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们隐藏在人群之中,寻找真相到遍体鳞伤

人们喜欢间谍小说或间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是因为这些暗夜行者们不动声色、大胆果决传递消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自我、他们乃至国家的命运转折,这种遥远陌生的角色让人伟大隐秘和刺激,不管是红色时代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还是永远的“007”系列,因为是影视剧关系,所以他们的形象都是帅气无比,英俊潇洒,而真正的间谍怎么可能让人一眼就在人群里看见他。英国间谍小说大师约翰·勒卡雷写的小说被无数次翻拍成影视作品,这位已经于2020年12月12日去世的大师,身份很特殊,他不仅是20世纪最著名的间谍小说家,还曾经在英国军情五处、六处工作过。套用唐师曾的话来说:约翰·勒卡雷天生就是一个间谍,写小说的人都长寿。约翰·勒卡雷活了89岁。

他的小说出现了无数的间谍形象与间谍行动,他擅长将身份认同放置在小说之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与任务之间的最尖锐的问题他究竟是谁,边界模糊,要划清界限就是又引来一个问题,道德问题,在这个“鸽子隧道”里只能撒谎,出卖背叛,而亲情、爱情只能抛之脑后。人生割裂如此,在后冷战时代,他们的敌人不再是与国家相对的敌人,而是自我阵营里代表真理正义的那一伙人。约翰·勒卡雷的小说是所有小说艺术之中重要课题的极端集中体现,也是正常世界中的集中体现,谁的言行是纯洁无瑕,行走在正确的时间里?没人能保证。

《微妙的真相》是2013年约翰·勒卡雷的著作,书中出现了很多当时世界爆发的国际性政治事件,故事的背景板并没有涉及多少外在因素。一开头让读者视线聚焦的是直布罗陀普通宾馆的年近六旬的外交部的中层公务员,化名保罗要参加一个秘密任务,经过50页漫长的等待,同一个时间伦敦一家咖啡馆,一位三十一岁的年轻外务官托比正打算办一件大事。应该说全书前100页仿佛是一块石头被扔进了深海,没有泛起一点涟漪,这部分十分考验读者的耐心,因为间谍保罗仿佛是一个外行,在直布罗陀任务中他几乎就是一个接线员,传话筒,负责接上司的电话,整场行动杂乱无章,只从对话中看出慌乱与愤怒。而托比这边,自己的领导奎恩神出鬼没,行动古怪,这让身为秘书的托比起了疑心,他试图寻找真相。

前文如何温吞看似毫无头绪,而到了托比电话连接不上外交官奥克利,而暗自用录音机偷录下领导秘密会议之后,整个故事开始让人为之紧张。书中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译者小白在前言中写道:勒卡雷小说中的对话独具作者个人印记,有人将其形容作某种“腹语术”风格。

那段托比在家中用笔记本记录磁带那段堪称经典。几乎所参加任务的人员悉数登场,既有上级与任务成员的一一对话,来彰显保罗的热忱,关心下属的杰布,此外还有上级部长的直线电话,这语气的前后矛盾,态度之前后差距之大令人乍舌,这也让人更想知道被隐藏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这种隔墙有耳的写法让托比从猜疑者成为半个知情者。

组织者宣称:这是一次打击到某些极坏分子的公认的,无伤亡的成功的行动。三年的时间让真相浮出水面,托比与保罗,也就是普罗宾有了交集,真相让人难以接受,同时还伴随着危险,而这种危险就来自自己服务的结构,有人已经倒在了真相的前面。

全文文风冷峻,无一处赘笔。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转折都暗含着无尽的讽刺与对现实的真实揭露。在内敛的文字下,托比的那封信令人动容:

事实上,你肯定比我更有能力完成好这件事,但我现在必须要成为你心目中的勇士,不再做缩起头来躲子弹的懦夫了。

如他们,用自我毁灭的方式挑战强大的敌人,尽管遍体鳞伤,但这才是对真相的选择,就是寻找真相,忠诚自己的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迈利的告别:首先请容我向你坦白|间谍小说|约翰·勒卡雷
关于情报、谍战,这5本小说告诉你不一样的故事
《夜班经理》:改编原著与收视如何平衡?
告别:“最完美的间谍”。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作者去世,享年89岁,英国痛失文学巨匠
这里有100本推理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