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录 | 安乐死之后,与荷兰医生的生死对谈

提问:纪慈恩

回答:荷兰医生Grover

编辑:温暖

2007年1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在我最好的朋友默默的强烈要求下,为患有肝癌晚期的她签署了那份改变了生命轨迹的安乐死同意书。

当年负责执行安乐死的医生Grover当时很意外是一个年轻的女孩来签字(他过去所面对的大部分是老人的家属,约四五十岁的人),他当时有问我,你是否可以承担这个后果?我当时说我不知道。于是,在我的慌张和他的担忧之中最后完成了这件事。

从此,此后的7年,我拒绝谈论荷兰,拒绝和荷兰人打交道,旅行故意绕开荷兰,我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每个人都会避开心里最软弱的地方。

但是,2014年的7月,在我生日那天,我突然决定,我要重返荷兰,至于为什么,我当时并不那么明确。

于是,在2014年的9月,我终于来到这个我曾经以为我永远都不会来的地方,再访了当时的医院,还有他,Grover医生。那天,我们有了长达4个小时的会面,最近,我整理了当时我们的对话,更多的是关于当年那件事和与此相关的话题的探讨,今天,我想分享给大家。

当时有实习医生Linda协助翻译。在此,表示感谢。

Grover:真的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再次见面,安乐死在荷兰是2002年立法的,至今12年,我已经不记得在我手里执行过多少次了,但是,你是所有签署者里唯一一个再回来见我的。

纪慈恩:(笑)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你,应该是我最不想面对的人,但是多年的蜕变让我明白,所有我不能面对的都是我需要去面对的,而在所有需要面对的事情里,这是第一件需要面对的事,所有的事,所有的伤口,所有的成长都是从这里开始,这是个起点,我必须要面对,这件事不面对,一切的成长都是表层的。

Grover:再访荷兰,你有什么期望?

纪慈恩:我就是不知道会有什么期望,所以才来,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无法预料自己的感受,我也想看看那个我曾经视为的“黑洞”究竟是什么?事实是什么,而不是我想象的事实是什么。

Grover:(笑)我完全想像不到现在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依旧很年轻的女孩是当年那个犹豫的、有点胆怯的、每日在走廊里哭哭啼啼的女孩。可以告诉我这些年你的历程吗?

纪慈恩: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后来在她的追悼会上,有人谴责我是“凶手”,此后,我就患了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这个病你应该非常熟悉?(他点头)然后在医生的带领下我去了孤儿院,开始好转,经历了近一年的心理辅导,痊愈以后为了揭开死亡的面纱,这个曾经击碎我的东西,我从事了临终关怀社会服务,一直到今天,就是这样。

Grover:临终关怀?(他非常诧异)

纪慈恩:是的,那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如果说死亡是我的敌人,它彻底摧毁了我,但是我却不知道它的样子,我一是不甘心,二是我知道我还会再次被它击败,当时抱着对抗的心态要和“死亡”来一场决斗。

Grover:那么你的结论是什么?

纪慈恩:(笑)死亡,只是一件事而已,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Grover:那是什么击碎了你?

纪慈恩:未知,想象,看法。

Grover:太棒了!

纪慈恩:但是,我这次来有一个目的,我想知道,安乐死和临终关怀之间的关系,当年,默默可不可以选择临终关怀?也就是说,安乐死是不是她唯一的选择?你必须如实的回答我。

Grover:OK,是这样,我是一个从事肝病临床20年的医生,别人以为我对肝病、肝癌已经了如指掌,但是你现在问我,肝癌有多疼?我只能告诉你:不知道。我没有得过这个病,我怎么可能知道它有多疼?而且,“疼”这件事,又有谁可以说清楚?的确,荷兰当年有临终关怀,也有舒缓治疗,每个行业的专家都会就他们的专业说出一大堆这项专业的“好处”,但是,我们都没有资格用这样的“好处”去要求病人,到底多疼,我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能评判,什么最重要?是安乐死?临终关怀?舒缓治疗?都不是。病人的感受最重要。而你的姐姐默默,她的痛苦来源于她对亲情的绝望。

纪慈恩:是啊,那么多人反对安乐死,可是,我们忘了,你不是病人,你无法知道他在承受怎样的痛苦。那你对安乐死和临终关怀是怎么看的?

Grover:这两项我都有协助做,我先说说我们医院或者说荷兰的医疗体系对于这两件事的观点吧,有些病可以通过舒缓治疗的方式减轻,法律是不会通过安乐死请求的,那么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建议临终关怀,可是有些病,就像默默,她身体上的痛苦,坦白说,没有办法可以缓解,而且她那么年轻,身体的器官还很活跃,她去世的时候还不是最痛苦的时候,那么这样的情况,我内心是支持安乐死的。我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感受。而她心灵的痛苦,我想,你已经做到最大的努力了,也没有办法,所以,你不需要感到任何的不安,因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你只是见证者而已,甚至都谈不上决定者,但是我知道中国的伦理非议是非常可怕的,这些年,你真的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纪慈恩: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所以在谈论这些问题时,你不需要考虑到我的感受,我只想知道真相。我现在在做一个“体验死亡工作坊”,你是怎么理解的?

Grover:哇!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事情,尤其对于避讳谈论死亡的中国人来说,你是怎么做的?

纪慈恩:通过一些与死亡有关的体验,主要是帮助大家去探索死亡的真相,恐惧的真相。

Grover:是这样的,所谓死亡,就是一个生理的现象,没有人感受过真正的死亡,死者也许还来不及感受就没有了知觉,真正需要我们学习的是死亡的周边工作,对待死亡的态度,临终前的平安与平静,而你正在做,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事业,我支持你,如果你需要相关的资料,我会无条件的给予你。

纪慈恩:太感谢了。我明天也想约你进行一个你见证的正常的死亡和安乐死死亡,作为医生,你的感受。

Grover:当然非常乐意分享。而我觉得这样的工作,也非你做不可,你对于死亡的理解和别人一定是不同的。我一直很想知道,你目睹默默去世的全过程,你的感受是什么?当年为什么你要拉开帘子,要看到这一切?我们是故意拉上帘子,但我注意到你又把帘子拉开。

纪慈恩:当年的感受很直观,就是想再看一眼,还有,想看看,她是不是后悔了,是不是还眷恋这个世界,眷恋我,可惜,她没有,对我来说,没有奇迹发生。

Grover:目睹最好的朋友的死亡,这需要勇气,很多家属是避免看到这一切的。

纪慈恩:在目睹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死亡的真相,当然,是现在回头想象的。死亡的过程就是平静的,非常平凡的,就是液体注射,她安详的用眼神告别这个世界,然后一点点闭上眼睛,像是睡着,然后死亡悄然声息的发生,其实那个时候,我知道她已经死了,但是感觉并不强烈,也不悲伤,真正痛苦,是盖上白布,你告诉我死亡时间开始的。所以,我认为死亡带来的痛苦是人们把它总结成一句话的时候,死亡本身并无声音与情绪。

Grover:你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就是这样。死亡像空气一样,静静的发生着,虽然存在,但没有动静。做临终关怀,你也送走很多人吧?那样的感觉和默默的死亡有什么不同?

纪慈恩:不说情感上的,就死亡事实本身,真的没有不同,默默是有一根针在引导着死亡,而正常的死亡,是无形的“针”,是肿瘤,是癌细胞,是身体器官的衰竭,本质上没有不同,不同的是我们的想像。

Grover:我今天非常高兴,看到你对死亡看得如此清晰,如此清白。真替你感到高兴,这些年我也偶然会想起你,那个纯真的一心为朋友着想却完全不考虑自己后果的小女孩今天变成了什么样,如果你一直沉沦下去,我觉得默默都做不会安宁。

纪慈恩:恩,是的,治疗和走出来的动力,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她。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孟达因肝癌去世,晚期肝癌的痛苦,医生看了都会落泪
陪伴生命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
[转载]弟弟是这样走完感染HIV后的余生。
周迅拉朴树岳云鹏偷偷做了件事,比她演的所有戏都牛
书评/真正接受死亡这件事,我们才能活得更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