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的尽头不是IPO——赚钱的生意不一定值钱
userphoto

2022.07.06 福建

关注

202224篇(共314篇)原创文章

前两天和一位大型红酒制造商的创始人做了交流。
创始团队的诉求是:我们收入不错,流水不错,毛利率不错,可以上市。
上市的目的是:我们奋斗了一辈子,不能再靠力生钱,而要钱生钱了。
我当时给的判断是:项目目前的情况,不适合上市。
创始团队问我:什么项目适合上市呢?
我的回复是:模式创新<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定义标准
说人话就是,传统的赚钱的生意,要持续赚钱、赚更多的钱、你给我一些钱我就能持续给你赚到更多更多的钱——这才值钱。
值钱的公司,才值得投资(包括一级市场的股权和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
你为什么会相信你给我一点钱、我就能给你钱生钱还持续生下去呢?
(温馨提示:文章末尾有几句总结,领悟能力超凡的伙伴,可以直接滑到最后,如果还想深入理解,请再滑回来)
第一,最浅层次的,我的模式很新颖。
比如,瑞幸咖啡依托其密集的选址和数字化运营能力,推广了一种模式:
你推荐朋友买瑞幸咖啡,你也能获得优惠。
第二,更深一些的,我的品牌有人知道、有人愿意自发传播。
比如,前一段时间朋友圈、各平台上瑞幸咖啡和椰树椰汁品牌联名的“自传播”。
第三,再深一点,我有技术壁垒,让你“不得不”买我的产品/服务。
还是拿瑞幸举例子:
数字化运营平台,帮助瑞幸下单、交付的效率提升,同时推送的精准度提高。
选址布点的技术方案,消费者可以就近找到合适的取货点。
同样是卖咖啡的,星巴克的下单、分发和优惠券系统就做不到如此丝滑。
第四,最深的是,行业标准,由我告诉行业什么产品/服务是好的。
如果还是沿用瑞幸的案例。咖啡的标准都在海外,瑞幸算不上定义产品标准。
但是,瑞幸告诉我们,花几块钱的平价也可以喝到别人家几十块咖啡的同等品质。
某种意义上,也是给行业设定了一个“性价比”标准。
当然,我用了咖啡来对标红酒,不太恰当。
只是做个类比,让读者朋友更好理解“值钱”这个逻辑。
细分到葡萄酒这个品类,我们会发现,上市公司的营收并不大(整体收入55.28亿元),不如想象中的赚钱。
按照中国酒业协会数据,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销售收入90.27亿元。
上市公司收入占了规上酒企收入的一半,行业集中度不算低。
大多数上市企业的发力点都在品牌建设上,比如ST中葡也绞尽脑汁,追溯“我国西汉时期西域尼雅古国的葡萄酒酿造历史”……
有的公司干脆直接打起了“技术牌”,比如莫高股份,“降解材料及制品”已经成为第一大营收,而葡萄酒沦落为第二大产业。
如果上市公司都要拼命给自己“讲故事”、“撑技术含量”,那么未上市公司就更得在此上发力,才能做到后来者居上。

同时,还必须注意到,目前“模式创新”、“品牌故事”,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机构已经不太认可了。
毕竟,科创板已经明确禁止“模式创新”的项目上市。创业板也鼓励“三创四新”的项目。
(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
虽然,还能在主板和海外上市,但前者门槛太高,后者多方质疑。
举个例子,针对年轻群体、主打情感消费的江小白。
在2020年被传“A股梦碎转向港股”,也没有了最新的IPO消息。
反而是被爆出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份额从20%骤降到0.5%,与高端品牌、社交价值、历史厚重的老牌白酒反其道行之。
一方面,营销模式不灵了。年轻人很容易被更新鲜的事物吸引,品牌忠诚度有限。
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差远了。江小白的产品品质一直备受诟病,高不成低不就。
当五粮液、郎酒、汾酒等中高端白酒企业入局“小酒”市场,就显现出江小白酿酒水平的不足。
而广大低端白酒品牌,相比江小白,拥有区域“保护”和亲民价格,已经形成固定客群,江小白也攻不进。
找不到“持续赚钱”、“你投一些钱,我给你赚更多钱”的“值钱”逻辑,江小白上市之路堪忧。

另一方面,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很多都转向投“专精特新”的硬科技。
消费领域的“硬科技”一般可以在配方、供应链、系统建设、数字化运营上有所彰显,但多半还是会被投资市场认为“不够硬”。
比如,冲击创业板“茶叶第一股”,却于5月11日撤回申请终止上市的“八马茶业”。
一方面,根据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的暂行规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属于创业板推荐暂行规定“负面清单”。
想规避负面清单,除非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
但八马的销售模式还是直营+加盟的传统模式。
加盟店数量众多(2203家)但只贡献了8.91亿收入,而占比不到20%的直营店(410家)却贡献了4.71亿的收入。
上述数据的隐含意思:在加盟商处,八马品牌并未体现出“赋能”价值,而众多的加盟商还可能拖垮八马的品牌价值。
另一方面,八马提出的优势——“定义精茶标准”,也受到质疑。
毕竟,2021年八马的研发人员11人,占比0.48%,研发费用664.12万元,占营业收入0.38%。
上述数据,实在没法看出“科技含量”,更不用说“定义标准”的能耐。
最后,重复一下本文的核心思想:
不是所有赚钱的项目,都值钱。
赚钱的项目,适合经营。值钱的项目,适合融资(IPO)。
企业的尽头不是IPO。确切说,IPO是企业走向大众的起点。
值钱的逻辑:你给我一些钱,我可以赚更多钱且持续赚钱。
实现值钱的核心要素:模式创新<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定义标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个月上市,瑞幸的底气与隐患
钱治亚的2019年
可口可乐咖啡、江小白MIX,盘点抖音走红的“奇葩”美食
来,说一个冷笑话:小米要上市了!
金融学的常识:什么是资本运作?
初创企业失败多源于: 过早放大未经验证的商业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