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穴位贴敷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所在栏目:穴位养生 分享:1189次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 “灸疮”,则此时又称为“天灸”或 “自灸”,现代医学称为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腧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一)药物的选择

①多为辛窜开窍、通经活络之品,即刺激性较强的一些药物,如冰片、察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蒜、韭之类。

②多为厚味力猛、有毒之品,且多生用,如生南星、生半夏、甘遂、巴豆、斑蛰等。

 ③补药多为血肉有情之物,如动物内脏、鳖甲、卿鱼等。

④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醋调贴敷药,而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酒调贴敷药,则起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虽用缓药,可激其性;水调贴敷药,专取药物性能;油调贴敷药,可润肤生肌。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

(二)操作方法

①蒜泥贴敷 将大蒜 (紫皮蒜为佳)捣成泥状,取3-5g贴敷在穴位上。敷鱼际穴上治疗咽喉肿痛;敷合谷穴上治疗扁桃体炎;敷养老穴上治疗牙痛;敷涌泉穴治疗咳血、A血;用大蒜擦脊背治疗肺结核。

②斑鳌贴敷 斑鳌对皮肤刺激作用强,发泡大,将斑鳌浸于醋中,10天后擦抹患处,或斑鳌适量研末,以甘油调和敷于穴位或患处。用于治疗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癣证。

③白芥子贴敷 将白芥子研末,水或醋调为膏状,每次用5-10g贴敷穴位上,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细末lg,放置直径为5cm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敷在穴位上。发泡作用显著,用于治疗阴疽、哮喘、肺结核空洞、膝关节肿痛等。

④毛茛叶贴敷 毛茛又名老虎爪草。取其鲜叶揉烂,敷于穴位或患处。初感局部热辣、充血,隔夜即发生水泡。如以小块敷于寸口或内关、大椎,可治疗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可敷于局部。发泡后,局部有色素沉着,经久消退。

⑤威灵仙贴敷 取威灵仙叶 (以嫩为佳)捣烂成糊状,加入少量红糖搅匀备用。治痔疮下血贴足三里;治急性结膜炎贴太阳穴;治扁桃体炎贴天容穴;治百日咳贴身柱穴等。

⑥旱莲草贴敷 取鲜旱莲草捣烂敷穴位上。如敷大椎治疗疟疾。

⑦甘遂贴敷 取甘遂适量研成粉末,敷穴上用胶布固定。敷大椎穴,主治疟疾。

⑧吴茱萸贴敷 取吴茱萸制成粉末,用陈醋调和。敷于涌泉穴,1日换1次,治小儿水肿。

⑨蓖麻子贴敷 取蓖麻子适量去外壳,捣烂备用。敷涌泉穴,治疗滞产;敷百会穴,治疗子宫脱垂。

(三)适应范围

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主治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痹、不寐、胃腕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消渴、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核、疮疡肿毒、喉痹、牙痛、口疮、疟疾、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四)注意事项

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③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④能引起皮肤发泡的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⑤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⑥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⑦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⑧皮肤过敏的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上一篇:刮痧疗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下一篇: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种中药小贴方,哪里病了找哪里
天灸疗法
冬病夏治中的外治疗法
自制三伏贴冬病夏治不求人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冬病夏治三伏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