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百壮士洒热血,沙颍河畔埋忠骨 / 黄登申

   85年前的9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取得胜利。自甲午战争以来淤积在中华民族心头的国殇终得洗雪,举国为之欢腾,这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6

    然而,历史虽已经走远,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对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究竟了解多少?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关于抗战的认识是不是还仅限于孩提时读过的连环画与故事书?是不是觉得抗日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遥远的事呢?

    无知之识差点把那段真实的历史淹没了。事实证明,挖掘记忆碎片,还原真实历史已经刻不容缓。当年在我们河南周口一带,无论是淮阳、项城、沈丘还是周家口,整个豫东大地,在那举国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年代,不仅没能置身事外,反而正处在抗战的烽火硝烟之中。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中日双方激烈厮杀与鏖战,有过腥风血雨,更有过悲惨与悲壮。那种充满血与火的抗战,的的确确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007年4月,一位耄耋老人,在其儿子的陪同下,千里迢迢来到周口项城。这位老人叫刘泽琨,是四川省双流县人。他来项城的唯一目的就是重寻当年的抗日战场,祭奠曾经和他并肩与日寇作战、为国捐躯的四百名战友。老人回忆说,1941年7月,他所在的骑二军扩编为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由原骑二军军长何祝国担任,总司令部设在河南沈丘县城(今沈丘老城)。老人所在的原骑二军步兵旅编入暂编五十六师,老人升任该师二团八连连长,师部就驻扎在项城水寨集。按照师部布防要求,部队按一、二、三团从南到北依次部署在项城水寨至淮阳朱集一线。

    1942年2月8日(当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这天,驻守在淮阳的日伪骑兵、炮兵八千余人,撕破了我二、三团结合部。七连首当其冲,伤亡30余人,老人带领的八连5死8伤。随后,日伪军主攻我三团,分兵打我二团增援,逐步将我三团包围压缩在朱集。最后,三团全团官兵在没有援兵增援的情况下战斗的最后一刻,直到弹尽粮绝。团长徐春芳也阵亡在战壕内,牺牲时他右手还握着机枪弹夹,两眼圆瞪,怒视前方。战斗结束后,当地农民把三团阵亡将士的尸体,用太平车运到师部所在地水寨沙河边集中安葬,并立下纪念碑,举行了追悼大会。

   老人说,1943年,该师剩余人员编入了远征军第二梯队,从此老人便离开了战斗过四个春秋的豫东战场。如今,六十多个春秋过去了,老人又重新回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来到战友们长眠的地方。在有关人员的引导下,在水寨镇顺河街沙河南岸靠近河堤的地方,找到了墓址。怎奈世事沧桑,碑无存,墓无影,墓址附近满是了杂乱无序的废弃了的民房和荒草。身临其境,老人不胜唏嘘,深感当下的我们对历史忘却得太快了。尽管如此,老人依旧站在埋葬战友的地方,先是肃穆凛然地沉思片刻,然后虔诚地向着墓址举手行礼,下跪致哀,伴着老人的满面泪花。让目睹此情此景的随行人员,无不心酸流泪。作为本土人,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块不起眼的地方,竟然埋葬着这么多抗日先烈。1993年,据水寨镇胡营村胡瑞章老人回忆:“当时我们在水寨沙河堤上就能听到隆隆炮声。在清理朱集战场时,寨里寨外遍布战士的尸体,约有四百多具,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面目全非,血肉模糊,叫人目不忍睹。当时我们用牛车往水寨集搬运尸体,一辆辆牛车摆开,宛如长蛇阵。每辆车上都狼藉着烈士的血躯。老百姓看到这种惨状,莫不诅咒日军的罪行,流下了愤慨的眼泪。腊月二十六,一座高大的墓碑在水寨东门外三岔路中间(今木材公司西)落成。墓是半圆形的,墓穴挖掘20米见方,穴中层层排列着将士的遗体(团长别葬一处),半圆形的土墓外层又砌了一层青砖,墓顶竖起一座高二米多的三棱碑,碑面朝南。上镌:'陆军暂编五十六师第三团阵亡将士墓’,左右两边是'永垂不朽’和'英风长存’。坚碑之日,五十六师师部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这是项城一位亲历者留下的一份珍贵的一手资料。

    2019年3月21日,徐春芳团长的孙子徐畅专程从大连来到周口,凭吊爷爷牺牲的地方。徐春芳团长原籍辽宁铁岭,1906年出生,1921年参军,经过多次战役,屡立战功。听奶奶说爷爷牺牲后,朱集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将其尸体藏入柴垛,避免被日军割头请赏。日军退走后,爷爷的尸体送到周口关帝庙专门安葬。其余阵亡官兵共374具尸体,由项城知名人士袁老五捐出水寨集河边近200亩地埋葬。朱集之战结束后,著名作家臧克家曾进行了报道。文章题头为:“徐春芳团长壮烈为国捐躯沙河岸畔,丹心常照万古千秋凭吊忠魂,”他赞扬徐春芳“忠魂相伴态如生,千秋芳名永不灭。”徐畅伤感地说,爷爷去世时36岁,奶奶吕福芳带着6个孩子在周家口胡家集13号一直居住到1947年。后因孤儿寡母生活,室内财物尽遭歹徒抢劫,只好颠沛流离回到东北老家。

    当我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写到此处时,心中不免升起一种忧伤。想想埋葬在项城土地上的那一个团官兵层层叠叠的尸体,至今墓碑无存,连个标记都没有。想想当年三团官兵奋勇杀敌、血肉模糊的场面,直觉汗颜。我决意要把那次在朱集之战中,壮士们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发到网站以志不忘先烈,铭记历史,让英烈瞑目。


作者简介:
    黄登申,现年53岁,中共党员。原籍项城市郑郭镇,现居水寨镇东方办事处。早年在学校任教,后转入企业就职。目前,任北京益圣恒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一职。平时喜欢文学写作,热衷于搜集、整理地方史,尤其是历史人物,地方风俗文化等。


宛丘文学投稿须知:

◆稿件必须原创,作品一经发布;本社设置有赞赏功能,赞赏作者的金额之70%归作者所有,其余留作平台运转维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距今300年身着清朝官服的木乃伊或有防腐术?
河南项城水寨重振豫东名镇,打造老街施工正酣现场探访先睹为快
河南各区人口排名来了!项城常住人口将近百万
女生考上北大奖50万 校方:企业捐40万 考上清北就奖
周口项城名菜盘龙黄鳝,1斤85块做法生猛,不去内脏,胆小者勿试
能看出这是项城哪里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