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郢都故事|诗意荆州3】从生活中品味诗意

    小孙女爱读诗,这缘于一次公园游玩时,遇到满眼红豆,大人不经意间一句“红豆生南国”,被小孙女牢记在心中。她没有上过诸如诗词班之类的兴趣课,但在生活的过程中,却喜欢上了这些诗和词。闲暇时,小孙女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背诵诗词,比如漫步到明月公园见到水塘中戏嬉的群鹅时,小孙女会情不自禁地朗诵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孙女才7岁,积累的诗词量不过40首,尽管一些字句还不太懂,但她乐在其中,在朦胧中,她能感受到这些诗词“好听”。

这让我想起了央视强档播出《中国诗词大会》,在一片综艺节目的海洋中脱颖而出、爆红荧屏,证明了陆游、苏轼、李白、杜甫等能让现代人在消遣之余,获得更有美感和意境的娱乐和放松。传统文化不是老旧古董,诗词楹联作品也并非一定要正襟危坐。据说李白写诗的时候常常一边喝酒,一边在与朋友的谈笑间挥毫泼墨,酒家的墙壁上便留下了千古名句;岳飞写下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时,或许还没有脱下战袍,大帐外仍然是“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杜甫登上了山顶,才知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则一定是在黄鹤楼上,才咏诵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

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生活。大多数人没上过汉语兴趣班,但一两岁的婴幼儿却自己学会了中国话,当然也没有筷子兴趣班,但家长从来不担心孩子不会用筷子吃饭。生活本来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是人的风雅情怀,诗意栖居则是一种有价值有涵养的生活方式。看到美丽的桃花时不只是说“真好看,太好看,好美啊”,而来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完电影《建军大业》,不禁感慨万千,内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以言表,此刻突然想到一句“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那透入骨髓的自信和挺立千秋的傲气是不是让自己精神为之一振呢……

瞧,这就是生活,准确地说,这是作为中国人应有的生活状态和形态。商业时代讲究利润,消费时代热衷快餐,于是书店里放在最显眼的书籍是成功学;学校里技术性、工具性的课程最受欢迎;建工厂干实业会被人嘲笑“太老实”,炒房子搞金融才能来钱快……

前段时间有句流行语,“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读诗不一定非要去远方,关帝庙里的对联,碑苑里的诗词,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名胜与风景,更是积淀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精神气质和独特情怀。作为荆州诗联学会的会员,我们要做的是将诗词楹联这些最具“中国化”的文化基因普及在芸芸众生中,唯有具备了传教士般的虔诚和笃行,才能让社会呈现出一个更“中国化”的生活形态。

天长地久有时尽,但对中华文化之爱一定是绵绵无绝期。行走在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之中,不妨停下脚步,看看那与孤鹜齐飞的落霞,感受那共长天一色的秋水。喧嚣嘈杂中,我似乎又听到了小孙女那稚嫩的声音“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始我们的诗意生活
「诗意生活」十二生肖十二首诗,找找属于你自己的诗词吧!真美!
加入素笛轩沪上诗会,寻觅诗意与知音。
湖南一7旬老农危勇,仿骆宾王《咏鹅》写《咏鸡》,仅凭18字获国家奖金一万
诗情画意,悠哉悠哉!
中考满分作文:多一点诗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