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虎年说虎5】虎钮錞于壮军威

【虎年说虎5】虎钮錞于壮军威

文\康茜 荆州博物馆

錞于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青铜打击乐器,最早出现于春秋,盛行于战国两汉。一般用绳系于虎钮,悬挂于架上,以击打的方式使其发出声响。錞于所发“清响良久”、“声震如雷”的乐音,最主要的功能是在军旅中作号令使用,常常与鼓、钲、铎结合使用。《国语·晋语》记载:“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

东汉虎钮錞于  荆州博物馆藏

荆州博物馆藏有一件东汉的虎钮錞于,1959年出土于荆州松滋蹈池,盘口沿平直,盘中伫立虎钮,虎呈蹲伏欲扑状,钮两侧盘内铸有鱼纹、船纹、铜钱纹等纹饰,圆鼓肩,肩下部斜收呈圆筒状。具有典型巴式錞于的特征。

虎钮錞于多出土于鄂、湘、川、黔毗邻的巴族生活地区,是巴式青铜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錞于上的虎钮应与巴民族的历史传说有关。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记载,巴族的祖先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因此古代巴族崇拜白虎,将之奉为本族“图腾”。而在楚国境内,当时生活着较多的巴人,如“下里巴人”成语的出现,荆州出土虎钮錞于也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了。

錞于击打图

【参考资料】

后晓荣,胡婷婷:《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青铜錞于属性等相关问题讨论》,《南方文物》2019年第6期。

虎钮錞于局部

【班门弄斧】精美的青铜会唱歌 

文\张卫平

楚王争霸,巴族称臣,刀光剑影开疆域;

凤舞翩跹,虎行凌厉,鼓震钟鸣奏凯歌。

    古代军队行军作战都离不开“金”与“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这种击鼓而攻、鸣金收兵的做法在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是通行的,

錞于作为指挥军队进退的军乐器,它的作用和地位在古代军事活动中举足轻重。錞于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都有发现,其中以巴人故地发现最为集中,已成为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铜乐器。

    巴人崇虎,史书历来多有记载。《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曾载: “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錞于所发“声震如雷”的乐音,正是印证了这一特点的。文物专家称,当时在楚国境内,生活着较多的巴人,“下里巴人”成语的出现就是明证。文物专家认为,在荆州出土了不少巴式器物,比如巴式铜剑、铜矛和虎钮錞于,就是例证。

古人称青铜为“金”或“吉金”。金类主要指的是青铜制成的乐器,为“八音”之首,有钟、钲、铙等。

古往今来,都是科技引领时代潮流。随着楚国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青铜制作的乐器几乎与青铜兵器一起登上了历史舞台,其首次被发现,是在1957年考古工作者从河南信阳出土的一套13枚编钟。而最近的一次考古发现,就是在前几年楚地随州叶家山出土的一批3000多年前曾国编钟。据说,当楚国已经使用青铜乐器演奏出无比美妙的音乐时,秦国还在用瓦、缸、土陶发出最质朴的乐声。

春秋时期,楚国就专门设置了乐官,掌管音乐事务。在乐官的管理下,楚国的音乐水平得到极大的发展,乐器种类比较齐全,有钟、磬、鼓、瑟、竽、笔、排箫等。这些都从湖北、湖南、河南等地楚墓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印证。

其实,铜钟与铁钟,不但古时候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而且延续至今,敲起来都会有响声,但除了中国,都没有能成为乐器。这是因为,国外的钟(当然我国也有很多作为金属撞击器的钟),通常是作为军事或宗教建筑的附设器具,其截面一般是正圆形的,声音持续时间长,唯独中国充当乐器的编钟,其截面像两片瓦合在一起,因为钟体扁圆,边角有棱,声音的衰减较快,所以能编列成组,作为旋律乐器使用。

虎座鸟架鼓   

荆州博物馆藏

青铜制作的编钟,与很多青铜器物比如鼎一样,经历了从石(玉)器、陶器再到青铜器的演变过程。从石、玉磬到陶钟、青铜编钟,中国古代音乐源远流长。不过,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源头之一、作为与西方文明完全异质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很难有具体的文明形态与西方文明对应。犹如中医在当代的争论,犹如不少学者所谓的“中国无哲学论”。从西方文明的角度看待中华文明,自然是很难理解,甚至无法认同。当我在荆州博物馆楚乐宫欣赏以编钟为主体的古典音乐表演时,常常都不由自主地将此当作是“中国式交响乐”。

有人说,音乐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前的普世语言,然而,当代中国人却在强势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几乎完全落入西式的思维路径,而与传统的、身之发肤受之父母流淌在自身血液里的中华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隔膜。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得好:“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楚国独具特色的音乐,亦称“楚调”或“南音”,不但流行于长江中游、汉水一带及徐、淮之间,而且由于“高祖乐楚声”,楚乐在两汉时期进入极盛时代,成为中国古典艺术之国粹,成为构建整个中华民族气质的框架之一。

正是以编钟、编磬为代表的楚国乐器和南音,加上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楚楚动人等经典音乐故事与传说,共同构成楚国音乐文化。屈原的《九歌》,依据楚国民间乐舞歌唱形式而作,如今,我们只有通过《九歌》中对盛极一时的楚声表演情况与乐器的描述,去感受逝去的楚国音乐。地域文化的消解,其实是中华文化自近代以来逐渐式微的结果。所以,我很愿意学习,并向国人们介绍我们已经忘记、不再熟悉的本土文化。

编钟   

沙市天星观2号楚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这套编钟形体小巧,制作精致,保存完整,音阶准确,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既可演奏古代乐曲,又可演奏现代流行音乐。

中华文化的特质在于自然性,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高山流水等古乐,那如行云流水般的乐曲让人心情愉悦,它是在模仿大自然的和谐与共生,我们能瞬间联想到流水、飞鸟,我们能产生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意境,这与老子的思想相得益彰,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包容性,并非中原正统的楚文化,在与华夏文化的碰撞、交融下,逐渐合为一体。说中原文化楚地化也好,说楚地文化中原化也好,中国人总有一套自己的解释,总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也总有一套自己改造文化、创新文化的能耐。于是,那外族人用的胡琴、二胡、琵琶也就自然的由中原人发扬光大,并成为自己的民乐。从这一点来说,我不忧虑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

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那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会唱歌的头石”和“会唱歌的青铜”,规模大,制作精,音域广,音律准,当今天的音乐家演奏起来时,那金玉交辉,凝重深远,仍然乃天籁之音。

真希望有一天,如西式元旦时每年都有的新年交响乐演奏会一样,在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时,能否也有包括石磬、编钟、錞于、虎座鸟架鼓在内的中国古典音乐新年演奏会呢?不过,我们可以尝试着通过我们的祖辈发明、使用过的古老的乐器,来理解那几千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
中国最古老的青铜乐器
青铜艺术 | 巴蜀青铜器和古希腊陶瓶:两个古文明的“乐”器大比拼
深藏不露的荆州博物馆,国宝之多令人震撼,其中一件“来历神奇”
漫画历史|| 战国时期的乐器长什么样?
国宝导游第三站:青铜大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