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全整理,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运送、分离和保存血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在体外破裂。红细胞破裂后会引起大量的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浆/血清,也会引起相对稀释等一系列变化。

一、溶血常见原因

1、真空采血管质量问题:如负压太大(血液进入采血管后由于血细胞之间的激烈碰撞,导致细胞破裂发生溶血)、试管质量不过关(试管内壁处理不好导致血细胞挂壁而造成血细胞破裂导致溶血、添加剂质量问题等)。

2、采血不规范造成标本溶血:如操作者采血时将止血带扎得太紧,时间过长,采血时负压过大,红细胞受外力而溶血;采血时定位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静脉穿刺处用乙醇消毒,乙醇未干即开始采血也会发生溶血;采样后混匀剧烈引起的机械性损伤等。

3、标本运输过程引起的溶血:运输过程不当也会引起溶血,特别是气动传输过程中,对于某些标本在长距离高速运输过程会引起标本溶血的现象。

4、标本处理时候引起的溶血:如离心时速度过快引起细胞破裂,标本溶血;离心时提速太快,离心管和套管底部有硬物,使红细胞过度挤压,产生溶血。

二、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

标本溶血对于整个实验室的项目都会有一定影响,无论是临床基础检验的项目,还是生化免疫的项目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对于生物化学的项目影响最大,对免疫项目的影响最复杂,对临床基础检验项目的影响是最隐蔽的。

溶血可影响多种检验项目的结果:

血清管标本溶血临床检验结果:

凝血标本溶血临床检验结果:

EDTA标本溶血临床检验结果:

三、判断溶血的标准

溶血情况可通过目视进行检验,并按照0~3级分级并记录。

✦ 0表示无溶血;1表示轻微溶血,即血清和无溶血样本相比,呈轻微粉红色;2表示中度溶血,即血清明显变红;3表示重度溶血,即血清呈深红色。

✦0和1级为可接受样本,2和3级为不可接受样本。

         

四、如何避免溶血的发生

标本溶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避免标本溶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采样容器:推荐使用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管,在采集血标本时,双向采血针尾部插入采血管后稍倾斜采血管,使其尾部针面贴近采血管的侧壁,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2、关于采血过程:

a) 消毒后穿刺部位自然干燥;

b) 不可穿过血肿部位采血;

c) 如使用注射器采血,宜确保针头牢固地安装在注射器上以防出现泡沫;

d) 使用注射器时避免过度用力抽拉针栓;

e) 轻柔颠倒混匀含有添加剂的标本。

3、注意真空采血管的采血顺序

a) 血培养瓶;

b) 柠檬酸钠抗凝采血管;

c) 血清采血管,包括含有促凝剂和/或分离胶;

d) 含有或不含分离胶的肝素抗凝采血管;

e) 含有或不含分离胶的 EDTA 抗凝采血管;

f) 葡萄糖酵解抑制采血管。

4、关于标本运送过程:需要注意不要暴力运输,按照合适贮存方式和转运方式尽快送到检验科,

5、对于标本的处理,需要按照各个项目不同进行合适的离心等操作,期间避免引起溶血的人为操作。以保证检查标本的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离心力和离心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不可二次离心;冷冻和复融标本时需建立实验规程。

综上所述,对于不合格的标本,即使实验室采用最好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工作都是无效的劳动,检测结果会延误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因此,正确的采集标本是临床检验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有效的基础。

来源:善普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因素
临床生化分析过程之外的质量控制
“看不见”的溶血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医学检验标本采集原则
临床血标本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