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出公这位少主时运不济,成为新旧贵族夺权之替罪羔羊


秦简公对贵族专权开展大刀阔斧之变革,其子秦惠公继承父亲遗志,推动秦国政策调整,民间对恢复当年穆公时期不拘一格用人才,运筹帷幄图霸业的呼声日趋强烈,虽然秦惠公在与魏国之战中落败,但并不影响国内的变革之势。

秦国历代继承者,基本上延续着有雄才伟略的抱负和谋划国政的本事,大凡在位者即便稍有过错,也绝非懵懂无知之人。

但秦惠公的继任者却是个不到两岁的孩子,也就是秦出公。这在秦国历史上是比较少有的,嬴政继位时也已经13岁,对人事之判断至少是有的,这位秦出子仅仅两岁,就能继位,显然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最可能的是,秦出公其母亲受宠于秦惠公,外戚因此专权,秦惠公自魏国败退后抑郁而终,是否可能较为突然,即未在王公大臣之谋划中,秦王便忽然驾崩,导致朝臣们尚未来得及更换继承者。

虽说秦国对贵族专权在强烈扼制,但最接近王宫之臣,此时更多的仍然是老贵族们。秦国的老贵族们显然具有敏锐的政治觉悟,两代国君所压制的情绪,如果拥立一位有位君主,自己的日子必不好过。

他们极有可能簇拥在秦出公母亲身边,为其出谋划策,共同将不到2岁的出子搞到了王位上,意图挟秦王以令朝臣。复辟旧有的贵族制度。这便不可避免的会侵害到新的一批贵族们。

后世对这段历史的评价是“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这个多半是不可信的。太后与外戚贵族们虽独擅专权,所施国策的推行,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在秦简公削弱旧贵族专权后晋升的那批新贵族们,“自匿”和“郁怨”的人主要是这批新贵族。

史书中说“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我们不管这个赢改是不是王室血统,这个“左庶长”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前面我们在讨论“逼死秦怀公的秦庶长鼌到底是个什么官员”中,就知道左庶长是非王族的首领,其麾下聚集着大量来自非秦国王室的朝臣们,这些人多是依靠各自才华,在秦简公打击旧贵族之后爬上秦国朝堂高位,那么,由其所发动的政变,显然就是对立于旧贵族们的新贵族群体。

为什么这些新贵族们要发动政变呢?显然秦出公与太后们的国政,不是他们想要的国政。更重要的是这些政策极有可能严重伤害到新贵族们上升的空间,面对太后和外戚旧贵族们的咄咄逼人,新贵族群体们整日惴惴不安,最终不如先下手为强,发动朝臣们杀掉太后及秦出公,自外迎立秦献公。

可怜的秦出公2岁继位,5岁就死于政变,可算是秦国历史中除秦怀公外的第二倒霉君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朝的嫪毐为何会企图谋反,他有什么能力谋反?
吕不韦的末路——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十三
被八卦掩盖的历史,嫪毐赵姬叛乱,真实目的被历史遗忘
武昌起义后仅丢失一座城,为什么仍掌握70万军队的清朝愿意退位?
为何《史记》对秦始皇的后宫一字不提?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