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说春秋30.(齐国)管仲的治国之策

管仲运气好,一生能遇到两个伯乐,两个宽容的人,但是管仲如果没有几下子,运气再好,也是没有多大机会当国相的。关键是人家管仲有本事。

管仲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有什么样的战略眼光,齐桓公当然要进行摸底考试。通过考试来看看这个杀自己未遂的人到底有什么本事。齐桓公是有想法的国君,用今天标准化的说法是,齐桓公是一个有理想、有梦的人。而要实现他的齐国梦,他需要有人来帮他,需要有大能量的人和大量的能人。如果一个人没有梦,也就没有了动力,那么,管仲早就被杀了。因为他有梦,所以,为了梦想,他可以舍弃个人恩怨,宽容一个曾经要杀自己的人。但是,他要看看这个被鲍叔牙无比推崇的管仲究竟有什么能量。因此,齐桓公与管仲进行了一次交谈。

这次交谈,使齐桓公做出决定,拜管仲为相。那么,管仲跟他说了些什么,就让齐桓公信服了呢?

这种春秋版的隆中对应该也是这样开始的,齐桓公问管仲,我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要从什么地方做起呢?”

齐桓公问这种问题非常大,让学者回答,可以旁征博引,写几本专著,搞成多少篇博士论文。不把你忽悠晕了,就不是学者。但是,管仲的回答却极为简单。复杂到了极致,实际就是简单。与地位显赫的人谈话,要高屋建瓴,气势宏大;还要简明扼要,抓住要害。

管仲回答说:必须先得民心。

管仲这个话一定不是官话,在这一点上,他与齐桓公的祖先姜太公一样,都是从社会的下层走过,了解民情,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接地气。世代为官的贵族也能说出这样的话,但体会是不一样的。所谓体会不一样,效果也就不一样。

圣贤们都说要得民心,这个话应该是对的。于是齐桓公接着问:怎样才能得民心呢?”

管仲回答说:要得民心,应当先从爱惜百姓做起;国君能够爱惜百姓,百姓就自然愿意为国家出力。

这个话,好像姜太公也讲过,怎样得民心,就是做老百姓高兴的事。老百姓高兴什么?

就是有利、有钱,生活安定。不能一方面要顺民心,另一方面则把老百姓的钱都哗啦到自己的国库中,哗啦到自己的口袋中,所以讲爱民必须与实际内容相连。这是管仲与姜太公一样的地方。

与姜太公一样的还有,民富的道理。是国富民强,还是民富国强,两个字之间的差异大了。管仲认为,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百姓富足而后国家得到治理,那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管仲的名言。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通常讲安定的国家常富,混乱的国家常贫,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百姓富足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不愿意当兵,不愿意打仗了。在那个时代,不打仗是不行的,不强军也是不行的。于是齐桓公又问:百姓已经富足安乐,兵甲不足又该怎么办呢?”

管仲说: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战斗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

齐桓公又问:士兵训练好了,如果财力不足,又怎么办呢?”打仗是最烧钱的,又了强兵,没钱也不行啊!

管仲回答说:要开发山林、开发盐业、铁业,发展渔业,以此增加财源。发展商业交易,从中收税。这样财力增多了,军队的开支就可以解决。

管仲的这些话解决了齐桓公的问题。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豁然开朗,于是心情兴奋的齐桓公接着问管仲:兵强、民足、国富,就可以争霸天下了吧?”

但管仲说:不要急,还不可以。争霸天下是件大事,切不可轻举妄动。当前迫切的任务是百姓休养生息,让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不然很难实现称霸目的。

管仲的上述表述可以看出,管仲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民富、兵精实际国富、兵强、然后通过国富兵强实现称霸天下的目的。

正是有了这样的对话,有这样的战略思维,齐桓公才拜管仲为相。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说得好,不如作得好。管仲不仅有思想、有办法,也有很强的执行力。体现在治理齐国的方方面面。

首先,总的口号或目标是:尊王攘夷。

尊王就是尊崇周天子。进入东周,天子已经不天子,尊王就是让天子还是天子,要维护天子的权威,让天子说了算。这实际上是维护周王朝最基本的宗法制度。攘夷,就是对那些周文明之外的游牧民族,所谓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以维系周王朝文化的正宗体系。尊王攘夷是基本的施政纲领,通过尊王,得到周王室的支持和诸侯国的拥护,聚合诸侯国的资源;通过攘夷建立自己的威信,建立齐国的权威,然后达到领导与管理诸侯国,达到称霸的目的。

第二,在国家管理方面,管仲作为一个在下面混了很长时间的下级士人,看到了周天下社会管理的不足,改进了周王室及其诸侯国传统的以家族、宗族为单位的管理方式,进行行政区划,把国家分区管理。首先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分别是由齐桓公和齐国贵族国氏、高氏等管理。然后在国都之外的郊外,以三十家为一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五属的五个大夫每年初都向要齐桓公汇报工作。这样,齐国全国形成了统一的整体。相较其他诸侯国管理更有效。

第三,在军事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兵与农是矛盾的,尤其是日子好了以后,人们更不愿意当兵打仗。因此,在兵源方面,管仲通过组织基层五家连兵之制,形成兵农合一的体制。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要仗要打时,每家出一战士,每乡两千战士,五乡战士为一军,一军一万人。这样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第四,经济更是管仲的强项。管仲喜欢钱,喜欢钱,就会想办法来钱。因此,在齐国的经济管理方面,管仲把过去的劳役制改为实物地租,直接见钱物。通过统一铸造货币来管理钱币,通过制定捕鱼、煮盐之法,来鼓励贸易,通过准平制,也就是粮食丰收时降价,粮食不足时涨价,来平衡物价,保证农民的利润。通过今天所谓的“级差地租”,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来合理税负,税负和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就高。

为增加国家的财力,管仲想了不少办法,其中有一件就引起后人的争论。

这就是女闾问题。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燕园分享 | 管仲: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国历代贤相录:管仲相齐成霸业
6.所谓安定社稷是要让人民安居乐业
浅论齐桓公时期的管仲改革
管仲:"中国古代第一相"(4)
管仲学派争取民心、重农抑商社会经济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