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敬老人的学问
孝  敬  老  人  的  学  问
当今的中国,人口正处于老龄化阶段.。人到老年心情舒畅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那么,怎样使老年人能够心情舒畅呢?这就要求我们懂得一些孝敬老人的学问。
1、多一点赞扬。
老人为子女操劳一生,含辛茹苦,很不容易。晚辈平时在与老人言谈中要充分肯定之,会使老人感到欣慰。
2、多一点体贴。
人到老年在心理上变得近乎儿童,需要晚辈人从各方面多体贴关怀。要做到经常问候,这样会使老人感到温暖。
3、多一点称呼。
有的年青人往往对年迈父母的称呼不象从前,甚至不愿意叫爸妈,使老人心里很不舒服。从老人的心理看,越到老年,越愿意经常听到子女喊爸叫妈的声音。
4、多一点守候。
现在的家庭大都是子女与老人分居。而老年人越年迈越感到孤独,子女经常到老人身边守候一会儿,会使老人减少寂寞,其精神更充实。
5、多一点理解。
老人越年迈分析问题与认识问题的能力越减弱,说话办事越不易被子女所接受。而这时,恰恰需要子女理解,谅解。
6、少一点争执。对老人的意见不论是否采纳,都要认真倾听,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晚辈人也不要横加指责,哪怕不去照办,也不要当即加以反驳。
7、少一点要求。
老人已养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作为晚辈想要与老人相处好,就不要强求老人按你的习惯去生活。
8、少一点显示。
作为晚辈要注意不要在老人面前显示自己,老年人有自己的自尊心,不愿意看到晚辈人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
9、少一点索取。
老人为子女的付出是难以估量的,当老人步入晚年的时候,晚辈不应该再经常吃老人,拿老人的。应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
10、少一点攀比。
有的晚辈人,习惯于在老人面前讲别人的父母如何如何。这是老人最不愿意听的,为此子女一定要切记,不要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攀比别人的老人。路应靠自己去走,生活条件要靠自己去创造。
资料二:孝顺不能等也等不得 莫要子欲养而亲不待
【核心提示】前段时间重阳节,一同事拍了张一家老小陪老人包饺子过节的照片,老人包着饺子,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甚是温馨,当看到照片起名为《孝顺不能等》时,瞬间被感化,觉得这题目起得很走心!
前段时间重阳节,一同事拍了张一家老小陪老人包饺子过节的照片,老人包着饺子,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甚是温馨,当看到照片起名为《孝顺不能等》时,瞬间被感化,觉得这题目起得很走心!
同事说这一标题的灵感来源于他三姨的原话:做儿女的,没事就多回来看看、陪陪老人,老人家年纪大了,孝顺不能等,也等不得。”简单、朴实的话语,却耐人寻味。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等我长大了、学业有成了,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等我有钱了,我就大把大把地塞给爸爸妈妈,让老人家随便花;等我有时间了,我要带着父母游完国内、游国外,让他们在有生之年玩个痛快……”然而,子女一天天长大、事业有成,买了房子、车子,也有了孩子,人生看似成功,却遗憾当初给予父母的承诺输在了一个“等”字上面。
直到我们同样为人父母后领悟,父母对于儿女其实没有太多奢望,他们凭本分、凭良心为我们做着一切,只是希望子女活得快乐、幸福而已。
201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父母的等待,含辛茹苦、呕心沥血;而子女的等待,成了一个不知何时兑现的承诺。
春晚有两首歌曲非常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一首是《常回家看看》,唱出了父母的心声和夙愿;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刻画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戳中无数人的泪点。是啊,金钱并不是回报父母的唯一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常回家看看、量力而为地和他们做一次短途旅行、陪他们聊聊天、看看电视。孝敬父母就是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不要给自己一个等候的理由,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卢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父母真正的孝顺是什么?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人老了,怎么办?
如何说服固执的老人?
孝道[1167]-[467]为什么中国要刻意的强调孝顺?
世说新语:话说“孝顺“(作者:王宇平)
尽孝心 传孝道 |“孝顺”之道不仅仅只是让父母吃饱穿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