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本《茶之书》,走进冈仓天心的世界

1853年来自美国的炮舰打开了日本的大门,“黑船事件”让日本快速进入到明治时代,东方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化的大潮中处于被否定曲解的命运之中,而此时明治美术运动的指导者思想家冈仓天心用《茶之书》以西方人熟悉的茶为突破口,讲述东方传统艺术精神。这本小小的书原文为英文写就,七个章节,从茶叶的接受度、茶道、流派、茶室、插花、茶道大师等不同层面撷取精华与美学要义,虽文章简短却余味悠长。

《茶之书》并没有描述关于制作泡茶等知识操作层面,而是从东西方相遇在小小的茶杯之中引来茶叶在世界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人性也在这茶杯中翻腾。

从16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到18世纪伦敦咖啡店已经变成高端人士喝茶的聚集之地,从最开始认为喝茶不洁到变成课税对象,最终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美国独立的标志。西方人难以抗拒这茶的香气,这也让东西方文化在茶叶上取得了共识。

因为茶道就是这样一门艺术,它隐藏人们将会发现的,它暗示人们不敢彰显的美。茶道是能够进行冷静和彻底地自嘲的、高尚的奥秘。因为它就是幽默本身,是彻悟的微笑。

在《茶的流派》一章中,冈仓天心叙述茶艺进化的三个主要时期分别象征中国唐朝、宋朝和明朝各个时期的时代情怀,尤其提到了一本茶叶巨著《茶经》,可以说唐代的陆羽等人将茶从自然粗野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宋代的粉茶融合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精髓,让茶成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南派禅宗开创了的礼仪,最终传入日本成为日本的茶道。当唐宋茶礼的浪漫风情被铁蹄战争扰乱,日本的茶道开始传播开来,最终在15世纪完全确立茶道。冈仓天心通过分析茶叶的进化总结茶道其实是道家思想的化身,成为一种探索生之艺术的宗教。茶室成为生命中的绿洲。

提起茶道和茶屋,很多人会想起幕府时代的千利休,他确立了"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思想。在电影《寻找千利休》中有一段讲到织田信长欲收集天下宝物,大家各带奇珍,而迟到的千利休带来一寻常漆盒,置于走廊、倒上清水。明月皎洁,倒影而入,月影与水纹,配上漆盒图案,一下子人生境界大开。

茶屋不必富丽堂皇,而是简陋不起眼。最多容纳五个人,无处不彰显优雅的清贫,但又有深远的艺术构思。这种简单淳朴的形式和内容都来自对禅的精神的理解。如书中引用了千利休与儿子绍安打扫庭院的故事,儿子打扫干干净净,而利休却来到庭园摇晃一棵树,让树叶翩翩飞落。可见茶屋或茶道追求的不仅仅是洁净,而是美和自然。

而由茶道而独立或借此机会发展的花道、园艺、陶艺等,与茶道大师一起共同发展了艺术的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尤其把茶道安置在狭小的茶室中,所有的美好事物都高倍浓缩,不管是形态、香气都会清晰可见,喝每一口茶都带有强烈的仪式感,那一刻,会被这巨大的美感侵袭,忘却小我。

如茶道大师利休,一生与美共度,就连死亡也是一种极致。书中在利休之死中结束,这不是美的终结,而是对美的感概如那高山流水之音绕梁三日不绝。

那只被摔碎的茶杯是用来证明艺术与政治,与强权无关。没有什么能够让美低头。

如译者尤海燕序中所写:这样一本浓缩了深邃的艺术论、这些思考以及辛辣的现实批判和敏锐预见的小书,在一个多世纪前为欧美世界打开了一扇理解东方的艺术精神、思想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窗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道入门合集:不同茶叶应该如何搭配茶器
一月一茶书丨《茶之书》:以茶抵达生命的无限
水之器
各种茶具的的使用说明(看完这篇,才能谈茶道)
《茶之书》解读
关于“茶道六君子”,你知道多少?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