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八特稿】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好酒的南宋词人李清照

【三八特稿】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好酒的南宋词人李清照

文\图 张卫平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是中国历代女词人中少见的写酒高手和爱酒之士。在古代女词人中,惟李清照一人。她那浸透酒香的妙词名句,与李白、杜甫、陶渊明这些酒神的诗作一样,千年传颂。

古往今来,大抵女子中少有嗜酒之人。喝酒,似乎成了男人的专利。常有朋友问我,有没有女饮者的故事。其实,在中国,酒的始祖就是女性,饮者中同样也有许多不让须眉的巾帼。南宋词人李清照就是一位好酒的女子。这位奇女子,酗酒颇深,一生与酒相伴,既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闲情雅志,也有“沉醉不知归路”的豪情洒脱,还有“浓睡不消残酒”的贵妇慵懒,更有“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的傲世清高。高兴时,借酒开怀;烦闷时,以酒遣情;孤单时,与酒为友,人生的悲观离合在酒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李清照虽为女性,其词的字里行间却酒意颇浓。在中国古代女词人中,有一半的词作写到酒的,惟李清照一人。她借酒抒情,铸就了隽永清丽的词风。品李清照的诗词,犹如饮一杯醇香的美酒,她的人生轨迹在醉意中逐渐清晰起来。

李清照(公元1084~约1155年),自号易安居士,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南宋著名女词人。她的词清丽委婉,凄婉动人,是宋代词坛上婉约派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名列中国女诗人之魁首。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关于饮酒、醉酒、病酒的词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不断变化,显得多姿多彩,充满着浓郁的酒香。

李清照早期的词,主要是写少女情怀的浪漫,以及与赵明诚的甜蜜爱情。这时李清照词中的酒,是一种浪漫、潇洒与祥和的美丽。衣食无忧的李清照,常常自驾舟筏,荡游于湖上,一边品酒,一边观景,在品酒中寻求浪漫,在半醉半醒中收获爱情,经常是喝得晕晕乎乎,有时居然醉得连回家的路也找不着了。于是,就有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爱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李清照18岁那年,嫁给大他3岁的赵明诚。当时,赵明诚是太学生。在嫁与赵明诚之后,一对文学造诣深厚的夫妇事业上、学术上、爱好上的共同追求,使得他们的家庭生活充满了无穷的乐趣。酒则成为他们甜美爱情的催化剂。这时,在李清照词中的酒,又平添了一份温馨和浪漫: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时的李清照,既是幸福的,也是放纵的。她的酗酒,已不仅仅只是不识归路了,而是升华到宿醉不醒的程度,颇具李太白的风采,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李清照细心地把玩饮酒中的各种趣味,酒在她的后半生,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生活,成为她排愁解闷的惟一工具。李清照喜爱喝酒,而且极具依赖性了。中国历代诗坛上,即使男性作家中,像李清照这般好酒的,恐也只有李白、苏轼可与之媲美。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离合。宋代的靖康之变,使李清照遭遇了国破家亡的变故。特别是当她还沉醉在新婚生活的幸福中时,竟遭到不测。先是李清照的父亲因奸党案遭贬,也使她成为北宋末年朋党之争的受害者。

李清照由于是奸党子女,不能在京城居住,只得被迫离开丈夫,回山东明水老家居住。这对恩爱的新婚夫妇,就这样像牛郎织女一样被迫两地分居。正如范仲淹词中所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清照的相思之情,在饮酒中化作流传千古的佳词名句。这时的“酒”和“愁”,已成为一对孪生姐妹,悄然融入李清照的词里。那年重阳节,思念远方丈夫的李清照,借酒消愁,写下了《醉花阴》一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的愁与闷,是李清照在向远在外地的赵明诚表达的思念。

赵明诚接到这首词后,闭门三日,模仿李清照的风格写了50首词然后杂李清照的这首词于其中,请好友陆德夫品评。陆德夫玩诵再三后说:“只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最好。”这三句,正是李清照词中的后三句。

后来,李清照的婆家又遭到蔡京的陷害,她当宰相的公爹赵挺之也被罢了官,并在罢官后的第五天就去世了,而她的丈夫赵明诚兄弟还被株连下了大狱。此后,李清照与赵明诚或合或离,在她的诗词里,合则有唱和之美,离则有相思之苦。

这段时间,在李清照的词中多有醉酒的内容。比如: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酒阑歌罢玉樽宝,青缸暗明灭。”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这些词中,女词人的才华与酒香一起流光溢彩。这些充满浓郁酒香的作品,真实地反映李清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丰富了中国酒文化史的艺术篇章。

不久,赵明诚病死南京。此时,李清照47岁。中年丧夫的李清照,面临的是破碎的山河和动乱无助的个人生活,并以此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孀居生活。寡居一人的李清照,更是离不开酒了,终日与酒相伴,借酒消愁。至此以后,李清照的作品中饱含了伤感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离乱中的颠沛奔波之苦,以及对死去丈夫的深深怀念。

此时的李清照,更是每饮必醉,只有酩酊大醉,才能够麻醉她的神经,让她暂时忘却痛苦。于是,她从早年的贪杯欢饮,发展到通宵达旦的狂饮滥饮成为一个名符其实酒坛瘾君子。那首千古传唱的《声声慢》,也就成为最好的注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晚年饮酒,唯有凄凉之意,消愁之功。可是,就是这种愁苦的生活,李清照却一个人苦度了几十年。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近千年。后人评价说,这首词是宋词中最能打动人的一首。

合欢杯

李清照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愁苦凄婉的。她的酒量虽然不大,但苦愁使她的嗜酒愈来愈深,特别是南渡之后,形单影只的李清照更是以酒为友了。从她的词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已从早年的单纯贪杯逐渐发展到每饮必醉,直到最后通宵达旦、狂饮滥饮的地步。李清照的晚年,写满了沧桑,更写满了诗情酒意,与李白、杜甫,以及同时代的辛弃疾是非常的类似,都是困于酒,病于酒,成于酒。

李清照的后半生虽然非常悲苦,大多过着孤寂凄苦的日子,但她在抒写自己悲苦的同时,也曾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豪放的、闪烁着时代精神火花的千古名句。

因此,李清照的词虽属婉约一派,但也有不少乏豪放之词,有的甚至带着浓厚的阳刚之气。而那种喝酒的气势,不像女人,倒像猛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道不尽李清照对赵明诚的凄楚哀思
李清照诗词解读与欣赏 (六)
李清照写了两首重阳词,你还记得是哪两首吗?
漱玉词
宋词中最相思的8首词。原来,相思可以这么美!
历史往事轶事人物人间万象2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