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糖葫芦”与作文高分

“冰糖葫芦”与作文高分

江西省鄱阳中学   詹保胜  张胜利(333100)

 

“冰糖葫芦”,一根干净竹签,串上几个上好山楂果,敷以优质冰糖。其味酸甜,其色鲜艳,其价不菲,而人见人爱。

一篇文章,围绕一个主题,运用几个上档次的材料,饰以或美或有意蕴的语言。其主题集中,思路清晰,材料充实,语言美好,是看一眼便能确定打高分的文章。

此类构思模式,我名之为“冰糖葫芦”式。它可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各种话题,而且往往能博得高分。翻开2005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报告》,你会发现,此种模式的满分作文比比皆是,占据该书的十之六七。创作出“冰糖葫芦”式考场作文,须做全面分析,逐点解说。在此,我仅就创作话题作文谈谈我的做法。

一、拟标题

首先,文章标题要包含话题,这包含分“形包”与“意包”两种。“形包”即包含话题中的关键字词。例如,呼唤黑脸;忘记伤口,铭记阳光;位置有高低,价值无优劣;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尽显双赢智慧,让你我走向成功;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等等。“意包”即包含从话题中领悟出来的“意”。例如,尝鼎一脔(一枝一叶一世界),芬香永存(纪念),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凤头、猪肚、豹尾)等等。

其次,文章标题要尽量明白地显示文章的中心。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标题过于含蓄,给人不知所云之感,其得分会大打折扣。故此我主张文题要“明明白白我的心”,如,呼唤黑脸——呼唤铁面无私和公正合理;忘记伤口,铭记阳光——忘记苦涩、悲伤甚至昔日辉煌;铭记忠贞、包容、感激等人性的亮点;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意外逃不开情理的安排,出人意外实属情理之中等。

以上所举,不看文章,单凭标题便可给人以醒目之感,同时让阅卷老师迅捷地抓住考生的写作意旨。拟标题达到如此效果,成功了一大半!

再次,文章标题尽量修饰,使之有文采,或有意蕴,显示出作者的写作功底,使阅卷者一见倾心。例,忘记伤口,铭记阳光——运用对偶加比喻修辞,工整而明亮,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比喻修辞的运用,营造出诗的意境;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曼妙”的修饰使得意象美好,“红颜”一词借代手法给人丰富联想,尝鼎一脔——文言手法,简洁雅致。

二、开篇

开篇有三大任务,一是要引出话题、文题或文章主旨;二是要统领全文,规划好文章行文思路;三是要展示全文语言功底。优秀作文往往是三者兼顾,而不只是展示某个方面。如广东卷一篇题为“纪念”的优秀作文,开篇如下: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本文开篇完美地完成了三大任务:一是点题,纪念给人们心灵带来真切回响的历史片断或故事;二是规划好了行文思路,以“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为线索,统领全文;三是比喻修辞以及有意蕴的定语,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文章主体部分犹如几个优质山楂果:饱经沧桑的贝壳——犹太民族的故事,闪亮的贝壳——居里夫人的爱国情怀,感恩的贝壳——台湾作者三毛心中的那棵草。

当然,文章开篇手法多样,有小故事大道理式,简洁地讲述一个小故事,阐发一个大道理,引出文章主旨;有的运用排比句,层层展开,从多个侧面进行渲染,以丰满主题;有的引用名言警句哲人智语来增加文章深度;有的运用描写营造诗的意境,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等等。

三、文章主体的选材与安排

文章主体看选材,选材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选材切合文旨才有充分的说服力,才能精准阐释主旨。材料牵强附会,往往会将文章逼入死胡同。

如以“挤”为话题写篇文章。“挤”有本文和引申义。

择取本义选材有:(一)在香港迪斯尼乐园门口,日本人排队,中国人拥挤,正反对比可见国民素质。(二)在生死关口,新疆特大火灾事故中,许多领导凭借自己的力气,从小学生中挤了出去,虽生犹死,而泰坦尼克号游船失事时,绅士们让妇女、儿童先走,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在别人的帮扶下安全逃生。两相比较,可见我国有些人在生死关口自私自利,把死亡推给别人可恶可悲!

择取引申义“排挤”为文选材有:孔子孟子等先贤为民奔波,被各国的当权者所排挤;屈原杜甫被权势者挤到了苦难的边缘;李清照、朱耷被外族入侵,被命运挤到历史的角落……

以上皆为切合文旨的选材,有充分的说服力,能精准地阐释文旨。

若大谈苦难造就英雄伟人,举欧阳修、范仲淹、鲁迅等人,材料虽好,但未能与“挤”的话题结合起来分析,似是而非,有牵强之嫌,得分低下。

(二)选材要上档次。文章好不好往往取决于材料优不优,庸材只能出次文。

什么样的材料上档次,我认为是极能拨动心弦的或者是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材料。文学艺术、史学、哲学、自然类、生活中催人泪下的材料等等,常能给人以很好的印象。

以江西省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脸”为例:

全省考生有近8万人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人的脸,平淡无味,得分很不理想。如果写鲁迅的脸,写屈原的脸,写城市的脸,地球的脸,写丑恶的变脸,写公正的黑脸等,文章起评分便高出不少,总得分自然不低。

此外,高考作文选材中有些忌讳,如写早恋,写仇恨、写玩游戏,写看武侠言情小说,写恐怖故事,写庸俗的地滩文学式故事,写咒骂老师、家长,写反社会、反人类、变态狂等等,都会被打低分。

这些材料因认识低下,道德低俗,思想不健康,不积极上进,不宏扬主流,过分暴露人性人类阴暗面而被排斥。

(三)材料要生动真切,与文旨相融须具备三要素:有名有姓、有眉有眼的人(事)的背景、经历或过程,有标志性的言或行,并结合文旨作评析,使观点统帅材料,材料为观点服务。

例1:西汉景帝的智囊晁错(时代、身份、人名)为人峭直刻深,多次上书谈论削减诸侯封地,更改国家法令,一片忠心为国,却落得个“衣朝衣斩东市”的结局。(经历及有标志性的行为)虽然人人都知道改革的益处,但改革的过程却是何等艰辛!(结合文章观点适当点评)

例2: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他是苏格拉底的得意弟子,(时代、国别、人名、背景)当他面对两难选择——是尊崇老师还是追求真理时,他坦然地表白: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人物标志性的言行)在感情亲疏上,他是敬爱老师的;在认知方面,他又是清醒的,没有因为感情而失去理智。(适当结合文旨点评,使观点与材料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四)材料要新颖,不落俗套

许多同学作文中的选材都相似,从屈原到史迁,再到李杜、陶渊明,就这几个老人转来转去,让阅卷老师多见生厌。

知识面宽的学生则会用到诸子百家、竹林士贤,建安七子,唐宋八大家,初唐四杰,元曲四大家等,并旁及书法家、画家、思想哲学家、改革家、军画家等,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材料新,不是说材料来自外星球,而是说他人不常见,不常用。换句话说,就是材料少见。

选好了材要合理安排,而不随意放置。“合理”体现在注意材料之间的某种逻辑顺序,或由自然万物到人类社会,或由古推今,由中联外,或由浅而深,由物质到精神,由具体到抽象等等。此外,从形式上讲,可以加小标题以突显,可以加数字以明示,也可无标志,而用简洁语言过渡。

四、文章收尾

文章收尾的主要任务有:综合评析、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等。

结尾一般设置两自然段较好,前一段综合评析,可以从哲学的高度,用辩证的观点对材料加以评述,如量变质变的观点、内因外因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等。可以联系文章主旨,挖掘出材料本身的共性、深意,其作用为综评材料,生发议论,引出中心,顺利收尾。

第二段则重在联系自身或生活实际,表现观点对我们的启迪与指引,或表现我们运用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抒发情感表明自己的态度。所以它能起到呼应前文、深化主题等作用。

五、文章的语言

语言在有较强表现力的同时,应有些自己的风格。语言朴实的,注意通过做加减法来提升语言的活力。“加”是给主谓宾添加形象的定、状、补语。例:温柔的春天被婉约的燕子带来了。目光犀利的鲁迅带着一身疲惫与无尽怨恨走了。他像嚼沙子一样吃着坚硬的糙米饭。母亲暗自流泪,我却听到了大地开裂的声音。诸如此类。“减”是通过使用文言、成语、俗语、歇后语等方式来简化文句,以小见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心存善念,何污能染?(文言)一介草民,止不识丁,背井离乡,怎能不沦落为乞丐呢?(成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帮手,谁还能干出惊世之业?(俗语)“减”还可以是减去语句中的谓语动词或宾语名词,以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该句无动词反而营造出极具想像力的婉约哀伤之景。“秋天到了,我们收获金黄。”其宾语中心词原为“稻子”,减去之后意象更加丰满。

语言色彩浓的,除了善用比喻、排比、对偶、借代、拟人等极具表现力的修辞之外,更应注意恰当使用感叹号、问号等不寻常的标点符号,使语言情感真挚,气势刚健,从而达到有文采而不柔弱、有思想而不冷漠的效果。如下面一段文字:似乎谁都在跑……静思之,不觉质疑,那永远保持不变的奔跑姿态从何而来?是因为夸父对太阳的渴望吗?是孙中山对现实的不屈吗?是孩童对前途的希冀吗?再思量,不禁顿悟……奔跑即为生命的历程,而最重要的是,那些奔跑的姿态背后,是人们对生命不被磨灭的追求!(以“跑的体验”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以上文字,连续发问,问出了气势,表达了真情,更勾起了读者的思索。一个感叹号,掷地有声,鲜明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古人云,文章千古事。但我们却只能说文章分秒事。毕竟考场规定时间规定主题或内容的文章,能传千古吗?北宋士子为参加科举考试,遍学范文,最后总结出经验: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喝菜羹。三苏文字在当时可是经典之作啊!学好了,学像了,金榜题名,成为肉食者。

我写以上文字,用意也在让勤奋好学的学生能吃上羊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
“十全十美”的高考作文定能获得满分
话题作文如何选材--选材要广泛
高中生写作基本功的培养
高分作文“炮制”攻略
2021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2)同龄人的成功与普通人的平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