的胡同。

元大都皇宫的建筑以太液池中的琼华岛为中心,湖东岸以南建大内,以北为御苑,湖泊西岸,南、北各为太子和太后的两组宫殿。环绕这三组宫殿加筑了一道墙,当时叫萧墙,又称红门拦马墙,后来称为皇城。

元大都示意图

元大都还建有许多宏伟建筑。皇城以东(现朝阳门内附近)建有太庙,西面(现阜成门内附近)建有社稷坛。北面的钟鼓楼周边是市场。这样形成了《周礼.考工记》所规定的帝王之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元大都兴建的国子监、孔庙、妙应寺(白塔寺)、万松老人塔等至今还屹立在北京城内。

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城市。它以雄伟、华丽而为西方广为传颂和称羡,也为后来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础。

元大都建城不足100年,历史又发生巨变。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大将徐达北伐,元朝皇帝弃城逃跑,明军攻克大都,改称北平。

为防元兵南侵反扑,明将大都城北部比较空旷的地方放弃,北城墙南移5里,即到今北二环一线。朱元璋封其四子朱棣为燕王,拥重兵驻守北平。

1398年,朱元璋死,传位给长孙朱允炆(即建文帝)。朱棣于1399年在北平起兵,1402年攻下南京,从其侄子手中夺取帝位称明成祖,年号永乐。

从永乐四年(1406年)起,明朝廷开始改造北平城池,营建都城、宫殿,经过15年建设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竣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建城示意图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主要的营建有:

一是重新确立了北京城的范围。洪武元年(1368),明征虏大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齐化门,占据大都城,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东西长1890丈”。明军将士在大都城北城墙向南约5里处筑起一道新的城墙,仍开两门,左面命名“安定门”,右面命名“德胜门”。这次筑城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元蒙古势力反扑。这道新城墙就是明北京内城的北城墙,其位置就是今北京北二环路。在新筑北城墙同时,又对与北城墙衔接的东、西、南三面城墙加砖垒固,由此拉开了明朝初年修建北京城的序幕。

二是新建了宫城拓展了南城。明军攻入北京后,为了消压前朝的“王气”,拆除了元朝的宫殿。在元朝大内的旧址上稍向南移,重建了一座新宫城,即保留至今的紫禁城,并在宫城周围加筑了护城河(筒子河)。

明把太庙和社稷坛建在紫禁城以南左右,加强了“左祖右社”这两组建筑与紫禁城的联系,更突出了紫禁城的中心地位。同时,在太液池南又开凿了一个湖泊,即现在的南海。

南海及瀛台(向北依次为中海和北海)

明永乐四年到十七年(1406-1419)大规模修筑北京城。其中,“永乐十七年十一月甲子,拓北京南城,计2700余丈”。之前,南城墙在今长安街一线,因新修建的宫城向南移,还要将五府六部的衙署摆在皇城前面,为此将南城墙向南拓展2里余,到今崇文门、前门、宣武门一线,东、西城墙也同时向南延长。

明代紫禁城示意图

三是改建城池加强城墙新建城门楼。正统年间修建的城墙不仅规模大,而且城墙里外统一用大城砖包砌,各城门前均建有牌楼,其中前门外的牌楼是内城九门中最大的牌楼,俗称五牌楼。

正统元年至十年(1436-1445),修建了各城门门楼。明史记载,正统元年十月“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筑京师九门城楼。”

改建了城池

重修的城墙四角还建了角楼。在古代城墙上建角楼是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中都、元大都都有过建角楼的明确记载。明北京城内城角楼与外城、宫城均有角楼。内城的角楼雄伟壮观,宫城的角楼富丽堂皇。

北京内城东南角楼

宫城的角楼

四是加修了外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秋八月。蒙古鞑靼部俺答汗率军南下,由古北口进入京畿,并派了一支700人的先锋队直抵北京城安定门外校场,同时骑兵部队在北京郊区进行劫掠。

这次蒙古军队的入侵,引起京城朝野震动,史称“庚戍之变”。面对游牧部族不断南下骚扰,特别是围攻京城,明朝中央政府中的官吏越来越感到有修建外罗城的需要。

“庚戍之变”后,兵部尚书聂豹等提出了具体修建外城墙的方案。这个方案“相度京城外,四周皆宜筑外城约七十余里”。其中,南面十八里,北面十八里,东西两面各十七里。其中,北面可利用元大都土城墙,西南可利用辽金故城土城墙。如果这一方案实现,北京城将成“回”字形。

明决定修建外城的另一个原因是规制:中国古代讲究有城必有郭,即在城的外围再建一圈城墙,称“外罗城”。古人云:“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是说郭大于城,并环包于城。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城建都时,就修建了外城。据《明史.地理志》记载,“其外郭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建,周一百八十里,门有十六。”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修筑外城墙开始动工。按预定方案,先修南面,再修东面、北面、西面。到四月,嘉靖皇帝又谕令大学士严嵩,认为城墙下面只用夯土,上面用砖石,恐不能长久,要求一律用砖石包砌。这道命令使工程量大大增加,尤其是用砖量很大,无法按原设计如期完工。于是嘉靖帝又下谕令,先筑南城墙,完工后再量情决定。是年底,外城南部筑成,国库枯竭,工程只好告一段落。由此,北京内城和外城就组合成了“凸”字形。

1644年,是北京城历史急剧变化的一年。这一年,北京城的政治舞台上曾经出现过三个年号,即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元年,清朝的顺治元年。三个年号代表着三股力量,在北京展开了激烈的占领争夺。先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城,但一个半月后,又败于清兵被迫退出了北京,临走时放火烧毁了一些宫殿和城楼;清顺治皇帝入主北京城时,看到的是残破了的北京城,尤其是皇城和皇宫损坏严重。

但是北京城的格局还完整,城市的脊梁,也就是中轴线神韵仍在。1645年,清朝开始陆续修缮皇宫建筑时,基本上接受和利用了明北京城的格局和主要建筑。

清代没有拆毁明朝的宫殿,而是采取了一个明智的措施:只将原建筑上的匾额取下,换个新的名字。比如将大明门改称大清门,将承天门改称为天安门,将原来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改称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这样将辉煌的紫禁城完整地保留下来,只做了维修和局部的改建、增建。

紫禁城

清代对北京城建的贡献主要是:

一是医治了战争创伤,对被破坏的北京城进行了全面修缮。

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新修建了天安门城楼,并将名称由原来的“承天之门”改为“天安之门”。

在将皇城南门改称天安门的同时,又将皇城北门“北安门”改名为“地安门”。这样,皇城的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均突出了“安”的定位。

康熙年间重新修缮了紫禁城的三大殿,并将名称由明朝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名称都突出了“和”的定位。

综合整个皇城,突出显现了统治者期望“外安内和”的城市文化定位。

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二是清统治者迅速接受了汉文化,在建立大一统江山的同时,非常重视帝都的文化建设。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新修建了永定门,不仅提升了城楼的规制,还增建了箭楼,使中轴线南端起点更加雄伟壮观。

北京中轴线起点永定门

清朝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创新和贡献还体现在景山。对景山的前面、山顶和山后进行了精雕细琢。

一是山前增建了绮望楼。

景山前的绮望楼

二是山后增建了寿皇殿建筑群。

景山寿皇殿

三是将宫城镇山更名并修建了精美山亭。

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朝统治者将明朝命名的“万岁山”更名为“景山”。取名景山是有讲究的,“景”字由“日”“京”组成,含义是“日下的京城”,“日”是太阳,代表皇帝,日下的京城则是皇帝所居之地。

乾隆十五年(1750年)又在景山上修建了五座山亭,并在亭内置放了五方佛。根据《北海景山公园志》的排列,五座山亭从东向西的名称为“观妙”“周赏”“万春”“富览”“辑芳”。

其中,万春亭居中峰,方形,三重檐,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宏伟壮观。

景山峰顶的万春亭

“周赏”“富览”两亭八角形,重檐,绿琉璃瓦顶;“观妙”“辑芳”两亭圆形,重檐,蓝琉璃瓦顶。

景山山峰上五座山亭的整齐对称,不仅增加了中轴线上的宗教景观,还进一步增加了中轴线上的文化内涵。

具体表现在:

一是将宫城镇山进行了升华。北京在辽、金、元时,城市的镇山基本上是在皇宫的西面,也就是在西苑太液池的水中,是通过山水意境,表现人间仙境。明朝将镇山的位置由琼华岛转到万岁山(景山),第一次把镇山放置在中轴线上,这是大胆的创新和改革。清朝认可这一做法,并将其继续完善。

二是使宗教文化与镇山巧妙结合。鲜明地展示了统治者的宗教信仰,这也是压胜或改造前朝镇山的做法。

在明代中轴线上,唯一的宗教建筑是在御花园内的天一门和钦安殿,供奉的是玄武大帝。玄武大帝是明朝初年,永乐皇帝信奉的神灵,同时也是紫禁城皇宫建筑避火的保护神,属于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而清代景山上的五方佛则是喇嘛教文化,其意境是通过坐北朝南的五方佛保佑大清江山社稷(其代表是景山前的皇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三千年的北京城
北京城的风水龙脉
为了那束文明的光——北京中轴线申遗故事
辽金宋元明清,北京城的地位演变
北京城墙
话说老北京城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