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李科学登蛇山后迷路

(长虫山山顶)

和李科学登蛇山后迷路了

/雅兰

   昆明有座长虫山,长虫山在骑行的驴友们或者徒步爱好者中间,并不叫长虫山,他们亲切地称之为蛇山。古代把蛇称为长虫,民间把蛇也叫做小龙,是龙的兄弟。而在昆明,若是提到蛇山,老昆明人也知道,说的就是北边的长虫山。长虫山之所以大名鼎鼎,离不开两个奇人,一个是明代的大堪舆家汪湛海,堪舆家这个名词大伙儿可能不太明白指的是什么,那我换一个吧:风水大师。对,没错,就是风水大师。而且是明代的风水大师。

  说到汪湛海,那就必须从明代说起,明朝大将沐英奉了朱元璋的命令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出征云南。打败了蹲在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逼得元朝的最后一任云南王梁王全家人几百口人跳了滇池,算是统一了全国,云南平定后,朱元璋对沐英说,行了,你也别回来了,替我好好守着边关守着云南吧。自此,沐英成为新一代云南王,为了巩固城池,沐英去京城请来了当时最牛叉的风水大师兼地理学家汪湛海来规划建设昆明城。风水大师汪湛海赴滇考察山龙地脉,主持并规划昆明城的建设,老爷子爬上高处一看,不得了啊了不得,俯瞰当时的昆明主城,神似一只灵龟俯身于滇池之上,南门为龟头,北门为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为龟的四足。灵龟本有稳固之意,趋吉避凶。而位于昆明城以北的长虫山乃龙脉之地,仿佛一条长蛇,直插昆明主城,二者合体,即成天官五兽之一的“玄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龙龟”。其次,昆明城两侧金马山与碧鸡山左右相拥,形“左青龙,右白虎”之势。风水学中有言:无玄武之来龙气脉则不尊,无面向水则不富,无左右青龙白虎环抱则不稳”。玄武以附身之势,吸纳南方滇池天地之灵气。由此,昆明形成风水学中最最经典的格局:左右相拥,靠山面水。汪湛海看过之后意将昆明筑为“龟蛇相交,产生帝王之气”的玄武城。昆明的龟城雏形也由此而来。

(上山的车流)

熟悉孙髯翁大观楼长联的都知道他的上联提到过昆明附近的三个地标,还是先来看看上联吧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入口处的大棋盘)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指的就是东边的金马山,西边的碧鸡山,北边的长虫山。长虫山有了孙髯翁长联的加持,更加是名震江湖。自古长虫山就有许多传说和故事,民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长虫山,吃云南,拉四川。”意思就是绵延几百里的长虫山山脉,头在云南,尾巴在四川,把云南的金银财宝吞进去,拉屎在四川。意思是云南的财富,都被长虫转移到了四川了。更为奇葩的一个事情,云南某位高官,听信一江湖大忽悠的忽悠,为了自个儿能官运亨通,还秘密去长虫山布下了一个“锁龙阵”的局,龙没锁住,到是把自个儿给送进墙那边锁住了。

(山顶)

寻常百姓,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去爬长虫山,就仅仅是为了带着孩子家人,锻炼锻炼,接近大自然,喜欢摄影的,会傍晚上山,去拍落日,拍夜景,长虫山是昆明最好看风景的一高处。只是这地方,一年只有6个月能登山,另外6个月封山育林,上不去。每当开山的时候,约着爬长虫山的人把进山的路经常给堵死,前段时间,还爆出长虫山遍地垃圾,去的人实在太多了。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上山只留下脚印和照片,其余的,自己带下山吧。我们的“小龙”需要爱护,不要让它哭泣。

(上山顶的唯一缺口)

每年,都要创造机会,去爬爬蛇山的。

周末,和李科学约了,趁早,爬蛇山去。还没到山脚,停车位就已经一位难求了,李科学双眼不停扫描,最后眼疾手快抢到一个车位,停下来,从后背箱里取出两根登山杖,本来不想拿的我听从了李科学的科学建议,拿了上山。万万没想,这登山杖今天发挥了巨大的科学作用,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蛇山(算了,我还是叫长虫山吧,大家好记。)每年都要来的,基本上不可能走错路,上山后,专门挑了一条稍微僻静的山道,避开汹涌的人群,一路扛着登山杖东戳一下,西戳一下的玩着玩着的走。一路上,野花开得肆无忌惮,这才是它们的地盘,想开就开,想不开就立刻萎谢了,自由而散漫,这才是本色啊。白色的野苦荞花,黄色的萱草花,蓝色的蛛丝毛蓝耳草,粉色的散血草,紫色的唐松草等等,总在不经意间,跳到眼睛里,给我个大惊喜啊。这才是我喜欢的调调,远处,松林如黛,近处,山花烂漫。唯一的缺憾是天空灰蒙蒙的,哭丧着一张脸,这样的唯一好处,就是太阳不晒,连帽子都省了,不用戴。快要登顶时,李科学同学突然反悔,说不想爬了,在山腰休息处等我,不想放弃登顶,不到十分钟的山路,哪能让我无功而返呢,一阵威逼利诱也没能让李科学改变主意,他不变,那么就我变吧。一变应万变,扛着登山杖,继续虫山行。

(萱草花)

山高人为峰。放眼看去,昆明城就在脚下,每个登顶的人,都急吼吼地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栋楼,想从高处看看自己住的地方,我却意外注意到了天际处的滇池,那可是汪湛海先生说过的“三山一水中的汪洋大海做名堂的地方啊”,滇池畔是长发垂到水里的“睡美人”,在这里,“睡美人”的轮廓更加精细和浪漫形象了。长虫山山顶也接纳着一波又一波前来朝拜的人流。

(登顶自拍一张)

看够了,下山和李科学汇合,计划是最多下午一点钟就可以坐到离公园处不远的一家店里,“甩”上一碗可以要6个“盖帽”的米线。走到离山脚停车处还有三分之一处的地方,李科学忽然提出走大路,理由是虽然远一点点,但是好走。就是这么一个随意的决定,开启了一个奇幻的下午。

(野花)

我们顺着大路一路往下,看着这道,我觉得以前貌似从来没走过,问李科学路怕是走错了,李科学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错,拐个弯就可以岔路并道了。拐弯之后,又是一条岔道,李科学没思考一秒钟,看到一微型车开过来,就断定我们可以插过去就到公园门口的停车处了。走了几步,发现前面有个骑共享单车的,本来是跟着骑车人走,骑车人突然掉了个头,骑了回来,诧异,问他能否走到公园门口,答,不知道。我看着这不是路的路,最近几天都下雨,路上全是烂泥塘,看着积水很深的样子有些迟疑,无法下脚啊。李科学推测既然车能过来,人肯定能过去的。就坚定地大步往前走,走过去回头说,过了这几步难走的前面就好走了,没事,顺着边过来吧。我穿了一双刚刚洗干净的粉色旅游鞋,实在是不想弄脏鞋子又得回去洗,就小心翼翼地踩着红泥土过去,这一走,根本不知道这才是泥滑烂路的长征第一步啊。

每走一小段路,必然要遇到几个积水泥潭,泥潭里都是浑水,有些很勉强能绕过去,更多的是踩着松软易滑的边上,一步一步挪过去。好不容易走了快20分钟,才算是走到一条山道上来,一条路,不往左,就必须往右,正在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走的时候,遇到几个人,向我们问路,说是要到五华区去,走迷路了,我们也不知道要怎么走,就问了一句他们从哪里过来的,我们要到公园门口的大棋盘处。人家说不知道哪有大棋盘,他们是从大普吉过来了的。当时就蒙了,这是哪跟哪啊?感觉大普吉离这里很远的啊。凭着感觉往右走,没有多余的岔路,就一条道,转来转去的,本以为拐两个弯怎么都该到了,拐了几十个弯,也没见大棋盘。越走越心虚,已经走出很远的路了。返回去貌似也不太现实。

(山道)

李科学走不动了,停下来,把背包取下来担在登山杖上喝水,一边教育我,要我也取下背包这样休息,我拒绝。被无比轻蔑地吐槽:你不懂科学。我靠,立刻怼回去,你这是把我科学地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啊。科学到连个鬼都不见,问个路都问不着。李科学嘴硬,别担心,我们导航。打开手机,信号像个鬼,说的人多,见过的不多,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大普气朝前走,刚刚接收信号良好的时候,导航亲切地说:你已经偏离路线了,正在为你重新规划,请调头。好嘛,调头,向后转,走出50米,导航又喊调头,到底谁错了?这不科学啊,我们在常去的长虫山迷路了。

(唐松草)

李科学不甘心承认他不科学,打开他的手机,打开了高德地图,我开的是百度地图,两个导航,一个叫往东,一个叫往西,抓狂了。最后,李科学坚持他的要科学些,随着他的导航走。走到一个路口,树上有一路标上写“大环线”箭头朝左,还有一“小环线”箭头朝右。这又是一个选择题,之前的还不知道有没有选对呢?这时候想起司马懿有一次被诸葛亮劫了几十万担军粮之后,追到路口,看着眼前的大大小小几十条山路蒙圈了,没敢再追下去,怕走错道更怕中了诸葛亮的伏击。眼睁睁看着军粮飞了。在这靠不上科学的地方,能不能靠李科学当然也是未知数。反正总得走,就选了个小环线走。路上还是不见一个人,到是见了许多花花草草,还见了长的像铁丝的灌木,有一处甚至像个世外小桃源,当然若全是小美好,倒也值了。关键是走着走着,飘过一片云,再后来,云撵着屁股后面先是撒碎米,后来是撒绿豆,再后来是黄豆。最后直接是扔蚕豆,砸得脑袋疼。李科学神奇地打开背包,科学地拿出两雨披,一红一蓝,赶紧穿戴起来,地下更加地湿滑了,路也不是路,基本上都是浑水塘,小心翼翼地落脚,本来还梦想着尽量不要踩脏鞋帮子的,脚下一滑,一个趔趄,一只脚准确无误地落尽水塘里,等我从水塘里把自己的脚打捞出水之后,布面鞋子的每一空隙中都往外“咕嘟咕嘟”像泉眼冒出黄泥巴水。我的袜子也全湿了。李科学赶紧把我拽出去,叫我不准动,然后接过我手中的登山杖,把落地那头的塑料保护帽子给拔下来,嘱咐我下一步直接拿登山杖插土里,稳当了再走。李科学也不许我再走前头了,而是自己在前面披荆斩棘地为我开出一条路来。

(探路的李科学)

就这样,我脚下的鞋子一只干一只湿透了,白袜子一只成了斑点狗的,一只是染成黄色,高一脚第一脚地跌跌撞撞往前走,直到走到腿都快不是自己的腿的时候,才遇到几个上山捡菌子的人,问了路之后,人家告诉顺着路走是可以走到大棋盘处,就是有点远。给我们指了一条近一点的山路,可以下山走到龙泉路。问题是我们车还在山上,哪怕是到了龙泉路也还得再走上山啊。放弃,继续环线。又是一阵雨,见有了信号,忍不住向好友吐槽,好友笑得满地打滚:你居然在长虫山迷路,这不科学。

(路在何方)

等从山腰密林中绕回公园主路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4点半了,艳阳高照,路上的游人都奇怪地打量我们,我们才意识到还穿着塑料雨披,像两只天线宝宝,狼狈不堪。算算时间,我们在山上转悠再转悠,一直转悠了三个半小时,差不多两万多步,好友笑道:无妨无妨,也不过十公里而已。这不科学,我腿都快走断了,怎么才十公里?

最后告诉大家,李科学本不叫李科学,却因此行一战成名,成了李科学。

多次登过长虫山,唯有这一次特殊有趣,过程太过奇葩和奇幻。特记之。

2021年8月29日



甸头村:最宜居的幸福乡村
斗  草
陌生人的善意
江川美丽渔村双桥营
昆明人为什么要到圆通寺去拜观音?
种个寂寞 开出惊喜
去了一趟医院,发现那个最倒霉的不是你
一缕书香,缘何百年?
书香托起的戈平精神维度
下个路口见
2021生日随想: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情人节,先哄自个儿开心
除夕夜,捡了一个手机
人海茫茫,失而难复得
2020年终总结:滚蛋吧
不可错过的甸尾水杉
      眼里的乌东德

雅兰已出版作品:散文集《有点兰》定价:30元,小说集《每一场花开都是任性》定价32元。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打赏留言,留下地址,书价再加上十元快递费即可。

若是喜欢雅兰的文字,那么就赶紧关注,点击文中左上角蓝色小字"雅兰草堂“。


雅兰

雅兰简介:

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网络写手,云南省作协会员,昆明市作协会员,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生于昆明,长于昆明,地道昆明人,因善于用文字下蛊,荼毒世间有情男女,被人称为妖精。晃荡网络江湖多年,在网络和纸媒之间自由切换,写小说、散文、电视剧剧本,已出版散文集《有点兰》,小说集《每一场花开都是任性》,酷爱旅游美景华服,她若不能妖颜惑众,就一定会妖言惑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使昆明排在全国第二的,居然是风水?
想看日落?昆明长虫山(蛇山)一日攀登游玩攻略
昆明主山---------蛇山之传说
风水昆明城
五华山为昆明主山蛇山(长虫山)余脉
昆明风水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